“墨韵文化”滋润儿童优势成长的策略与思考
2016-10-25沙开宝
沙开宝
摘要: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厂小学的“墨韵文化”以书法为突破口,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滋润儿童优势成长,不断追求办学特色。“墨韵文化”建设包含环境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六个方面。通过文化育人,儿童的生命得到滋养,发展更加和谐。
关键词:墨韵文化;书法教育;优势成长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84-04
近几年,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厂小学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1]的基本办学理念,聚焦课堂教学,丰富社团活动,从儿童出发,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分阶段实施,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写好汉字,诵读经典,滋润核心素养,逐步形成了“墨韵文化”的学校特色,并成为南京市栖霞区首批写字特色项目学校。
墨韵文化建设以书法为突破口,以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为主题,在校园环境、活动、课程、制度、精神、行为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实现由技能型向文化型、艺术型的跨越,从而形成具有校本特色、洋溢浓浓墨香、浸润心灵深处、外显良好德行、体现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精髓、渗透爱国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墨韵”校园文化。
一、创建“墨韵文化”滋润儿童优势成长的重点策略
1.创建墨韵环境文化,营造氛围,激活童趣,优雅悦心
在坚持不懈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我校创建了校园“墨韵八景”:
墨韵儒行门厅 步入校门,门厅右上方悬挂着我校的写字教育理念——“书写好字 人生大事 一笔一划 传承文化”,左上方有“礼义仁智信”五个大字,迎面电子屏幕滚动播送“写好字、办好事、做好人”等名言,教育学生不仅要写得一手好字,更要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儒生。
墨韵班级文化窗 各班文化橱窗均营造良好的墨香育人氛围,以名家名作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让学生享受经典书作的鼓舞与书家名言的熏陶,氛围儒雅温馨。
儒行楼道 校园每一个楼道处都有我校学生写好字的姿势及其优秀作品,低中年级铅笔、钢笔的握笔姿势和使用口诀,中高年级毛笔字收拾和摆放工具的口诀……让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养成良好的习字儒行习惯。
书法艺术室 排列整齐的书法专用桌椅及其它配套文具让人感觉到浓浓的书香气息,改善了学生书写的条件,学生在温馨优雅的环境中安心创作,有助于提升书写水平。
翰墨苑 翰墨苑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领略中华书法文化的宁静致远。“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高洁品行寓意学校“立儒者品行”的办学主张。“字如其人,立品为先”,学生在挥毫的同时“见贤思齐”,心中自勉,争做儒雅、谦和、明理、温润的高素质学子。
书香苑 翰墨苑旁就是书香苑,紫藤、长廊、假山、池水、游鱼交相辉映,幽静自然的风景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内心宁静。学生漫步其中,身心愉悦,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励志石群 坐落在我校操场西面的励志石群,四块石碑上分别刻着正德厚学、志存高远、克难攻坚、锲而不舍,显得古朴、厚重,意在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行。
墨韵之星 “墨韵之星”展示窗,展示在学校“八星评价”中获得校级“墨韵”金、银、铜星学生的亮点风采及其作品、成果、事迹。
2.创建墨韵活动文化,亲历体验,陶冶情操,优练特长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校“快乐星期三”主题活动依据《南京市栖霞区小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意见》,以新教育理念“让师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依托,以“全员参与、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围绕“墨韵文化”成立了墨韵书香(书法)、水墨画韵(绘画)、经典诵读、国学论坛、书香童谣、九宫数理(数独)、蛋壳贴画、雅韵棋社(五子棋)、妙手生花(十字绣初级)、博文瀚海(信息技术)、纸艺手工、清歌妙舞等几十个儿童社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所有活动均遵循“童趣性、开放性、选择性、合作性、特色性”五项基本原则,实行“普及与提高、必修与选修、传统与时尚、班团与校团、平时与节庆”五个有机结合。每学年开展墨韵文化节,元旦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活动,“六一”组织全校性的社团展示庆祝活动。
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每一位学生开发优势潜能搭建了舞台,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升活动的有效性,使社团活动的开设与开展逐渐成为我校个性化素质教育亮丽的窗口。
3.创建墨韵课程文化,有机渗透,滋润童心,优学会思
“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2]我校“墨韵文化”校本课程,以立足每位学生发展、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改进学校教育实践为指向,以课堂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从而促进学生以优势潜能率先开发带动弱势潜能的协同开发,促进学生一专多能及基础性核心素养的提升。从内容结构上看,本课程依据目标体系,围绕“墨韵文化”编排,呈立体网状结构。
我校把书香课程作为培养“墨韵学子”的重要渠道,其中《墨香》课程学材已编写完成,供书法老师上校本课使用。我校还编写了晨诵读本《晨露纤语》,共分三册,内容包含蒙学经典、习惯口诀、儿歌童谣、古诗诵读、晨读对韵、诸子经典、元曲漫步、诗歌徜徉、文言拾贝等。这套读本既符合我校“墨韵文化”建设思路,以诵读中华经典文学为主,又涵盖了数学、英语等学科内容,更渗透了我校“儒行”文化和习惯的养成,而且也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由浅到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为了有效落实“墨韵文化”特色系列课程,我校针对不同的课程,还分别组建了研究和改进小组,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互结合、有机渗透,促进学生优学会思,促进教师在研学中共同成长。
4.创建墨韵制度文化,共议契约,喜守童规,优化礼仪
学校制度是指学校内部指导和规范各项教育活动、协调学校成员及内部各组织的规则体系。制度要在学校文化生态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儿童来说,单纯说教形式的规章制度难以接受,因此我们从儿童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自主创建学校的墨韵制度文化,变指令条框式为共议契约式,共同探讨出需要遵循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变学校与班级的制度文本为儿童的规则文化,让儿童的参与更富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喜守自己订出的班校童规(如班级公约,学校行为细则等)”,优化日常的行为礼仪。
“制度是为了教育现场的人,为了学生。”[3]学校制度要尊重和顺应学生的天性,否则便会出现未老先衰的“小老头”、“小老太”。我们倡导校长、老师课间交谈、走道交往、衣着言行的率先垂范,倡导班校规章的共议、共订与共守,倡导由文化心理与良好习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形成非文本、乐自律、有智慧的儿童制度文化。
5.创建墨韵精神文化,导引思想,培育童魂,优筑梦想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各民族精神的精粹,推动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奋进, 但由于近现代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因此,加强小学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丰富当代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我校坚持创建“墨韵文化”的出发点和实践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校的墨韵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升华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我们以教育教学为抓手,挖掘民族文化瑰宝,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导引爱国思想,体现核心价值观,优筑“我的梦”,融入“中国梦”,培育“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6.创建墨韵行为文化,立德向善,快乐童心,优美儒行
为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中,从一点一滴做起,立德向善,快乐童心,优美儒行,使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别人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小学生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人人有亮点,让每个个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校特制定面向全体学生、激励优势成长的“墨韵八星”评比制度。(“八星”取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与多元评价理念异曲同工,首期“八星”分别是:学习星、体育星、劳动星、书法星、艺术星、礼仪星、进步星、友善星。)
我校根据“墨韵儒行”校园文化特色,设计“儒娃”奖章,按各班级人数配额发至各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我们对获得3-8星的学生,分别晋升为班、校两级墨韵铜、银、金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优势率先成长并带动了弱势的协同发展。班、校两级均制作学生展示窗,将学生获得的星星奖章及其成果、作品陈列在其姓名后面。通过“墨韵八星”评价,实现了对学生多方面核心素养的多元科学的评价,使他们在“选星”、“追星”、“摘星”的过程中成长、成功、成才。
二、创建“墨韵文化”滋润儿童优势成长的理性思考
1.创办学特色,用文化育人,滋润生命成长
创办学特色,最核心的做法是要“用文化育人”,因为“文化是土壤”[4],“文化是根”[5],“文化是力量”[6]。
在我校“墨韵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墨韵”浸透着中国文化独有的美感与哲学境界。学校将这种意境融入现代教育之中,运用和合观的思维方式与基本原理,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学校与家庭、个性与共性、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途径与方法、载体与时空等因素,促成了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的融合,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和合与科学发展。
我校的墨韵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命脉,浓淡相生相融,浸润着人伦、修身、人格教育,彰显立德树人理念,引领孩子解读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气节,修炼诗意情怀,为成长打下精神和文化基础。创建“墨韵文化”办学特色,培育学校文化“制高点”,不但可以引导孩子直观地去感知民族文化精髓,思考传统文化的意味和内涵,而且可以引领师生感念历史的浩荡或人生的哲理。不求成名,但求滋润,既传文化,又育文雅,让儿童生命的成长绽放出斑斓的色彩。
2.扬优势成长,促和谐发展,播种核心素养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升华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导下,更加注重加强校园“墨韵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核心素养的播种机。
近年来“核心素养”已迅速发展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基础。在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看来,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集合体概念”;包括“趣学”、“会学”、“问学”等学习素养,“调节自我”、“友善合作”等关系素养,“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实践与理论”等问题解决能力。[7]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与朱小蔓在2015年《人民教育》分别撰文《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使命》。我校在“墨韵文化”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使每个孩子的部分优势核心素养得以率先播种,进而生根、发芽、长大。
我们有能力继续做到,让传统文化社团成为孩子发展的沃土,让校园变成孩子成长的乐园。现今,我校每周都会安排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并聘请专家为孩子们做指导。在不同的传统文化课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爱的社团。传统文化社团的成立,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墨韵文化”的兴趣,也使学生的部分优势核心素养得到较好的培育。
3.精课题研究,强师资队伍,走向自我教育
我们倡导教师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立为小课题,通过小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课题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强化师资能力的有效载体。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8]可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在提升学业质量、提高核心素养、指导学生走向自我教育模式的道路上,我校积极开展求真的课题研究,并强化师资队伍。
此外,学校定期举办“文化论坛”,旨在架起教师相互学习与沟通的桥梁,分享教师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激发教师学习工作的活力与动力,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会巩固、发展一支优质、强大的师资队伍,为了每一位儿童,在“墨韵文化扬优,核心素养播种”的大道上奋进!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3-14.
[2]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 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3]湛卫清.赢在制度[J].人民教育,2015(6).
[4][5][6]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7.9.
[7]王红,吴颖民.放慢知识的脚步 回到核心基础[J].人民教育2015(7).
[8][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一册)[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41.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Calligraphy Culture” of our school focuses on childrens calligraphy training, inherits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 culture, and promotes their advantage development to constantly pursue the school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ng of which includes cultures of environment, activity, curriculum, institution, spirit and behavior. Children receive 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ir lives are accordingly nourished for a mor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Calligraphy Culture; calligraphy education; advantag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