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远山区寄宿制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2016-10-21李艳琴
李艳琴
【摘 要】中学教育工作是培养和造就学生人生的起点。而班主任对于学生尤其是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可以促使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为其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笔者对偏远山区寄宿制中学中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进行了浅析和思考。
【关键词】寄宿制中学;偏远山区;班级管理;班主任
笔者所处地区为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偏远山区,为了有效对教育资源整合,全县按照地域将初中整合为大片区中学,近几年,由于农村进行撤点并校,相续建立起了寄宿制學校,寄宿生由于亲情缺失造成的学习问题、道德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生活困难问题、心理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就要求寄宿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从原来的学习教导者、管理者、督导者转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引领者、生活的导向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亲情教育的代替者,既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又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和玩伴,努力为寄宿制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消除其成长隐痛。
1偏远山区寄宿制中学班级管理中的现状及问题
在通常的教学实践中,班主任所教科目大多数是主课,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对所带的班级负责,处理班级中发生的各种常规问题,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应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而这种情况在偏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越发明显,班主任扮演的是一个全面管理者的角色,事事管,样样管,处处管,工作时间的无边界,承担责任的重大,是的班主任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与之相反,学校里的任课教师只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对于班级工作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可以不问不闻,久而久之,教师的教育功能被逐渐退化,日益演化成一个教书匠的角色。
2如何更好的进行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
2.1培养寄宿制班主任的各种素质
当前,寄宿制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加之学校对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多,这就使得班主任从早到晚陷入繁琐的学生事务中不能脱身。寄宿制不仅给学校管理带来许多问题,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为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寄宿制班主任不仅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素质。
2.1.1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偏避山区农村学生分布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此都是寄宿在学校中,衣、食、住、行、学等都在学校,24小时的全天候管理,使班主任没有空闲时间,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量巨大;此外,农村寄宿制学校工作环境艰苦、师生生活条件差。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寄宿制班主任必须具有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1.2努力打造全方位多面手能力
寄宿制学校须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住宿等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班主任不仅要认真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义不容辞当好保育员、安管员、卫生员、服务员、监督员、守门员,在生活上关心每个学生,在困难上帮助每个学生,在疾病中关爱每个学生,在心灵上喜欢每个学生,做一个“多面手”、“万能人”。
2.1.3随机应变能力
班主任需要敏感、迅速,准确判断和灵活、机智、巧妙处理学生管理问题的能力。时时刻刻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心理脉搏,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难以预料的临时处置问题。
3关于寄宿制中学未来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思考
3.1推进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
推进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变班主任一人负责制为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班级教育小组成员实行“1+N”模式,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寄宿制学校中的生活教师、学生班长、家长代表组成,并且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所有任课教师和生活教师全部进入班级教育小组,班级不再是班主任的“私人空间”。改变了原来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的局面,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也从管理的客体成了管理的主体,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班主任转变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任课教师转变为班级管理的责任人。使得任课教师不仅懂得如何教学,也要知道如何育人。班级教育小组制作为一项基础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生事物,从转变教师角色的意义上来讲,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2拓宽寄宿制班主任的角色
做学生健全人格的领路人和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寄宿制学生因亲情缺失、管教不力,往往存在自私、冷酷、孤僻、懒惰、胆怯、纪律性差,或抗性、攻击、为所欲为、缺乏自尊自信、责任感和应变能力,或承受挫折力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心理异常症状。这些异常心理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还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需要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心理异常症状,运用一定的心理疏导技术,帮助学生克服异常心理,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从感情上俘获学生的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向健全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