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简爱》与《藻海无边》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
2016-10-21黄庆辉
黄庆辉
摘要:《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作品,而颠覆经典的《藻海无边》则是英籍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本文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作品里的女主人公的不同童年经历,不同的婚姻观和性格特点来呈现作者所塑造的截然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以期使读者对这两部经典作品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关键词:简爱;安托瓦内特;爱情;疯女人
《简爱》是19世纪中叶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而诞生于20世纪由英籍后现代主义女作家简·里斯创作的代表作《藻海无边》,则是以《简爱》为故事蓝本的前篇。两部作品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以细读文本为依托,分析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的同样不幸却存在很大差异的童年经历,不同婚姻观和性格特点,不同的结局来呈现作者所塑造的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期使读者对这两部经典作品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简爱》所塑造的女主人公简爱,其貌不扬,身份卑微,然而勃朗特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性格叛逆,敢于挑战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敢于质疑宗教,追求人格平等独立,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爱情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
《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在《简爱》里是一个被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关在阁楼里疯癫的妻子,是一个边缘角色,然而在简·里斯的笔下,这个边缘角色摇身一变成为《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梅森。和《简爱》不同的是,里斯赋予了安托瓦内特声音,并且以第一人称小说叙述者的身份出现。在《藻海无边》里,安托瓦内特是一个生长在19世纪英国殖民地牙买加的克里奥人,身处种族仇恨,文化分裂的社会里,她不仅受到刚刚从奴隶制解放出来的黑人奴隶的谩骂和仇视,更无法被殖民统治者的英国贵族所接受,一生深受身份认同危机困扰,完全被社会边缘化。有着类似人生经历的作者通过她的作品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生活在殖民统治和父权双重社会压迫下一生都无法找到安全的港湾的克里奥人妇女形象。
一、迥然不同的童年经历
简爱和安托瓦内特都遭遇了不幸的童年。她们的童年没有感受到应有的母爱和温暖。相反地,两名女性在童年时期都是由没有责任心,毫无爱心的亲戚带大的,都度过了受人欺凌,孤独悲伤的童年。简爱从小就寄居在舅舅家,舅舅死后,她受尽了舅妈一家人百般欺凌和虐待。她不停地受到她表哥里德的欺负和折磨。里德认为简爱没有权利去他的书房,更别提碰他的书或者是房间里的其它东西。里德不断的压迫,激起了简爱的反抗,她当着里德的面指出:“你这个恶毒的坏孩子!你简直像个杀人犯-,你像个罗马暴君!”[1]可是她的反抗徒劳无益,她被她舅妈关在里德先生逝世时的红房子里。
安托瓦内特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弟弟惨死,母亲后来疯癫使安托瓦内特从小感受孤独,经常受人欺凌和谩骂。一生为自己的身份所困扰,是处在社会边缘化的局外人。不仅受到了白人的鄙视排挤,还受到了当地人的仇视,黑人小孩骂她为“白蟑螂”。小说第一部分安托瓦内特以第一人称自述的笔法描述了她童年时代受人欺凌,内心充满恐惧无助的殖民生活:“我從没正眼看过陌生黑人。他们痛恨我们。他们骂我们白蟑螂,还是少惹麻烦为妙。”[2]在这里,“我们”指的是克里奥人,她使用另外一个词“痛恨”,说明了克里奥人与当地的有色人种之间紧张的社会关系。
安托瓦内特的问题在于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安托瓦内特一直把蒂亚视为最好的玩伴,认为自己可以被黑人族群所接受并友好地相处。可是当蒂亚扔一个小石头砸在安托瓦内特的脸上血流不止时,安托瓦内特才意识到她们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比于安托瓦内特,简爱所处的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相对来说是比较理性的,克制的,有秩序的。在劳伍德寄宿学校,简爱一生最好的唯一的朋友海伦彭斯因为一点小事而受到斯卡查德小姐责打;简爱因为反抗而受到了布洛克尔赫斯特的体罚;朱莉雅·赛福恩的卷发被看作是媚俗。因此,简爱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并成长为一个理性自主的女性就不难理解了。虽然简爱的童年遭遇也是不幸的,但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自小受到双重迫害的安托瓦内特无疑比简爱更加悲惨不幸。她是一个不得不依赖这个社会而生存但却被无情抛弃的殖民统治的牺牲品。
二、婚姻爱情观
简爱对待爱情是真诚的,专一的。她认为真正的爱情必须是平等的,完整的。
当作为一个家庭教师的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并发现自己悄悄爱上了主人罗切斯特后,她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对方是一个在社会上享有显赫地位的贵族人物而显得畏缩,逃避和自卑,而是依然勇敢地去爱。她渴望爱,但是她从来不乞求爱,也绝不会因此委曲求全。在她看来,每个人在精神上人格上是平等的。她有一段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难道就因为我穷,卑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吗?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灵跟你的一样丰富!……因为我们是平等的!”[3]
在简爱与罗切斯特举行她们的婚礼上,当简爱发现罗切斯特还有一个合法的藏在阁楼的疯了的妻子后,感受到欺骗和侮辱的她,选择了离开,去寻求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况且简爱也绝不会答应成为罗切斯特的情人的。因为她追求的爱情必须是完整的!她的出走让我们看到她的不平凡和伟大之处,向人们呈现她把人的尊严视为高于一切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当牧师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她毅然拒绝了他。因为她心里仍然爱的是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在简爱看来,牧师并非真的爱她,他爱的是上帝。
相比于简爱,安托瓦内特对待自己的婚姻缺乏自己的主见。当她的婚姻出现问题时,更是优柔寡断,选择屈服顺从。这是殖民统治迫害的后果。长大以后,安托瓦内特在继父梅森的一手操办下,嫁给了来自殖民宗主国大英帝国的白人绅士罗切斯特。结婚后她一门心思想和丈夫过好日子,融入英国贵族式的生活,以此摆脱身份认同的危机。然而,那个让她依恋依赖并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丈夫与她并没有爱情。他不愿为她付出什么,无法给他的克里奥新娘带来安全感,他所看重的仅仅是她3万英镑的丰厚的陪嫁和她的肉体。除此之外,他把她看作与他的生活方式和品位格格不入的陌生人:“我并不爱她,我渴望得到她,可那不是爱。我对她没几分温情,她在我心中是陌生人。是个思想感情方式跟我那套方式不同的陌生人。”[4]
由于两人不同的出身和生活经历,罗切斯特与安托瓦内特之间精神上并无共同语言,各自都无法理解和接受对方的生活方式,面对丈夫的日趋冷漠和公然的敌视,仍然想通过肉体的欢愉来挽回已经他们岌岌可危的婚姻,可是这更令罗切斯特反感。罗切斯特对安托瓦内特所表现出来的情欲十分厌恶和鄙视:“她渴望着任何人的爱,她真是个淫荡又不知廉耻的女人!”[5]
安托瓦内特从来没有想过从这段不般配的婚姻痛苦中解脱出来。她本应该去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财产,正视现实,找回自我存在的价值。当克里斯托芬鼓励她要离开丈夫去寻求自身的解放时,她退缩了。童年所经历的那种孤独无助和恐惧折磨着她,使她无法鼓起勇气面对未来。当她选择顺从和忍受,就意味着她已经失去了自我,无法独立主宰自己的命运,受人控制了。这也预示了她最终的悲惨命运。正是这一不同的性格特点,区别了她与简爱最终不同的结局。
三、注定的结局
在《简爱》里,当最终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一把火烧了桑菲尔德庄园,罗切斯特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身体残废,双目失明。但是简爱并没有抛弃他,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他身边。虽然简爱在这时意外地获得了一笔遗产而成为富有的女人,身份地位已经改变的简爱依然义无反顾地勇敢回到了她深爱的人身边。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出了牺牲,她认为只要彼此相爱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了。这说明了简爱坚持对爱情的那份初心,更证明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是执着的,纯洁高尚的。历经磨难,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简爱得到了童话般完美的结局。
在《藻海无边》里,接受过维多利亚父权思想教育的罗切斯特认为他的妻子疯狂,淫荡。因为他的妻子与他所谓的女性道德标准是格格不入的。当罗切斯特收到丹尼尔的“告密信”后,他便以此为借口变本加厉地排斥,报复他的妻子。他当着妻子的面與黑人女仆艾米莉苟合,这种公然的背叛对于安托瓦内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使她彻底对他们的婚姻绝望!从此她便自暴自弃整日沉溺于酒精之中,成为疯狂的妻子。
当罗切斯特把安托瓦内特带回英国并把她当作“疯子”秘密幽禁在阴森的桑菲尔德庄园的阁楼后,与世隔绝的安托瓦内特存在的根基已经被连根拔去,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摧毁安托瓦内特的地域认同和精神认同感,罗切斯特杀死了她。”[6]最终阁楼里的“疯女人”一把火烧掉了象征着父权世界的桑菲尔德庄园,安托瓦内特也在熊熊烈火中解脱了自己,重新找回了自我,找到了自己最终的归宿。
四、结语
一个不断抗争,追求人格独立的维多利亚妇女形象和作者的社会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而一个殖民统治下讲着疯癫话语的克里奥人女性形象也是作者简·里斯自身遭遇的具体体现。
尽管《简爱》和《藻海无边》两位女主人公抗争命运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她们敢于追求真爱,实现自我的精神是一样的,都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作为女性主义斗士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英]夏洛特·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英]简·里斯.陈良廷,刘文澜译.藻海无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英]夏洛特·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英]简·里斯.陈良廷,刘文澜译.藻海无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5][英]简·里斯.陈良廷,刘文澜译.藻海无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6]James,Louis. Jean Rhys[M]. London: Longman,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