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以导学案为基础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16-10-21刘莉
刘莉
摘 要:在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讲练结合的方法占据着主导地位,所注重的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做题能力,没有充分挖掘学生在课堂上作为独立个体的多种潜能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导学案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就营运而生了,其真正地迎合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能力培养的需求,在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中表现尤为突出。
关键词:导学案 教育体制 初中数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03-02
导学案实际上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所起到的仅仅是指导作用,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这是一种用主动的学习模式来代替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性,也更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1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定义
导学案跟传统的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推荐作业、学习目标、梯度练习题、学习重点、师生互动设计、学习指导、学习难点七个部分,其目的就是用体现学生思维方法的导学案来代替传统的体现教师教学思路的教案。从导学案的整体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部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探究部门。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的过程。
以导学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是导学案的精髓所在,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模式,学生不在是被动的听,而是主动的学,这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并且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在以导学案为主的课堂上,根据教师精心设计学案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阅读和了解,并完成学案当中规定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疑问、见解和观点,实现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學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可以满足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求,积极地影响着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讲授解题思路和方法,而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学习,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2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2.1 学案的编写
学案内容主要包括:达标检测、学习目标、拓展延伸、学法指导、梯度训练题、知识准备、归纳总结、问题讨论、导学新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不同的知识类型,在导学案的设计方面可以略有侧重。例如,在编写解题技巧课、数学法则课或者是数学定理课、概念课等等,其组成部分各不相同,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应该突出各自的特点。总之,根据课时来编制导学案,基本上跟教师上课的步调是一致的,根据教学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课类,并同时兼顾到知识类型。
(1)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的基础,只有在学生和教师都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够找到学习的中心,学生学习围绕目标,教师教学围绕目标。这里的学习目标必须包括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个部分。
(2)学法指导。在以导学案为基础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解题技巧、数学思想方法、思维策略、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
(3)知识准备。在一堂初中数学课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既要包括即将学习的,也要包括已经学习过的,这实际上是让学生自己回答重要的、关键的内容,起到一定的复习回顾的作用。在学生接受新知识,可以降低困难程度。用旧的知识帮助学生同化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概念、新的认识,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地丰富和优化。
(4)导学新知。根据学生地特点和认知规律,组合和拆分学习的知识点,将形成的规律和建立的概念,通过不同程度的学习活动和系列问题展现出来,这条学案明显,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
(5)问题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有一定的互动活动,多角度的讨论一些难点和重点,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讨论,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的状态。
(6)梯度练习题。在学案当中要适当的做练习题,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对各个知识点的认知和应用,同时根据学生做题的反馈结果,教师可以及时的指导和矫正,并制定补偿性练习题,让学生有计划内部消化和整理,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7)拓展延伸。学生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学会解决,这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
(8)归纳总结。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做好本节数学课程的知识总结,并熟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方便掌握和记忆知识点,同时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也颇有助益。
(9)达标检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达标练习,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眼,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规律、理解规律,这是考核教师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指标,这里面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过难过多的技能训练。
2.2导学案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要兼顾教学操作程序和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充分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导学案质量的高低固然重要,但是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实施依然不容忽视。下面以“同底数幂的乘法”为例进行说明。
(1)依案导学,据案自学根据学生不同的自学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差异,在课前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自学学案。开始一堂新课程,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实验或者是导语等方法,用1-2分钟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只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鞥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同底数幂乘法的课前十分钟,下发学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知识准备的过程,复习幂的定义、乘方的意义,负数的 n 次幂如何书写,区别(-xn)和-xn等等,为学习本节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接下来创设情境,问题: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需要5×102 s,光的速度为3×108 m/s,那么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多 少?这道题就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根据导学案的内容来解决这道题,即距离(5×102) × (3×108)是如何求来的,学生通过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知晓乘方的意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获取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
(2)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在学生自学导学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各种问题,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之间的补充、切磋、批评和谈论势必会引起一定的无秩序的“混乱”,但是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教師应该学会容忍,这是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习惯,教师要把握住时间,绝不浪费时间。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对 102×104 学生会这样理解102×104 =100×1000=1000000=106, 当然也会有学生这样理解102×104 =(10×10)×(10×10×10×10)=106,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取长补短,尽可能的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层次的解决问题,消除疑点。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及时地捕捉到学生的思维疑点和思维亮点,在这节课当中,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索乘法法则,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底数和指数由数字向字母的过度。
(3)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当小组讨论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即精讲或点拨。教师在讲解中帮助学生理解前后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已达到整合提升、补充完善的效果。
3 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导学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保证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升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温富友.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7):90-91.
[2] 袁碧.探讨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J].才智,2013,(21):99-99.
[3] 薛敏.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46-46.
[4] 史志刚.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的探索[J].速读(中旬),2014,(5):238-238,239.
[5] 叶加淦.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84-85.
[6] 尹明.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学周刊,2015,(3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