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2016-10-21何中福
何中福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媒体逐渐走进社会大众,由于信息量极其丰富,传递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迅速蔓延到社会不同层面中。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日渐普及化,和教育活动紧密相连,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需要客观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各种措施有效解决,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语文教学;解决措施
一、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处于小学向高中的过渡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继承小学语文教育的同时,又在为高中语文教学埋下伏笔,具备较高的综合语言实践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至关重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各种先进设备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展现了教学价值。但实际上,在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时候,运用程度、运用手段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导致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多样化的作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也影响了现代化进程速度。在网络环境下,初中学生并不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师生之间无法有效地进行互动交流,不利于优化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结合班级学生各方面特点以及教材内容,优化利用各种设备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较低,影响了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同时,师生对网络教学平台被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地进行知识共享,甚至出现抄袭问题,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地提高。
二、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优化措施
1.优化语文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学方法。以《三峡》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网络环境特点,优化设计语文教学环节,选取适宜的网络交流工具,比如,微博、BBS,优化利用自主开发网络平台,比如,专题学习网站,优化利用网络平台中关于三峡以及其他描写河流的信息资料。教师还可以把这些信息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制作成PPT课件,使抽象、難懂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眼球,使其迅速融入课堂教学中,准确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在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交流平台和教师、其他同学交流,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也能学习网络平台中提供的各种有用信息资源,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三峡》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找出关于三峡的描写,和自己熟悉地区的河流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扩展网上发表的内容,还可以评价班级中其他学生的作品并打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要结合《三峡》课文内容特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构建新知识点结构,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要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
2.选择适宜的语文素材
就语文教学而言,需要多样化的素材,而网络正好可以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素材,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选择语文素材的时候,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素材,比如,动画、音频、视频。以“背影”为例,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一些关于父子的图片、视频等,加入当下一些关于亲情的热点话题,制作成PPT课件,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语言,为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做好铺垫。此外,在选择语文素材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素材的量,不能过多,要坚持“冗余原则”,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呈现“背影”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下,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教师要正确认识并优化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课文内容为中心,结合班级学生特点,筛选出具有代表性且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料,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实行积极的网络评价方式,进行表现性评定,综合考评学生。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信息分辨能力、选择能力等,防止学生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董盼盼.浅论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6(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