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思考
2016-10-21何菲王海娟
何菲 王海娟
摘 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合体,是协同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极好的应用,这对于促进学前儿童和谐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深刻的意义。文章就目前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
大教育观认为,幼儿园必须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完整的幼儿教育必须是园所、家庭及社会三者并举。协同教育是指当某一教育系统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另一教育系统,与该系统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该教育系统功能的现象。协同教育对提高整体的幼儿园质量和效果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目前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欠缺,不能很好的实现有效合作共育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又棘手的问题。本文剖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希冀促进幼儿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阐释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协同教育认识不足
相关调查显示,95%的家长认为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参与配合,93%的家长愿意主动参与幼儿教育工作,85%的家长希望有机会成为幼儿园的志愿者,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发展必须家、园、社区的共同配合。可见多数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性强,普遍认可并重视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多方合作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然而,家庭、社区和幼儿园三方对协同教育认识却不足。一些家长对协同教育认识只是停留在家园合作、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层面,而未能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简单认为参加几次幼儿园活动、给班级环境创设带些物品、参加家长会就是协同教育。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家长缺乏专业知识,无真正教育经验,会扰乱教育活动秩序,影响活动效果,做一些简单沟通即可,认为这也是协同教育。另外,很多社区把搞好内部建设作为重大任务,认为幼儿教育无关社区建设,长期把幼儿教育置于角落,认为与园所的协同教育可有可无。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有效性低
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和文化分享,学前教育若想取得成效,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实现文化共享。社区是幼儿教育空间和资源上的拓展和延伸,但如今幼儿园与社区合作也存在诸多问题,拿社区资源利用来说,利用社区资源的渠道仍欠通畅,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意识和经验,即使教师有一定需求,也往往因为不能及时、方便地得到相关资源而不得不放棄,造成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再者,一些教师考虑到幼儿安全和管理等问题,尽量避免与社区接触,导致幼儿园与社区协同效应难以发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世界儿童教育联合会主席柯蒂斯也认为,“家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顾客和消费者了,他们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可靠后备军,加强与家庭的合作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然而,由于长久以来家长和幼儿教师地位不平等的偏差,致使家园合作沟通不畅,合作共育匮乏而且表面化。
(三)缺乏协同教育理论指导和资源支持
协同教育的实施需要专业的人员保障、丰富的资源保障以及有效的组织保障。目前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协同教育普遍缺乏指导和资源支持,各部分教育很难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利用,协同教育效果不佳,教育合力的作用很难发挥,无法实现教育最大价值。
二、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有效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1.幼儿园为“主力军”开展活动
(1)开展三方联谊活动。幼儿园可以角色定位为活动的“主人”,邀请“客人”家庭和社区参加“聚会”,也就是定期组织开展协同教育活动,三方在各种协同教育活动中增强联系和了解。例如开展一些家园社区联合举办的运动会,设计一些需三方合作完成的趣味游戏、节目表演或育儿知识抢答竞争比赛等,增添家园社区一体化的色彩。
(2)指导家庭教育活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期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理念的引入,家长在重视幼儿教育的同时,却缺乏相应科学的引导及帮助,所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对于家长而言是强有力的支架。首先,教师要通过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联系薄、校园公告栏、QQ群、微信群、幼儿园网站等沟通渠道,及时告知幼儿在园表现,探讨教育经验,提升幼儿健康成长水平。其次,开展专题讲座,对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给予指导。
(3)开发社区教育活动。幼儿园要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多带领孩子进行社区系列活动,如根据时令节气开展外出活动,春天可以带领幼儿踏青、植树,夏天可以野餐,秋天到田野里体验秋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与社区康复中心的孩子们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幼儿园赢得“家长许可”的做法,每次外出要求家长签字,或者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外出活动,这样幼儿园可以大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不会有过重的心理负担。同时,幼儿园教师应充分了解社区教育资源现状,全方位指导家长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育活动。
2.依靠社区开展系列活动
(1)利用社区软环境。社区中有很多喜欢孩子、关心幼儿健康成长的人士,幼儿教师完成不了的任务可以请他们来助教。幼儿园应全面了解社区人员的职业,与他们建立广泛联系,调动他们参与幼儿教育。比如可以请社区医生为老师和家长讲授幼儿卫生教育课,解答关于幼儿保健方面的难题;可以把厨师、有营养师资格证的工作者和亟需解决幼儿膳食搭配的家长请进幼儿园举行沙龙讲座,对幼儿膳食营养、搭配、烹饪存在困惑或者误区进行解答,以促进幼儿健康饮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其实社会就是一所丰富多彩的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场所,要学会“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2)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社区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一方面借助社区委员会的力量发放传单或者定期举办育儿讲座,增强家长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可以筹集资金成立社区玩具图书馆,培养孩子们的早期阅读能力和良好人际交往技能的同时,家长们也能学习一些育儿知识。还可以开办早教中心,福利知识辐射于社区及家长幼儿。
(3)招募热心志愿者。招募一批志愿者,也是解决和帮扶幼儿教育难题的重要措施。如果把社区热心空闲的人员或者家长组织起来,让他们帮助不能按时接送幼儿入园的家长,就可以解决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使家、园、社区走的更近,做到了名副其实的共育模式。这些热心志愿者还可以协助幼儿园的安全与管理工作,幼儿园诸事要求俱细,仅靠园内单一力量是不够的,可以积极调动社区人员和家长的参与。
(二)提高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协同教育的认识
家庭和社区是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社区与家庭应当成为研究和改进幼儿教育的合作者,双方不仅要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相互配合,更应该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从而达到真正平等的“合作”。各方要真正理解和把握协同教育的规律精髓,提高对协同教育的认识。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利用幼儿园的资源帮助社区自身的内部建設,幼儿园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完善其自身功能,家庭系统与社区、园所系统渗透,协作加强三方统筹协调能力,互相接纳融合,互帮互助,改善优化其内部功能,建立新型的家园社区合作关系,真正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三)成立相关机构,组织人员对协同教育进行指导
做好协同教育,需要专业的帮扶队伍对家庭、幼儿园和社区进行指导。可以设立专门机构,选聘专业人员或是培训幼儿教师及家长作为机构的组成人员,协调整合各方的分工与合作,支持和帮助协同教育的开展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秋霞.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4,(5).
[2]罗英智,李卓.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调查与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1).
[3]王秋霞.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4,(5).
[4]孙姝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9).
[5]张金梅著.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王秋霞.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4,(5).
[7]李生兰.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4,(3).
(作者单位:何菲/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海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