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本资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应用
2016-10-21卢军伶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有意识、有计划地将非文本资料应用于课程教学当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增加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非文本资料;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既是一门历史课,更是一门高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从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在全国高校四年制本科生中,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使之与《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构成完整高校思政学科体系。《纲要》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任务。探讨《纲要》课教学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文本资料在《纲要》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学习《纲要》课是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具有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的双重特点。从学科特点看《纲要》是历史科学,从社会功能看《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对科学与民主的追求,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该课程内容体现了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它通过具体、形象、生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历史现象来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所逐步积累、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它还从发展的角度,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阐述的内容和当前青年学生思想实际联系较密切,针对性较强。因此,课程内容既要有理论的讲解,又要有生动的历史史实的描述。
课程自身特色决定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方法。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加之中学阶段学生就已经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使得“纲要”课程在内容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性,造成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这就需要“纲要”课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纲要》教学内容主要依托史料。在传统史学研究中,往往把史料归结为两大类,即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包含遗址、墓葬和遗物等在内的历史资料;文献资料包括正史类书籍,经、子、集类书籍,地方志类书籍,甲骨文、石刻碑文,外国人著述类书籍资料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此种史料分类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了,现代又多出许多新的史料形式。例如,包含有照片、录音、录像等在内的影像资料,数字化的电子资料,口碑资料及包含民俗在内的行为资料等,而且实物资料的范围也远远扩大了。我们将这些文献资料以外的影像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行为资料和电子资料称之为历史的非文本资料。在传统的《纲要》课教学上多是以讲述文献资料为主,对非文本资料除了影像资料应用较多外,其他非文本资料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挖掘和运用,使得課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地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影像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行为资料等非文本资料应用于《纲要》教学当中,期以丰富教学内容,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非文本资料在《纲要》教学中的功能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文本资料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具体开展
如何将非文本资料较好的应用在《纲要》课教学上,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及实践。在此,主要讨论实物资料、影像资料及口述资料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实物资料在《纲要》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纲要》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其实践教学就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课程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评价社会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获得这一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要学生在教师的有力引导下,在历史场境或现场考察的亲身体验中通过情感交流,激励学生的探索斗志,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集中精力进行训练。这就需要借助实物资料来实现。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历史上留下来的各种历史遗址、墓葬和历史遗物。“一般来说,实物史料被认为是比较真实可靠的,作为史学认识成果的检验形式和依据。它的发掘或发现能够纠正文献资料记载的错误,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丰富和发展正确的史学认识,增强人们对历史的实感性”。在讲授《纲要》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附近的遗迹、实践教学基地等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笔者学校所在城市南宁附近的昆仑关遗址。昆仑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战斗,1939年12月18日,国民党军队在广西昆仑关歼灭日军5000余人,取得“昆仑关大捷”。这是抗战相持期间中国军队首次取得攻坚战的胜利。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昆仑关遗址,在参观的过程当中认真听取讲解,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更进一步加深了青年学生对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理解。又如,南宁市区中山路及其附近一带的基督教堂及骑楼式建筑。据教堂牧师所讲及有关史料记载,在1906年(清光绪32年),英国医生、以马内利医药传道会EMM(Emmanuel Medical Mission)传教士祁理扶牧师(Dr.Lechmere Cliff)从桂林来到南宁任海关(时称洋关)医生,先在邕城南门外下廓街(今河堤路)租民房开设以马内利诊所,祁理扶夫妇在这里免费行医赠药、布道建立。而骑楼建筑也是在20世纪初逐渐在南宁兴起的,现南宁大部分骑楼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并在逐渐消失。通过引导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小组参观基督教堂、寻找老街骑楼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近代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文化乃至边疆地区文化的影响。同时,在中秋、国庆等假期布置考察任务,让学生收集家乡近代历史遗迹,收假上课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讲解,脱离单一教师授课模式。
通过课堂内外实践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改革与实践,采取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地方历史资源的调研,让学生通过自己实际的耳闻目睹来加深听的印象和信服。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影像资料在《纲要》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影像资料在《纲要》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在课堂上以播放视频案例、图片的形式来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影像资料能直观地再现历史,使学生身临其境穿越历史空间,增强对历史认知的效果。同时利用影像资料有助于改变纲要课程旧的教学方式,突破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在纲要教学中,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是在教学设计上的变革。教师根据《纲要》课程特点,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相关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像资料中选取与纲要的知识教育与思想道道教育相契合的视频,使之与语言、文字、图片等有机结合,集视频、音频、文字、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于一体,突以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现场感,增强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突破以往单纯文字案例教学的缺陷。
例如,将上课班级分成是个小组,布置每个小组课前准备5分钟的短片或小视频,这段视频要贴合本堂课内容,视频播放结束后就某一话题联系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如上到五四爱国运动的时候,一组学生播放了五四运动当天北京青年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向政府请愿的视频剪辑,并对该视频进行了简短的历史讲解,结果效果相当的好。通过这一形式,学生能充分体会五四运动的激烈及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了大家对课堂的兴趣。再如,利用实践课播放相关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之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在这些观后感中选出不同评论的文章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
利用影像资料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落实,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口述资料在《纲要》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纲要》是以历史为依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门课程。将口述历史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教学,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为恢复历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摆脱对历史教科书的依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从多角度了解党史、国史,有助于学生在口述历史的实践中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念。
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认为,口述歷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左玉河认为,凡根据个人亲闻亲历而口传或笔记的材料,均可称为口述史料。随着口述历史的兴起与发展,它首先被应用到美国历史教育领域。而国内学界对于口述历史教学尚缺乏足够的探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口述历史资料因其形式具有通俗、生动、形象等特点,呈现出的是鲜活的历史,能够改变以往静态的历史教学面貌,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若能将主动口述历史应用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口述历史的访谈和整理的过程中,则可以打破课堂与社会的界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历史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当然,口述历史教学对任课教师及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口述历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加以熟练掌握,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参与度,积极地参与到口述史料的收集过程当。
例如,在讲述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时,播放张学良的口述访谈,让学生了解背负着国恨家仇的张学良对于不抵抗政策的态度,从而认识到蒋介石的政策在当时已大失人心。这类口述史料可以提供很多文字资料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作为当事人,口述者的分析和态度无疑使学生理解历史又多了一个视角。又如,鼓励学生在家乡收集相关口述历史资料,在凭祥、龙州等地的学生,可访谈中国远征军老兵,让学生自行揭开历史真相,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当然,口述历史教学对任课教师及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口述历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加以熟练掌握,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参与度,积极地参与到口述史料的收集过程当中。
三、非文本资料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实效性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大学生在中小学时已普遍接受过历史教育,他们已了解较多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知识,很多大学生认为《纲要》课不过是中学历史的重复而已;第二,很多大学生认为他们毕业后不从事与近现代史有关的工作,“历史无用论”的错误认识使他们认为历史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没有多少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把这门课上出新意,在教学中体现出历史的社会学功能,使大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政治理论觉悟。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因此,将非文本资料应用在《纲要》课教学中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主,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非文本资料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采用实物资料、影像资料、口试资料等现代教学科技手段,收集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和非文本资料,不断丰富、完善相对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听课的基础上,增添“看课”的乐趣。同时,加强课堂交流的强度,实现良好的互动式教学,准确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有的放矢,将他们渴望知道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学生不再感到政治理论课是空洞无物的,以事实、史实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运用非文本资料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完善。例如,课程影像资料库的建立及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影响资料是非文本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资料库,便于教学的持续开展。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当前面临的较大困难,因为南宁市区及周边课程相关教学基地较少,如何挖掘学校周边更多实践教学基地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 贾东海, 郭卿友. 史学概论[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134.
[2] 张 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元化教学之探析[J]. 教育理论研究, 2003.
[3] 余守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4] 王 曦, 王 星, 邹树梁. 大学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1,10.
【作者简介】
卢军伶(1988—),女,广西来宾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