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2016-10-21白玉晗
白玉晗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型学习活动,由老师提供任务或者学生围绕某个学习目标自主探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自我学习的特点,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使语文课堂重现生机。通過介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特点和实践对策,帮助学生形成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受到广泛好评的包括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其实,这也算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创新中让学生感到新颖,让老师感到放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学效率的大大提高。同时,新课标要求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两项目标。虽然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同时也需要保证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正确认识小组合作教学方法,采用正确的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语文小组学习研究的意义
当今教育,学生的习得感受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新课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提倡弘扬人的主体性,并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使其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小组学习能够让每个成员公平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的群体中更加自然地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向其他同学学习。从初中语文的教学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分享,符合语文精神
语文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充分体现个人情感和分享成果。在这类教学中,学生的思考所得是重要的学习财富,也是学有所成的表现。因此,分享和交流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语文教学最突出的贡献。在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分享所得,交流学习领悟,更多的是对课文中的一些思想和情感角度做分析和总结。每个人理解文章的角度和思路不同,因此在交流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这种碰撞给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丰富性,不仅学生可以从中受益,在一旁的老师也能学到一些东西。这一点符合语文分享的精神,能够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2.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助,符合团队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往往一个人难成大事,而有其他人的帮助则比较容易成功。所以,团队意识非常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是这一理念的结晶。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学习成果,能够彼此帮助理解文中知识,分享好的书籍和感悟。学生在课堂上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立刻或者在课下问自己的同组同学,得到解答后还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和能力,更能培养他们帮助他人和向他人求助的学习和办事方法,奠定他们的成功之路。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监督,符合个性教育
新课标提出小班化教学的意见,主要是为了将老师有限的精力分给更少的人,这样更容易集中管理。但是,目前学生数量多,老师数量少,而小组合作则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最佳办法。将相同学习习惯或者秉性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他们可以进行组内管理,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将精力以小组为单位分散,这样组内的人能够分到老师更多的管理精力。而且组内成员的相似性,有利于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给每个小组分配不一样的学习任务,保证其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1.鼓励学生自主分组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将性格类似的学生分配在一起才更有利于学习和交流,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真正意义。但是,也不能完全依据学生的意愿,为了公平和大局着想,老师要做出合理的调整。以学生的意愿为大前提,进行分配和重组,保证公平性等。
2.制定组内学习任务,强调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最大的一个优势是有利于组内的合作探究,能够对课堂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实践学习。所以,在给小组安排学习任务时,不要仅局限于课后习题的完成上,要多做一些阅读实践的学习安排。如,让学生自主对《背影》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探索,共同讨论其中心思想,得到至少三种答案,然后在课堂上再次讨论。这样的实践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语文魅力,对他们语文学习感觉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3.完成课堂预习、复习等工作
小组学习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所以预习和复习过程都可以在课下完成,而且由组长进行质量监督,从而为课上的效率做保证。在课下及时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工作,并组内进行初步的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理解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下进行再次的组内解决。最终的难题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这样印象更加深刻,学习效果更好。
总之,初中语文是载体,小组合作方法是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提高对文字的感知和领悟使用能力,让语文魅力更加发散,才能让学习效果有更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田静.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