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恶性乳腺肿块通过彩超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6-10-21叶效伯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乳腺肿块彩超诊断价值

叶效伯

[摘要]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块通过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6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各8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彩超诊断中回声、包膜、边界、形态以及其他影像上的差异。结果:在彩超诊断中回声、包膜、边界、血流、形态以及侧方声影等情况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与病理结果做对比,彩超诊断准确率上,乳腺癌为91.25%,乳腺纤维瘤为88.1%,乳腺增生为88.46%,乳腺炎为100%,乳腺囊肿为100%。结论:彩超对于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较为满意,在良恶性的辨别上有显著差异,有利于临床检查诊断的判断。

[关键词]乳腺肿块;彩超;诊断价值

乳腺癌属于临床女性高发性恶性肿瘤,在女性患者中,该肿瘤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疾病的防治上需要达到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才能有效的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临床诊断上,彩超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在乳腺癌的筛查工作中,该诊断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做有效辨别,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6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各80例,其中良性组患者年龄为24岁至63岁,平均年龄为(35.2±11.4)岁;单侧肿块为76例,双侧肿块为4例;乳腺炎4例,乳腺囊肿8例,乳腺纤维瘤42例,乳腺增生26例;恶性组患者年龄为28岁至64岁,平均年龄为(39.2±8.7)岁;单侧肿块为77例,双侧肿块为3例;浸润性小叶癌为18例,浸润性导管癌为45例,导管原位癌为17例;两组患者均同意本研究的开展,签署相关研究与诊疗同意书,两组在基本的年龄、肿块病灶位置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仪,探讨频率为7至10MHz,取患者仰卧位,将双臂做有效上举,乳房组织得到充分全面暴露。扫查以乳头为中心向四周开展,自内向外,自上而下,最后依照乳晕为中心做放射状的多切面扫查。对肿块的形态、边界、回声、包膜、侧方声影、血流等情况做有效观察。血流信号观察中要观察肿块附近血流状况,掌握血流阻力指数,同时依照血流信号的丰富状况做血流显像分析。血流分级上可以划分为0至3级。0级者病灶处没有任何血流信号,1级者可以看到1至2处点状型血流信号或者少量的血流信号;2级者有中量级的血流信号,可以看到2至3条小血管或1条清晰管壁的血管,同时其长度接近或者长于肿块半径;3级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超过4条以上可视血管,表现为网状分布。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在病理检验后彩超诊断的符合率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在彩超诊断中回声、包膜、边界、血流、形态以及腋窝淋巴结等情况上的差异性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在诊断差异情况上的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操作,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数据间具有统计系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良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情况

见表1,与病理结果做对比,彩超诊断准确率上,乳腺癌为91.25%,乳腺纤维瘤为88.1%,乳腺增生为88.46%,乳腺炎为100%,乳腺囊肿为1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见表2和表3,在彩超诊断中回声、包膜、边界、血流、形态以及侧方声影等情况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中,采用彩超技术无痛无创,成本低,观察清晰,诊断效果突出,在临床广泛运用。该技术可以运用不同组织在声阻抗上的差异而产生成像效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与浅表层器官的探测穿透性,有效的对乳腺与胸壁解剖结构做有效展现,对于触诊较为困难或者钼靶无法有效显像的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可以有效的观察肿块具体大小、性状、边界、包膜、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问题,特别是可观察血流信号,有效的对良恶性情况做有效的辨别。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彩超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在彩超显像上具有一定典型性声像特征,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恶性肿块多会出现一定血流信号,甚至丰富的血流信号,外形呈现不规则形状,没有包膜,边界模糊,没有侧方声影,内部呈现低回声等,相关特点都有助于肿块性质的快速判别。如果能够联合钼靶等影像联合诊断,其诊断的准确性会进一步提升。总体情况上,彩超在良恶性乳腺肿块上的诊断鉴别具有较典型的判别标准,在临床广泛运用。

猜你喜欢

乳腺肿块彩超诊断价值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彩超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彩超在新生儿早期小病灶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应用彩超诊断的价值
彩超与CT联合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