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6-10-21娄艳德
娄艳德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深化素质教育,是每个教育部门都应重视的。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的各个教育环节都不能忽视。小学数学学科也不能例外。教育要从当前出发,从实际出发。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 课堂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小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素质教育。小学数学大纲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单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更多的在教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这样课堂充满了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体现了素质教育。
1.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应变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必须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对学生进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的启蒙教育
在整个数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很多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如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或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的启蒙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从生活中的数学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加减乘除,认识物体,学会判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理想象,认识几何图形,学会统计等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问题掌握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4.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历史。在我们小学数学课本中也收入很多生动的素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有关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向学生介绍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及他们的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从古至今数学家们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老师在这方面起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只有提高素质教育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那种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结构模式仍然主宰着课堂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入手。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让课的时候都会存在老师一直讲,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在很多时候教师都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较困难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些基本问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育,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益。学习的过程就是大脑活动的过程,孩子们的一切感知都是通过人的各种系统反映给大脑,大脑又再指挥人体器官进行各种行为。心理学家梅里把脑的活动比做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我认为这种比喻非常恰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老师来培养的。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动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2.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数学知识还应教会学生采用正确地学习方法、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应变能力。引导学生由“我学会”变为“我会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3.在课堂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是一具动态过程,在40分种内很可能会碰到一些在备课中考虑不周到的问题,或碰到在前一个教学环节中遗留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方面的偶发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反映情况对教学环节作出适当的调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程序。课堂上反馈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三次集中反馈。一是在讲解新知识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二是在半独立作业时,评价学生作业结果;三是在独立作业时,全面掌握学生所达到的水平。通过这三次集中反馈,取得学生学习状况的第一手材料,就能及时订正作业、个别辅导乃至调整教学程序。此外,还要注意对教学时间的控制。一节课必须合理地利用好这40分种,细致考虑每个环节。灵活地、创造性地设计每节课的教学,使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果,为提高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