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月之交》中看灾变下的忧患意识与自我觉醒
2016-10-21孙语林
【摘要】本文试着结合《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这首诗的内容,考析诗中所描写的天灾异象对诗人的影响,以及诗人在灾祸下产生的忧患意识与自我觉醒。
【关键词】十月之交;忧患意识;自我觉醒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创作于周幽王时期,作者是周幽王时期的一个小官,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诗。传世的古文献清晰的讲述了那场灾异,千年之后的我们在重温这场灾难时依旧心有余悸。
一、天灾人祸,人类忧患意识的催化剂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惨莫惩?
诗中前三段通过对日食、月食、地震、雷电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描写实际上是通过自然灾害还暗指当时统治阶级政治上的昏暗。而统治阶级正式上的无能表现,受到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周朝的黎民百姓。而处于早期社会的先民,由于对自我与世界的认识相对落后,无法形成对自我的基本认识,常常表现为物我浑然一体,人神的杂糅。所以周朝的百姓,在经历大灾难之后,往往把这种自然现象归结为是上天的神在惩罚他们。出于对外界陌生环境的恐惧与追求心理安慰保护的渴求,先民们往往匍匐于天神、自然神、祖先神的脚下,长期沉闷的宗教信仰,严重扼杀了周朝人对于国家忧患意识的觉醒。
十月之交中,诗人描写灾害的目的在于讽刺统治者王父的昏庸无道,周人以礼乐为治国之纲,讲求为人臣者,应尽辅弼君主的职份。无论是政治清明。还是政治昏暗,臣子只能助循礼,不能越礼变节,这就是所谓的人臣之义。以礼为立身之本的诗人,目睹社会的礼乐崩塌,贵族的腐败污秽,使得诗人的心里格局和内心平衡发生巨大变化。这些种种的变化,引起了诗人沉重的反思,从而产生了拯救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表现为严重的忧患意识。在大灾难在变动面前,诗人做出了对是非的判断。他没有被灾异所吓倒,一味的陷于灾变的恐慌中,而是超越了个体,去心系天下苍生。
在《十月之交》的第二部分中: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禹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诗人将批判的矛头从天上直接转向人间,借皇父之口揭露统治者再冠冕堂皇下的丑恶嘴脸。诗人不畏强权,仗义执言,敢于直视问题嫉恶如仇的刚强精神自此氤氲而生。这与当时的周朝的礼乐制度显然是格格不入的。灾害发生时的视觉上的冲击给诗人带来的不安与恐惧,地震雷电所带来的对生命的巨大威胁,极大地刺激着诗人的承受能力。诗人又看到奸臣当道,欺上瞒下,全然不顾国家百姓的生死安危。遥想当年文武王政治清平,上下齐心,而现在这些乱臣贼子即将把国家拖向灭亡的深渊。这些变化使得诗人对人的作用又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即使是天命所保佑的周王朝,也经受不了这些乱臣贼子的倒行逆施。天灾横行,人祸逆流,这些种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更加催化了诗人对国家忧患意识的深思。
但是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诗人一个人忧患意识的觉醒是远远不够的。他在第三段中这样写道: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面对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诗人不顾个人的安危,为了自己所属的周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又难逃“无罪无辜,谗口嚣嚣”的诋毁。诗人虽然清醒的看到了严重的危机,但他没有选择随波逐流和明哲保身去逃避现实,而坚定地选择了孤独一个人去抗争,站在国难民殇的风口浪尖。毅然决然的去和王朝的凋败作斗争,他呼喊着“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这句为国为家的口号,坚强的扛起了“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大旗。
二、灾变是激发人类自我觉醒的催化剂
针对该诗的具体的写作背景,探讨在灾变的环境下是不是人类的自我觉醒意识变得容易。据相关史料证明《十月之交》是周幽王时的一个朝廷小官所作,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诗。《毛诗序》认为此诗作于幽王时,郑玄认为作于厉王时。阮元在《揅经室集》中对郑玄之说多有驳辨。据天文学家考订,此诗中记载的日食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周幽王六年夏历十月一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诗中写的地震有史实记载,《国语·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三川竭,岐山崩。”
针对该诗的具体历史背景,周朝是以小邦战胜了大邦商殷,巨大胜利与王朝更替的教训刺激着周人去寻找历史性的解释。反思夏商周三代的兴亡,每一次的朝代更替都是由于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暴虐失德造成的。周人现实认识到商君的淫逸享乐、暴虐失德是导致失国的主要原因。周人吸取前朝教训,以礼乐为治国之纲,以勤劳认真、仁爱明德而得天眷顾,于是形成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政治理念。尽管还是“以天为宗”,但毕竟有了新的内容:“以德为本”。人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天的主宰,而是主动去追求它的辅佑。《十月之交》作者从描写灾难的角度出发,将灾难与政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表明人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一味的恐惧,要敢于去战胜灾难,克服困难。由此引申出在风雨飘摇的末代周王朝,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救国于水火之中的民族忧患意识。“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这里虽然没有对天命的彻底否定,但这种对于传统的神圣永恒的天命观的大胆怀疑,使得诗人在高扬忧患意识大旗的同时,天神为尊的观点发生了自然性的沉降。人类终于从宗教迷狂中走出,以饱含忧患的目光投射于历史与现实之中。在这些令人们恐惧又无法改变的灾难面前,人们开始变得理智。他们不再认为天神可以保佑他们一切。“哀今之人,胡惨莫惩?”是诗人发出的慨叹,这句话是诗人在思想上的一个转变。不再把这日食、月食、地震、雷电归结为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而归结为统治者昏庸无道不修善政的一种表现。可见此时,人们天神为尊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由“人依赖神”转变成了“人依赖人”。正是这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让人们的自我意识觉醒。让人们感觉到,不该一味的去相信神,要去相信自己,相信“我”。
综上所述,当人们遇见无法抗拒的灾难时,的确会使人类自我觉醒变得容易。人们会从灾难中获得忧患意识,会去批判统治者的昏庸无道。人们会心系天下苍生,将“我”与天下苍生共患难,实现“我”的超越与升华。安逸的环境使人们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而天灾人祸下的环境变易,则是人们自我觉醒和忧患意识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 诗经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 徐元诰. 国语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
孙语林(1990—),吉林四平人,碩士研究生学历,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