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2016-10-22薄文广
◎薄文广
供给侧改革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薄文广
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和突出表现。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其对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化影响。为了确保就业工作平稳有序,应从短期的优化劳动力需求和长期的改善劳动力供给两侧精准发力,同时完善政府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供给侧改革;就业结构;对策建议
作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创新举措,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相对于需求侧改革举措,供给侧改革不仅是指狭义的具体产品供给(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更侧重广义的更适宜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来鼓励企业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层次。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转变。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供需特征分析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决定我国就业市场运行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近些年,我国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劳动力供应数量开始减少,供给成本持续增加
从劳动力供给看,改革开放后,劳动力供应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甚至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无限供应特征。劳动力的供大于求也使得劳动力价格较低,成为我国低成本优势中的重要一个组成。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我国的劳动力供应增速有所变慢,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进入“拐点期”,由之前的缓慢增加转变为高位缓慢下降的趋势[1]。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逐渐增加,201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51483 元,按实际平均工资指数计算,比2000 年增加了3.4倍[2]。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供给呈现“一减一增”特征,即劳动力供应数量开始减少,劳动力供给成本持续增加。
2.劳动力质量需求持续增加,数量需求逐渐减少
从劳动力需求看,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的比值)已经从“九五”期间的0.14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0.044。无就业增长背后突出表现为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就业需求量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机器换人”的势头在东部沿海省份正日益显现,这会更进一步降低对劳动力特别是低端劳动力的需求。此外,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对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需求显著上升。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需求呈现出“一增一减”特征,即对劳动力质量需求持续增加,对劳动力数量需求逐渐减少。
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从总量上看,我国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都呈现减少趋势,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相对平稳。从内部结构上看,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和突出表现。伴随着主要内容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其对我国不同的就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化影响。
1.对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钢铁、煤炭等大宗产品的去产能被列入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根据国务院要求,从今年开始的3-5年时间,煤炭要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压减1亿-1.5亿吨,仅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需要分流的人员分别达到50万人和130万人,如果算上玻璃、电解铝、光伏、造船和炼油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那么去产能可能影响的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而作为新常态下新旧产业发展动能的一个转换,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在内的新兴业态取得了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知识专业技能不高但勤奋努力的普通就业人员。仅以快递行业为例,国内领先的快递企业顺丰速运就雇佣了超过30万员工。
此外,服务业超过农业和制造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随着供给侧改革特别是政府简政放权的日益深入,以及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扶持的一系列举措,如公司法修改,商事制度改革等的出台,2014年当年全国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45.88%,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稳定的“蓄水池”。
供给侧改革中的去产能显然对一些传统过剩行业就业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但是对全国总体就业影响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中央财政支出1000亿元主要用于去产能员工的安置;另一方面是中央及地方政府更多采取兼并重组而不是大面积直接破产的方式来化解产能过剩;此外,一些包括互联网+在等在内的新兴业态以及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对消化和吸纳过剩行业职工发挥了就业稳定器和避震器的作用。
2.对就业地区结构的影响
从经济供给侧来说,我国经济既存在供应过剩,同时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品质产品和一些养老、旅游和健康等新兴服务供给不足。因此,供给侧改革对具有不同产业结构及产业份额的省份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在一些民营经济和新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如浙江,由于政府财政收入较高且新经济对就业人员巨大的吸纳作用,供给侧改革对其就业结构影响不大,即使在一些就业受到严重影响的去产能行业也可以在省内解决。如浙江杭钢就通过省市属国有控股企业就业安置等多达12种方式完成了半山钢铁基地关停后1. 2万名员工的分流安置工作,并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和推广。
对一些主要以煤炭、钢铁等大宗产品产业为主的省份,如华北的山西和东北地区的辽宁等,供给侧改革对其就业结构的影响较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省份的民营经济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均较为滞后,无法有效地发挥对去产能行业下岗人员的内部调剂和转化作用,因此对这些省份和地区的就业产生了严重地影响,就业减少和经济下滑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其高素质的年轻常住人口大量外流,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严峻。
在一些资源型和单一产业,如以矿兴城城市(地区)的职工安置困难非常明显,这些地区在去产能过程中下岗失业职工多、就业门路十分有限,且许多大龄就业员工都是具有所在地城镇户籍的人口,通常无法向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那样灵活处理就业人员,安置人员艰难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去产能的顺利实施。因此对这些受到供给侧改革影响较大且自身无法有效内部调剂的地区,国家应重点予以支持,不应实行严格的一刀切政策,而应实行差别化政策甚至是一业一区一策。
3.对就业供应结构的影响
从就业供应结构看,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供应主要为农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农民工、职业院校毕业生和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3]。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大部分农民工的就业方式为受雇就业,主要就业于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部门,其就业规模更依赖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状况。新常态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显著下滑,制造业疲软必然会对相关行业就业的农民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作为吸纳农民工较多的房地产业近期也在进行去库存,特别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虽然国家近期相继出台了降首付等去库存政策,但更多表现为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的复苏(更多是房价上涨,而非施工面积和吸纳就业人数增加),广大能级较低的城市去库存依然压力巨大,房地产业的调整也会对农民工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职业院校毕业生相对于农民工来说无疑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劳动力价格的性价比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其就业状况强于农民工和普通大学生。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率为96.30%,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依然前景看好。相对于农民工的低工资要求以及职业学生的较高性价比,普通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素质和能力,但其供应量增长较快,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此外,由于国内高校改革步伐相对滞后,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使得国内高校特别是数量众多的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确保我国就业平稳有序的对策建议
短期看,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对某些地区、某些产业以及特定人群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长期看,相对于总量供需失衡问题,我国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更为突出。在确保我国就业平稳有序的对策上,应从短期的优化劳动力需求和长期的改善劳动力供给两侧精准发力,同时完善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以及兜底保障。
1.短期政策:加快劳动力需求侧调整,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新兴业态。相对于二产而言,第三产业具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要继续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就业比重。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巨大潜力爆发,众多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根据《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7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与此同时,要防止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皮革、造纸和食品等就业岗位数量的过快缩减,充分利用国内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差距的优势,鼓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向中西部等内陆地区有序转移。
(2)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注重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当前,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应利用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简政放权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注册门槛,探索将上海自贸区引入的负面管理清单模式进行扩展,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非公经济禁入的领域,应对民营经济开放,并通过法规制度的方式予以强化。同时制定落实相关支持政策,促进更多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4]。大力扶持专业化的双创空间,打造较为完善的包括财税支持、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和场地安排等在内的创业政策体系,降低青年人创业难度。
2.长期政策:改善供给侧有效供给,提升劳动力素质
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既可以有效化解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就业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解决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和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举措。
(1)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有效引领和匹配社会需求。供给侧改革促进了我国产业动能的转换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层次得到有效提升,其对劳动者专业结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而我国高等教育有效供给却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形成了高等教育供需之间的巨大脱节。高校应当根据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学科门类和专业布局,对一些存在绝对过剩的专业同样实行“去产能”,并加快设置一些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兴学科方向,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更好发挥对产业的有效引领和支撑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并增加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
■ 杏眼桃腮 陈宝林/摄
(2)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技能蓝领已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紧缺人才,应该把职业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优先发展,加大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和设备投入,并积极引导学校同相关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加快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国家也应畅通技工职业成长通道,建立技术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转换制度,积极实施“蓝领国家千人计划”、“国家工匠”等工程,同时加大职业教育支出,加快在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创办一批职业院校,使当地的初高中毕业生能够用较少花费就地接受职业教育,培养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
3.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兜底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对一些特殊困难再就业群体的关注,加快建立适合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的差别化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兜底保障。由于我国不同区域间差异明显,因此短期建立一个全国大一统的养老、医疗等统一标准并不切合实际,但应逐步加强商业性保险在医疗和养老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其在省际间的可携带性,并降低劳动力省际转移成本,使失业人员能够在更广大范围内寻找再就业机会,这既可以增进全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同时又促进劳动力在不同就业状况的省际之间统筹和协调。
(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供需匹配效率。技能培训不论对于个人就业还是整个社会进步都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因此政府更应发挥好主体作用,调整和完善现行就业培训政策,着重提高培训质量,支持转岗和未来社会所需新技能的再就业培训,实现就业培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政府也应增加就业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以切实减轻培训人员负担,特别是对一些中年失业下岗人员和农民工群体要着重安排。另外,政府也应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式,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1]刘燕斌. 抓住主要矛盾着力改善就业结构.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3):20-23.
[2]李建民. 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 人口研究,2015,(1):3-13.
[3]王博雅,刘春雨,卢晓榆. 东部沿海就业形势和趋势分析——基于上海、天津的调研. 宏观经济管理,2014,(9):53-55.
[4]谭永生. 如何破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 中国经贸导刊,2016,(2):64-66.
★本文系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编号:AX152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F243
A
10.13561/j.cnki.zggqgl.2016.10.005 ■ 编辑: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