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6-10-21程斌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思考初中数学

程斌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探索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进行教学实践,时刻关注教学理念的新动态,与同行优秀的人才进行交流,以便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技能,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谈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能力;思考;监督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案例引入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丰富多彩的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图形,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此外,数学是和实践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升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实际生活案例导入课堂,缩短理论与学生理解能力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思考

1.教授学生学会听课。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原理,还要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学生习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传授学生进行高效预习的方法,即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到困惑的点画出来,作为上课时重点听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听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或者是疑难的地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还能够根据教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方法的调整,从而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给予学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加深刻和灵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时,学生需要通过其定义来判定图形是否平行四边形,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消化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并能够灵活运用,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教学过程中,支持学生大胆提问、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提问。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能够开启学生探索之旅的大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敢于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和问题,体现出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进行了分析,说明学生在认真听讲,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提问,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问题,混淆勾股定理适用的前提条件,即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才具有意义,而只有符合勾股定理才是直角三角形。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勇于提问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例题解析来训练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便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探索同一题目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从繁杂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证明”时,教师要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问题的解决,从题目中发现条件,培养学生探索条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五、给予学生自由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主导作用。许多教育家认为“学生自己也可独立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對学生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并对传统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给予了尖锐的抨击,认为"纪律则是通过自由而来"。的确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就应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踊跃交流,我的尝试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的条件和机会,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索问题。同时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思维活动。如:我出示是非题: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先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然后用手势作出判断,我不直接分析或简单宣布答案,而是请小组内有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辩论,互相说服对方,然后再一次手势判断,最后请学生说明思路。这样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例如:在Rt△ABC与Rt△ADC中,∠B=∠DAC=90°问增加什么条件能使△ABC与△DAC相似。这一题目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学生的讨论、比赛、归纳中出现了二十多种增添方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高峰和创造的兴趣。

六、结语

探索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大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建议营造积极的探索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拓宽解决问题的途径。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思考初中数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