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素描中的节奏感

2016-10-21王建梅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4期
关键词:爵士乐节奏感圆形

王建梅

[摘 要] 节奏是素描的亮点,有了节奏素描才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然后分别通过素描各要素点、线、面、体的节奏感,并借助大量大师的素描作品使之更具说服力,从而论证了观点。

[关 键 词] 素描;点;线;面;体;节奏

[中图分类号] J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059-01

许多人看到这个题目心中的第一个疑问一定是:“节奏”不是音乐中才有吗?素描中也有节奏吗?答案是肯定的。素描属于视觉艺术,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既然都为艺术,那么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节奏”就是一个中轴线,它贯穿艺术的主体,并使其具有生命力。节奏便是素描当中的一个亮点,它调节着人的视野,附和着脉搏的跳动,使之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素描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体。我们将素描分解开来,分别寻求各个要素的节奏感。“节奏”一词最早源于对音乐中音响持续有秩序运动的理解,在音乐中,它是由音的长短,强弱不同所构成。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起来是一种空间艺术,因此,在素描中,也可以将节奏理解为一种空间的秩序,并且强弱、虚实变化都是通过节奏特征而感知其内在联系的,而点、线、面、体犹如音乐中的每个音符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现实中,点是比较弱小的现实形态。也就是说,在特定空间范围的总体关系中,以任何具体物质材料所构成的面积、体量弱小而直观的视觉形态。而构成素描的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厚度,以零维空间使人意识到其存在的虚点。如果将点聚集起来,将它组成画面,可以构成进伸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例如,日本画家望月士朗的《贝多芬》,它近看就是一些分聚不均、有聚有散的音符,而当你远看,放松神态去看时,它组成的是一幅肖像图,综上所述,可见点在素描当中起到调节作用。

点在运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便成为现实的线。线能够带给人的感觉感受是多方面的。在西方,线在素描中的运用历史相当悠久,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家们就以线塑造性格,赋予线以特定的信息意义,来完善艺术形象,并且那时素描的概念是“用线条来描绘物体或景象的艺术”,在这个时期素描中的线条表达在镶嵌画上,《查士T尼大帝与随从》人物轮廓与衣纹用嵌丝镶嵌,线条流畅有力,人物一字排开,体现皇家威严,让人感受到低缓沉着的节奏感。

线的连续移动至终会形成面,我们平常最常见的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以及不规则图形,而这些最基本的图形便赋予了我们一种节奏感,三角形本身有多种形态,若三角形底边平行于水平面,顶点向上,那么它给人一种稳定向上的感觉;若顶点向下呢?那么它给我们的感受不会完全一样,他给我们一种浮力,飘动的感觉……正方形是有四条等长的直线为轮廓所限定的面。因为在正方形中,对元素利用的重复性强,所以正方形给人一种严谨、厚重、匀称的感觉。圆形是封闭的曲线所限定的面。由于这种通信曲线的作用,使圆形给人一种向心融洽、亲切、丰满、团结、活泼、运动的感觉。如果将圆形切成一半呢,将它放置的位置不一样,那么同样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几何图形的魅力。难怪蒙德里安将长短不同的巨型方块表现出了音响效率跳动的《百老汇爵士乐》,并且这幅作品的创作就源于蒙德里安在纽约黑人区听得爵士乐,是爵士乐的节奏,激起了他的热情,传达出跳跃的、节奏清晰、活泼明快的感觉。

当面向着深度延伸并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便形成了体,素描在二维平面的纸上塑造三维空间的形象,并將它置于适合她的环境当中,从而产生一种和谐的氛围,点、线、面、体的存在调节画面的节奏,共同完成素描的律动节奏。素描就是形式,它将对象赋予确实性,并在空间中建立起可视可触的形体,是它把这些形体比例分布成一种持续运动的顺序。

在绘画的整体造型中,形状、肌理等均可以配合造型功能,以各具特色的调式、节奏和动势特征,在不同的空间构成中强调动势的突出位置,强调“重音”效果,并且通过这同强调使其个性在整体布局及空间中融洽和谐并体现出其影响力。绘画“交响音乐”的主旋律正是以点、线、面、体等来组成“节奏”,并通过调节使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郑皓华,傅佩珊.浅谈素描中线的艺术美[J].大众文艺,2015(16).

猜你喜欢

爵士乐节奏感圆形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
Music
中国爵士乐的双城记
爵士乐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