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

2016-10-21曾琼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实实训教室

曾琼

[摘 要]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阐述从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评价一体化五个方面实施一体化教学。

[关 键 词] 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评价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084-02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存在较大问题,学生基础薄弱,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偏低。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勇于创新。笔者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尝试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先理后实或先实后理,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下面从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评价一体化五个方面进行粗浅探索。

一、教师一体化

职业教育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职业、教学水平和良好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在教学中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会指导专业技能训练,成为能熟练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一体化教师。所谓教师一体化,是指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融为一体,即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呈现整合的一体。以前,我们一般按传统的方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分离的安排:先集中理论,后综合实践,分别由理论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完成。例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安排两位教师分别负责硬件和软件教学,由于不同的教师其教学方式、方法和思路差异较大,而且内容的衔接也存在较大困难,学生难以适应、接受,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今,实现教师一体化,软硬教学由同一位教师担任,使软件和硬件教学有机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具体统一,教学过程顺畅、效率高,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知识、技术、方法和工艺。制定帮扶机制,一体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精心地帮助年轻教师,在备课、上课、教学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他们快速成长。根据教育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同时也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入校,在实践上指导教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二、教材一体化

真正适用的职校课程教材往往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职教教师应参与课程开发、参与相关课程的教材建设过程。因此,我们在选择和处理教材时,应先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根据学习领域的教学标准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编写符合本专业学生知识层次,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设置理论、实训、生产一体化的系统教学模块,按每一教学模块的理论学习目标和技能培训目标来选编教材,以实现教材一体化,真正做到既满足理论教学又满足实践操作需要。例如,在处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材时,我与其他教师一起将计算机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课程进行合理取舍,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并参考有关的刊物,添加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信息,建立系统的教学模块,编成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指导教材。在使用这部分教材时,我把它分为:配件性能(介绍)、硬件组装、软件安装、故障检测与维修四个大模块。每个模块相当于一个项目,每个大项目又再细分为几个小项目,每个项目围绕能力目标提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安排若干个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如,在讲授“硬件组装”项目时,我把它分为几个操作小项目:组装前的相关准备工作、硬件的安装与测试、BIOS的设置等,每一项目安排一些任务,通过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完成。

三、教室一体化

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一体化教室要具备技能操作所需的完善的硬件设备、设施,能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在一体化教室,学生既可以对照实物学习相关理论,又能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为此,我们想方设法筹建一体化教室:1.学校建立了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计算机维修实训室,机房由不同时代、不同型号的计算机组成,且保持几台目前主流配置的硬件,而且实训教室要具有硬件交互系统(硬件维修和维护需要)、网络系统(基本网络维护需要)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软件维护需要),使教学活动可以更便捷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时尽可能接触到多型号的计算机及配件,与不断变化的市场接轨。2.建立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关系,争取得到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实训的机会;学校附近的企业,还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一体化教室(基地),使教学与产业对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学校同时也向企业输送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实现共赢。3.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组装一些简易、实用的实训设施(系统),既节约资金,又给学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使一体化教室更加实用、完善。

四、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要求教师对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的驾驭能力,教学时应坚持:1.学中做,把理论融入实训的全过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那样做,以实践充实理论,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做法(理论)。理论教学要尽量让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驱动程序的安装”这一课题时,我先简洁解释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安装顺序,强调有关注意事项,紧接着让学生尝试安装驱动程序。由于要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安装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就鼓励学生尽力想办法解决;当学生确实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启发,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他们便会在实操中渐渐学会自主学习,逐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2.做中学,把实训过程融入理论教学中。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做,高质量、高效率地去做。在实训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讲解有关理论,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做起来有劲,学起来有趣,使学生的操作更安全、规范。通过掌握新的理论,学生找到了更有效的操作方式,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实操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实施“CPU安装”这一项目时,除了强调基本注意事项外,在操作过程中,我还从电学方面讲解防静电知识,从机械学角度讲解CPU、风扇的安装特点,使学生理解:在没有放静电手环的情况下,为何用手摸一下铁质水管再装CPU就可防静电损坏电脑?也让学生明白了CPU、风扇的安装要讲究用力的角度和力度,从而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则,掌握安装技巧,顺利地达到了能力目标,解决了怎样去做的问题。这样,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地融为一体。

五、评价一体化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以便修订科学的教学策略,评价要突出其诊断、激励与调控功能,注重过程评价,有利于使评价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力目标),制定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行动导向的合理统一的一体化项目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做法的方式,充分利用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把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定有机结合,形成评价一体化。评价时,可以依据教学过程分别设计活动评价、任务评价、项目评价、单元评价、课程评价,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如制定相应的评价表),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严谨的处理,使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合理,及时真实地反馈教学情况,科学高效地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上述的五个方面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些要素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辜东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实证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理实实训教室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不要在教室打闹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农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讨
酝酿睡意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车工工艺学》课程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