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实证研究①

2016-10-24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刘林蔚李京

中国商论 2016年25期
关键词: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刘林蔚 李京

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实证研究①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刘林蔚 李京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始终是影响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TBT的影响。本文调研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TBT,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其具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 农产品 出口 回归分析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始终存在,但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传统壁垒的作用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TBT)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标准以及食品安全的要求,使得各国纷纷制定并面临复杂多变的TBT,包括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SPS)。我国是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国家,同时,农业又是任何一个贸易国家的特殊产业,因此,研究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早期的国内外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Maskus K.E.和Wilson J.S.(2000)认为TBT对静态和动态的市场失灵均产生影响,Henson Spencer(2009)认为食物进口标准的提高抵消了部分贸易自由化产生的福利,Ganslandt M.和Markusen J.R.(2001)认为标准和技术法规既提高了出口方的成本,也提供给消费者质量保障。蔡茂森和朱少杰(2003)认为,TBT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企业出口成本,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拓展国际市场。李安云和应晓跃(2006)研究发现,我国每年受到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左右,而受TBT影响的已经超过25%。

近些年来也出现了很多定量研究。Disdier A.C.等人(2008)应用引力模型分析了农业贸易措施的结构,发现TBT总体上对农业贸易有消极影响。宋霜(2008)实证分析了美国和欧盟实施的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TBT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徐维和贾金荣(2012)对TBT的正向技术进步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章棋等人(2013)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从双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角度,对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小蒂和李晓钟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研究发现,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具有短期抑制作用和长期促进作用。

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仍略有拓展的余地:(1)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外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负面效应远远大于正面效应;(2)大多数研究测算了TBT总量的影响效应而没有区分不同TBT类型;(3)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量化,绝大多数研究采用虚拟变量或是通报数直接代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程度。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选取美、日、欧三个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家或地区,从TBT总量到TBT/SPS,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2 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加,且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美国、日本、欧盟是我国三个主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近十年间,我国大约有50%~60%的农产品向他们出口。美、日、欧同时也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实施者。日本对进口农产品和本国农产品采取“外紧内松”的差别待遇,制定名目繁多的法律法规,最典型的就是2006年出台的“肯定列表制度”,规定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一律不得超过0.01ppm。美国的法规体系复杂,立法部门众多,法规数量庞杂,进口农产品需符合《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等法律法规,需通过FDA认证、HACCP认证。欧盟不仅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各成员国也有各自的严格标准,欧盟在金融危机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严格的《欧盟农残新规》为主,规定了进口农产品的农残标准。目前对我国农产品实施TBT的国家已经逐步扩展到德国、韩国、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荷兰、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TBT的主要特点有:(1)农产品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等要求越来越严;(2)遭受TBT影响的农产品范围越来越大,几乎覆盖了我国出口的所有农产品;(3)设置贸易壁垒由原来的发达国家扩展到中等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4)SPS成为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TBT形式。

3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机理分析

(1)短期效应分析。短期来看,进口国TBT对出口国农产品有数量抑制效应和价格控制效应。首先,未达到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农产品不得进入进口国市场,或是TBT导致的高额符合成本提高了进口价格,因此产生TBT的数量抑制效应。其次,出口国必须增加适应进口国TBT的额外投资,包括改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以满足当地技术法规或标准,履行各种检查手续、支付检验检疫费用,从而增加出口成本,形成了价格控制。

(2)长期效应分析。TBT长期阶段对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首先,TBT为了克服某些潜在的市场失灵而存在。不完全竞争、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负外部性和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社会资源不可能在市场中自发地达到最优配置,出现了“市场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对市场的自发作用进行某些修正、限制和补充。其次,技术性措施可以促进生产和交换,标准可以提高对互补性产品的需求,提高相似产品之间需求的替代弹性。长期来看,TBT实施有利于我国农产品的技术进步,其存在会激励我国农产品技术的提升与创新。

4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

本文分别从长期和短期,以美、日、欧为贸易对象,计量分析TBT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

4.1 短期效应

4.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式中,i表示出口国,j表示进口国(美、日、欧),t表示年份,时间跨度为2005年~2008年,Eijt表示第t年出口国i(我国)向进口国j的农产品出口额,TBTt-1为滞后一期的进口国对我国实行的农产品TBT通报数,SPSt-1为滞后一期的进口国对我国实行的农产品SPS通报数,RATEijt为采用直接标价法的汇率,μijt、δijt为随机扰动项。Eijt数据来自UN Comtrade官方网站,TBT和SPS通报数以及RATEijt均来自WTO官方网站。

4.1.2 相关性假设

TBT、SPS通报数反映了各国实施TBT的程度及发展动向,故提出假设:短期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与TBT、SPS通报数均负相关。

4.1.3 实证分析

由于各国间经济差异较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可见,TBT、SPS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有负向显著影响,并且SPS的负向影响更大。

4.2 长期效应

4.2.1 模型构建

本文对TBT总量和不同类型TBT的影响作用分别进行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建立拓展模型如下:

式(3)为TBT总量影响作用模型,式(4)为区分TBT/SPS影响作用的模型。其中,Eijt为进口国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TBTSPSt-1为滞后一期的进口国对我国实施农产品SPS-TBT通报数的比重,表示TBT总体实施程度, TBTt-1为滞后一期的针对我国农产品TBT通报数的比重,表示TBT实施程度,SPSt-1为滞后一期的针对我国农产品SPS通报数比重,表示SPS实施程度,RATEijt为汇率,DUM1t和DUM2t是虚拟变量,分别表示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事件,μijt为随机扰动项。

4.2.2 相关性假设

从理论分析和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来看,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将产生一定的长期促进作用,因此假设TBT整体实施程度与Eijt正相关,对于不同TBT类型,TBT实施程度、SPS实施程度也与Eijt正相关。

4.2.3 实证分析

长期模型的研究期间为2005年~2014年,采用固定效应的实证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得,TBTSPSt-1、TBTt-1和SPSt-1均对Eijt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SPS实施程度的影响作用较TBT更大。

5 结论及对策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日本、欧盟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证实了:(1)短期来看,进口国TBT的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抑制作用;(2)长期来看,TBT/SPS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3)SPS的影响效应大于TBT,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SPS协议》主要规定安全性要求,且各种检验检疫制度愈加严格,而农产品的特殊性导致其成为关键因素。本文虽得出如上结论,但并未区分TBT实施的双重目的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政策方面,首先,应设法减轻TBT短期抑制作用。除了需要加强学习WTO及各国法律法规以外,针对抑制作用较强的SPS,出口企业应该联手行业协会,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其次,应发挥TBT的长期促进作用。企业不应仅仅把TBT看作阻碍,而应不断提高技术质量标准,开展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并提高出口质量。行业协会应帮助出口企业及时了解《TBT协议》、《SPS协议》及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条款、检验检疫制度、实施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WTO规则中的成员国权利。我国应尽快建立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数据库与咨询机构,形成系统的TBT预警机制。

表1 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短期影响的实证结果

表2 不同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

[1] Maskus K E,Wilson J S.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 review of past attempts and the new policy context[C].World Bank workshop on quantifying the trade effect of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barriers:is it possible,2000.

[2] Henson Spencer.How Do Expor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oose Where to Source, and Who Benefits?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IDS)[D].University of Sussex,2009.

[3] Ganslandt M,Markusen J R.Standards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A Modeling Approach[R].Nber Working Papers,2001.

[4] 蔡茂森,朱少杰.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抑制效应与我国出口行业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5).

[5] 李安云,应晓跃.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企业经济,2006(5).

[6] DisdierAC,FontagnéL,Mimouni M.TheImpact of Regulationson Agricultural Trade: Evidence from the SPS And TBT Agreem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2).

[7] 宋霜.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效应[D].山东大学,2008.

[8] 徐维,贾金荣.涉农行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0).

[9] 章棋,张明杨,应瑞瑶.双边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3).

[10] 张小蒂,李晓钟.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J].管理世界,2004(6).

F323

A

2096-0298(2016)09(a)-09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产业安全视角下我国贸易摩擦治理机制与政策研究”(71473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比利时和英国:欧盟最大的香蕉进口国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