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2016-10-21唐紫莹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管理高职

唐紫莹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对高职教育认可度较低、自我约束力差、缺乏进取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且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守旧、缺乏专业教师,已经不能适应高职学校发展的需求。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责任感。本文将针对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学生管理

一、关于赏识教育概述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马斯洛需求理论也告诉我们,人除了生理、安全这些最基本的需要外,还有对尊重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赏识教育对正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优点进行欣赏和赞扬,以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动机、兴趣、意志等,激发其创造性。赏识教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并顺应学生的心理成熟过程,以激励、信任、宽容、尊重作为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二)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赏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尊重,这是人性中本质的需求,而尊重的前提是爱,所以爱是赏识教育最本质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抱有爱,才能从心底去赏识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只有首先学会对学生有爱,才能进一步学会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才能抓住教育的本质。赏识能够促使成功。教育者如何对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如果教育者对学生持尊重、赏识的态度,那么学生也会回报这种尊重和赏识,以充足的干劲和满怀的信心去实现教育者的期望。反之,如果教育者对学生持抱怨贬斥的态度,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对教育者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做事情事倍功半。赏识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赏识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方法,它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允许学生失败。赏识教育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不断正面强化其优点,使学生的闪光点逐渐扩大,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1]。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表明,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重新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标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高职学生面临更多的外界压力,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承受的压力无法得到排解,更无法转化成内在动力,这样会使高职学生更加丧失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自信心的丧失使得学生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自控能力下降,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而实际上,高职学生并不是没有人生目标,只是人生目标没有得到认可,在高职教育中他们找不到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机会。所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高职学生管理中,从尊重出发,去肯定学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赏识教育允许差距的存在,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是以学生的闪光点为标准,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激发内在动力,以满怀的信心去实现目标。因此,实施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改变原先以成绩为主的评价观念,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正视自身优点,然后把学生的优点扩大化,促使学生把优点发扬光大,以达到目标。

赏识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职业观。目前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普遍认识不清,对自身定位不准,赏识教育能够通过不断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走出对高职教育的误区。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把专业课程的广阔前景对学生进行讲述,使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对学校乃至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形成积极的世界观。

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活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求学生要独立发展。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难以实现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转变,常常会出现迷失方向的茫然感。而高职学生更容易陷入懈怠、松散的状态。针对这种状况,实施赏识教育时要认真听取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深入了解并理解他们,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个性。在理解、欣赏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自我约束的教育,鼓励学生相信自我、挑战自我、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严于律己的良好习惯[2]。赏识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赞扬的语言,也可以是鼓励的目光。高职院校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关注到每个学生,尤其是缺点比较明显的学生,更需要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通过赏识,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很大激发,促使学生在“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更加自觉地顺应学校规则的约束,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自尊心是自我约束的前提。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会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自我控制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强。

结 语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要密切关注,除了平常通过赏识不断增強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外,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要心中有数。例如,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会因基础差而产生丧气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个别鼓励学生,还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往往能够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收获出人意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超.赏识教育与挤压成材——民办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方法浅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2]宋铁.“赏识”教育与学生的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议[J].考试周刊,2011.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学生管理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