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主题教学情境创设五策略

2016-10-25陈卫祥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陈卫祥

[摘 要]历史情境创设是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考古求证、寻访参观、类比穿越、角色扮演、课堂辩论这五种方法来探讨初中历史课堂如何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关键词]历史主题 情境创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105

情境创设的质量,决定了主题教学的精彩程度,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中心内容。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认为:在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使其思维处于爬坡状态。这是因为,人要形成新的认识(即知识能够进入人的头脑中被理解和成为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要能引起人原有认识的失衡(即好奇、生惑),然后才会有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思考、探究然后形成新理解)的过程。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出符合历史实际特征的情境,绝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要认识到情境本身不是教学内容,凭借情境而能展现的探究材料与探究问题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跳出情境,把情境交给下一环节:问题探究——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去思考更为本质的东西。而在主题引领之下的一堂课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重的,应该是丰富的。以下是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主题情境探究的一些方法和感想,与大家探讨。

一、考古求证型主题情境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历史考古学是与历史学紧密联系的,同时还有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古建筑学等分支。所以,在讲述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运用考古求证型情境。比如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时,可以创设通过展示铭刻学或古钱学的情境,学习秦朝的统一文字和货币等措施。史料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其中书报刊属于文献资料。在讲述近现代史时,比如《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就可以设置以学生进行历史小报创作比赛的主线,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报刊报道的时事串联起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通过此类情境教学,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能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既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又培养了人文素质。

二、角色扮演型主题情境

角色扮演也是创设情境的一种重要方法,虽然历史不可能重演,角色扮演只能创设间接情境,但可以通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真实史料,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像史事经历者一样去发现和探究问题,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在其中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增强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并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比如教师在讲述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战胜国和战败国的代表,依据课本表述的英法美等国的各自主张,彼此争论,最后达成了《凡尔赛和约》。这样可以为以下的问题探究作铺垫:英法美都是战胜国,为什么还要激烈争吵?由此可见巴黎和会是什么性质的会议?《凡尔赛和约》是怎样的一个和约?等等。再如教师在讲述九年级下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扮演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前后一名美国工人一家母子对话以及父母对话情境,理解这一“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影响。角色扮演结合情景剧,符合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是主题教学创设情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寻访参观型主题情境

走出课堂,对历史遗迹、遗址、遗物进行实地观察与调查,可以为认知前人的活动提供感性材料,从而创设情境。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组建历史寻访团,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纪念馆,寻访抗战老兵等,结合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比如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就可以设置参观沈阳的九一八纪念馆、长春的伪满洲国皇宫、西安临潼的捉蒋亭(兵谏亭)三个地方,通过PPT、视频、图片把场景串连起来,创设参观型情境来进行教学,这也符合当下流行的红色旅游形式。这样既能生动展现课本知识点,又能有效学习历史新知,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再如,教师在讲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时,可以通过采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的主线展开情境创设,通过当事人的讲述——口述历史,可使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经过等再度重现,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主动学习历史。

四、类比穿越型主题情境

穿越型古装剧现在比较流行,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参考此种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的“百家争鸣”知识点时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或法家的代表,来到春秋战国时期,看到有人因赋税过重、生活拮据而偷人钱财的行为,你会发表什么看法”?这一情境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再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关“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时下流行的谍战片的情境:“ 20世纪30年代,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周旋于上海和南京之间,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和通讯工具?后身份暴露,要转移到延安,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和通讯工具呢?”学生都非常踊跃发言,参与兴趣迅速提升。实践证明,这比直接提问“这课讲到了哪些交通工具,分别是何时出现的”效果要好得多。通过类比联系,提高了历史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能使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快乐学习。

五、课堂辩论型主题情境

充分挖掘教材重点资源,对史料提炼出至少两个不同观点,再把课本其他相关知识穿插其间,以辩论形式展现,也是创设情境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辩论型情境展现,有助于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和重点,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清晰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分为二的全面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辛亥革命结果时,可以展现 “革命成功了” 还是“革命失败了”的辩论情境;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展现一战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辩论情境等。通过辩论型情境,可以轻松掌握诸如历史事件的原因、后果、性质、影响等知识。

成功围绕主题展开的情境创设,能保证历史主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呈现生动具体的感知细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有效记忆,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还能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这是值得一试的教学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陈志刚.试述历史虚拟情景教学的合理性——与郭秀平老师商榷[J].历史教学,2009(4).

[2]陆荣任.对历史教学运用“角色扮演”的思考[J].中国基础教育,2004(6).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