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10-24高丽萍刘良科陈香姬欧阳跃军
高丽萍,刘良科,陈香姬,欧阳跃军
(怀化学院教务处,湖南怀化418000)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丽萍,刘良科,陈香姬,欧阳跃军
(怀化学院教务处,湖南怀化418000)
阐述公共选修课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从学校教学资源紧缺、课程设置随意性大且不合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生选课带有盲目性等方面分析了公选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即科学设置课程,建立合理课程体系;探索MOOC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选课指导,避免盲目选课;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公共选修课;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本科院校;问题;对策
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下同)是指为引导教育对象的精神成长及综合素质优化,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的、具有可选择性的非专业类课程,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公选课具有拓宽学生综合知识、提升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能力等功能[1]。目前,公选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规划管理,充分利用全校教学资源,面向全校学生,由在校学生任意选修[2],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3]。但在开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强公选课建设,如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公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4,5]。
一、公共选修课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稳定性和主导性,学生在自我选择能力培养课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而公共选修课正好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此来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
2.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学习本专业外其他专业或学科的平台,弥补了其专业能力知识方面的不足,自由选课也给予了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建构知识技能结构。通过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课程的开设,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层面,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目标。
3.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非常关心和支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方式阐述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故创新创业是时代永远不变的主题,而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根据社会需要、教师的特长分门别类开设,学生选课具有自主性,公共选修课正好承接了这一功能。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全面学习,转变学生观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4.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不同专业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高校教师通过合作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教学团队的形式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进行探讨,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开发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并将精品选修课网络化。教师在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不断使用新技术工具和不同专业教师的交流,能够使教师提升学科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进而能够优化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9]。
基于以上分析,公共选修课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公共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公共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资源紧缺
一般来说,院(系)通常将优质教学资源投入到专业课程中,最好的师资首先满足专业课程,较少关注公选课建设。此外,学校大量扩招后,师资明显不足,再加上学校的专业方向设置有限,教师的专业方向不能保证开设各个方面的公选课,故不能保证学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公共艺术几个模块的公选课课程中充分选课。还有,由于学校生均教学场地有限,多媒体教室、机房等教学场地在满足专业课及大学英语等公共必修课教学后,没有太多多余的教学场地满足公选课的要求,故公选课的开课落入较为尴尬的境地,如笔者所在高校的公选课均安排在下午7、8节和晚上。由于师资紧缺及教学场地有限,导致公选课的上课班级学生规模较大,加上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课程设置随意性大且不合理
公选课课程设置程序一般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由申报,然后经教务处审批后组织学生申请选修,申请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开课。在学校层面,缺乏对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因而公选课的设置具有随意性,导致所开设的课程往往与各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得不很紧密。同时,学校对开设公选课激励措施不够甚至没有,教师申报公选课的积极性不高,已开设的公选课也缺乏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存在“因人设课、人走课停”的现象。笔者所在高校最近4个学期公选课开设的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最近4个学期开课门数统计情况
从表1可知,最近四个学期申请开设的151门课程中,只有20门在四个学期均申请开设,所占比例很低。从总的统计结果看,公选课课程变化频繁,不利于公选课的建设,影响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究其原因:一是校选课学生到课率低,有些教师上了1-2个学期的公选课后就不愿意再上了;二是为了完成学校下发的开设公选课任务,院(系)不得不要求教师申请开课,教师主动性不够;三是教师对公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认识不够,一般处于应付状态;四是学校对公选课的管理越来越严,已开课的教师觉得压力大,不想再上公选课。
3.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设置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对常规教学质量的监控均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对公选课的监控处于盲区,究其原因: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的检查和监控上投入了较多精力,而对公选课重视不够,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质量监控体系;二是课堂教学缺乏监管。公选课的教学巡查和课堂检查很少,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任课教师认为公选课不重要,把公选课当成了应付式课程,蹭工作量课程,上课随意性大,提前下课、整节课播放视频、不按教学计划上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对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监控。虽然有教学大纲,但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从考试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缺乏监控和监控标准。大多数公选课的课程考试比较轻松,多数为考查、开卷考试或者提交论文,学生一般都能蒙混过关,轻松获得学分;四是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全。学校对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有完备的教师评教机制,并将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职的重要依据,但对于上公选课的教师评价不全甚至缺乏,影响了公选课的教学效果。
4.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公选课的课程对象往往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于这类特殊的授课对象,仅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与专业课相比,公选课的教学方法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差异性,以满足不同知识基础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根据本校的师资来开设公选课,没有固定的课程内容载体,没有统一的公选课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满堂灌,教学方法单一,有的教师甚至以播放视频代替讲课,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妨碍了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个别教师在学校禁止上课长时间播放视频以前,从头到尾以播放视频为主,很少有讲解,学生所学知识有限,很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5.学生选课带有盲目性
由于学校对学生选修公选课指导不够,导致学生对所选课程信息了解不够,盲目选课。主要表现:一是学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及判断力相对欠缺,往往跟风选课;二是学生对自身知识能力构建目标不明确,只为获取学分而无针对性地选课;三是有的学生同时选三门公选课,结果时间、精力有限,导致顾此失彼;四是有的学生为了获得相应学分,以便毕业,只选教师管理不严且考试容易通过的课程;五是缺乏了解公选课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因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务网上的选课系统一般没有给学生提供待选课程的有关信息,学生对所选课程了解很少,有的学生根据课程名称选课,当上课内容与本人设想的有很大出入时,兴趣大减,学习热情骤降,又因无法改选、退选,上课没有积极性,最后只是拿个学分了事。
三、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对策
1.科学设置课程,建立合理课程体系
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公选课课程体系。首先,对公选课进行分类设置,即按公共艺术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分模块进行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校办学条件等情况分类提出课程设置指南,然后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和论证,拟定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修读的公选课课程目录。第二,建立校院(系)二级公选课设置管理制度。学校主要制订公选课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建立公选课设置标准、申报程序和审核制度,终审公选课的设置。学院负责组织教师申报公选课,并根据学校要求初步审核教师申请资格,提出课程设置意见。第三,可与兄弟院校共享公选课课程资源,采取校际间互选公选课互相承认学分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公选课课程体系。
学校在公选课的申报及审批时要严格规范,规定开课教师必须具备公选课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高校教龄三年以上。在审核课程设置时,要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需要,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背景、学校的教室资源、学生规模、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严格、科学的评判,在满足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批准课程设定。对于新开课程,学校应严格审核,教师申报后先交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审查同意,再交教务处审核并在全校公布。对于已开公选课,教务处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将内容较专业、知识面较窄的课程转为专业选修课,暂停与授课教师的专业相差甚远的课程。在公选课设置中,应把学校的办学定位、社会需求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有助于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促进知识渗透、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课程,要优先开设。
2.探索MOOC建设,创新教学模式
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音译为“慕课”,是由教学视频、图片、文本、资源链接等富媒体形式展现的,由名校名师主讲的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在超星、尔雅等提供的网络平台上通过电脑或手机选学这些课程,实现自主学习,同时教师通过后台了解学生的学习全过程。MOOC网络平台还提供了修学分功能,通过资源库随机组卷,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确定学生能否取得本门课程的学分。通过MOOC建设,一是能有效地缓解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二是MOOC的学习具有灵活性,可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能有效解决学生选课时间冲突问题。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高校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它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学校的师资普遍欠缺,教学任务重,基本没有时间、经费投入,故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购买MOOC使用权。同时,学校也要积极稳妥地开发、建设MOOC,以更好地为本校教学服务。
3.加强选课指导,避免盲目选课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均建立了校园网,公选课采用网上选课。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建设好公选课信息平台,将公选课的选课要求、选课指南、课程介绍、教师介绍等信息上传平台系统,在选课前向学生发布。其中,课程介绍包括开设目的、课程大纲、课程内容简介,教师情况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师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成绩等。同时,也可以将课程简介和教师情况等内容装订成册,以手册形式发放到班级或在宣传窗展出,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公选课的相关信息,以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避免盲目选课。此外,在条件允许时,可让学生先试听,再改选或退选。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公选课特殊的授课对象,学校应对公选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检查和评估,要改革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教学改革。一是通过建立公选课的教学团队或教研室,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探讨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全校开展课件、教案、说课、教学比武等教学竞赛活动,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此外,通过立项公选课的教学改革项目,促进公选课教研活动的开展;四是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头申报公选课,让他们在教学方法方面起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5.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的客观事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一是对课程开设的管理严格把关。在教务处网站设立公选课网络信息平台,公布开设的公选课的相关信息及开设的程序、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等内容,为学生做好选课指导;二是把控课堂教学质量关。不定期组织督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课堂秩序进行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监控,根据课程培养目标严格考试标准。取消到课率低的公选课,取消出勤率低的学生的考试资格,促使学生重视公选课;四是完善网上评教系统。教学质量评价除了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的专家参与外,还必须有学生的直接参与,网上评教系统中学生网上选课人数、网上评教结果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另外,网上评教也是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可了解该公选课教师的授课情况,对下次开设此课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教师考核评职的重要依据,能提升授课教师的责任意识;五是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重视学习过程。课堂讨论、课程综述、社会实践调查、笔试等都可作为考核方式,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成绩。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效地监控学生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建设好公修课的决定性因素。以往,公选课教师往往单兵作战,且没有把公选课当作自己的主阵地,往往是教师在必修课教学任务不足时,申请开设公选课,这非常不利于公选课的建设。要建设好公选课,必须建立公选课的专门教师队伍,起码要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公选课教师队伍,建立相应的教研室,共同研究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集体开发和共享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教学名师、教授、学科带头人开设公选课,还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上公选课,以利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
学校要积极推进公选课精品课程建设,每年可立项建设若干门公选课精品课程,同时,每个学院也要重视公选课程建设,每个院(系)每年选1-2门公选课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给予资助,并在评定教学改革项目、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专业,在公选课建设中,应突出地方本科特色,将公选课融入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公选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作出应有贡献。总之,在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公选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选课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长期探索、实践的过程,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联动,通过科学建设和规范管理,打造精品课程,才能不断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黄伟力.国内外高校公选课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建设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7(4):100-103,128.
[2]刘青.哈佛大学课程选修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73-76.
[3]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4]郭德侠.大学公选课的调查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118(6):20-22.
[5]于京珍,王丽,马春晓.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33-434.
[6]苏晓丽,张玉红,薛枝梅,等.以数宇化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商校选修课质量[J].资源建设,2011(12):52-53.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nstructing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in Loc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GAO Li-ping,LIU Liang-ke,CHEN Xiang-ji,OUYANG Yue-jun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0)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and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in loc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by analyzing the shortage of teaching resources,course setting randomness and unreasonable,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mperfect,teaching method needing improvement,university student courseselection blindn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Some practicable solutions were raised from scientific setting up courses and establishing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exploring the MOOC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ameliorating teaching method and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reinforcing guidance on selecting elective courses and avoiding the aimless choice of elective,establishing a perfec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perfecting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reinforcing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nd creating excellent cours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loc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G642.0
A
1671-9743(2016)08-0125-04
2016-06-29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
高丽萍,1974年生,女,湖南华容人,高级技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刘良科,1963年生,男,湖南会同人,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欧阳跃军,1972年生,男,湖南华容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