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聪人风俗习惯研究

2016-10-21胡新洋莫培仙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风俗习惯文化冲突

胡新洋 莫培仙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普洱市镇沅县者东乡苦聪人的生活聚居地,走访村寨里的长者,全面深入了解苦聪人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苦聪人的风俗习惯做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苦聪人;风俗习惯;传统与革新;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据史料记载,苦聪人祖先隶属于古氐羌族部落,由于某种不可知的原因迁徙至云南滇池湖畔,公元10纪以后,其中一支拉祜黄苦聪沿着哀牢山和无量山南下迁入镇沅、金平、新平等地区,最终进入哀牢山的茫茫林海里繁衍发展。全世界有苦聪人8万多人,其中东南亚地区4.7万人,美国加州0.3万余人,中国3万余人,。镇沅有1.5万余苦聪人,占全国苦聪人总数的50%多。

在巍峨起伏的大山深处苦,聪人凭着顽强的意志,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历史,演绎着自己神秘的民族风俗习惯。

二、苦聪人的风俗习惯

(一)苦聪人族种起源神话传说与图腾崇拜

苦聪语“果”翻译成汉语就是数词“九”之意;“挫”翻译成汉语就是“人”的意思。传说天人啊补厄裟么的小儿子勒地拔,从小养尊处优受尽宠爱,做事我行我素,长大后判逆成性不执行厄裟的天条律令,被厄裟逐出天宫,发配到地球,从此开始独立生存。为了记住自己的来源,他就自称“果挫”,其意为“九重天上来的天人勒地拔”。

苦聪人是个原始自然崇拜的民族,认为万物都有神灵,都应该敬重。在图腾方面也出现多物图腾。最有认同感的当数“猫鱼图腾”。

猫鱼图腾的内涵:鱼小姐与勒地拔本来是一对幸福的夫妻,被天神拆散后天各一方不能相见,鱼小姐对勒地拔日思夜想,天天在海龙宫中流泪,泪水撒落在地球上,变成雨水,孕育地球上万物生长。猫解除果搓热的灾难,消灭了鼠精,但由于不小心逃走了一只,今天地球才有老鼠存在。猫回到天宫,还惦念着那只老鼠,怕那只老鼠还会继续危害人间,为了勒地拔惹能找到那只老鼠,猫变成太阳,照亮着地球。所以今天地球上的老鼠,白天在洞里躲藏,不敢出来,只有晚上才敢出来觅食。

(二)苦聪人的“万物皆有灵”

苦聪人认为世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阳间,即人间世界,另一个就是阴间,即人或生物的灵魂出壳后变为鬼神生存的世界。苦聪人认为,生物在这个世界消亡了,就到另外一个世界上存在,即阳间消亡的灵魂就到了阴间,而且这些亡灵在阴间随时都在关顾阳间的亲属,也随时会要点祭品,所以世界上有生命的生物,一旦在阳间消亡后必定在阴间存在,也会关照人间,更会损害人间,因而都要敬献他们。于是就认为人间万物都有神灵,都应该敬献,否则神灵害人无法抵挡。万物皆有灵的观念就这样产生了。

(三)苦聪人的民居

岩洞栖居是苦聪人最早的栖息地。随不同的狩猎地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可以遮风蔽雨的地方。鸡宗屋是苦聪人脱离游牧狩猎到定居之间的一种原始房屋。鸡宗房是仿照着大黄土鸡宗造起来屋子,酷似鸡宗的房屋造成后,确实要比钻树洞,树头上架窝居住好多了。

(四)苦聪人与茶的渊源

鲜叶竹筒汤: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饮茶方式。过程是:采回鲜茶叶—洗干净—放进竹筒里—加上水放在烈火上炙烤竹筒—水开取出—倒入竹碗里即可品尝饮用。

大锅茶:是一种大众茶。大铁锅里倒入适量的水—放入适量干净的茶叶—生火烧开便可供集体饮用了。

咀嚼生茶:是外出做活时解渴去暑的简便方法。选择肥嫩的二叶一芽茶梢几枝采摘下来洗净,放进嘴里慢慢地细嚼,可以体味到野生叶所特有的茶味。

糊米糖松茶:是一种药茶。土罐中装入茶叶、红米烘烤至五成糊时冲入开水翻腾三滚取出,用松明子破开一端,夹入红糖片点燃火,让熔化的红糖和松明子中的松节油一起滴进茶汤中,继续煮沸三滚倒入碗中趁热喝下。可解百药不治的痢疾病。

糖茶:是讨亲嫁女专用茶。先将茶叶烤香放入茶壶再加入红糖即成。新娘到新郎家当晚,在新郎和伴娘的陪同下去正式认亲的专用茶。

祭祀茶:是“苦聪人”信奉万物皆有神灵的原始宗教信仰。“苦聪人”不管是祭神,还是送鬼,都少不了五样东西,即谷物、酒药、盐巴、酒和茶。“苦聪人”认为这五大要素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

(五)服饰文化——蜘蛛衣

独具特色的蜘蛛衣是果搓热为遮羞御寒所编织的原始衣服。制作原料是花蜘蛛的蛛网,将无数的蛛网粘在一起就行了。苦聪人的服饰也比较简单,妇女用藤皮作发箍,上缀白银、贝壳和铸币之类做饰物,喜欢佩戴手镯和珠子;男子佩戴兽角是擅于狩猎和勇敢的象征。

(六)拜桥亲家

苦聪人还有拜桥亲家的习俗。苦聪人搭桥认“亲家”的日子,是根据孩子出生属相的生辰八字来确定的,一般选择在“属龙”、“属马”、“属狗”的日子。选定搭桥的日子,主人家就要带上拜寄“干爹”的孩子,一只刚刚啼叫的大红公鸡,以及锅碗、油盐、香火等祭祀物品,到需要搭桥的地方。搭上新橋等待过往的行人,第一个经过这里的人便是这人的“干爹”。就是拜桥亲家。

(七)生生不息的火塘

火与火塘跟苦聪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历史紧密相关。家里一般都要设三个火塘,一个供煮饭用,一个供长辈烤火,另一个是接待客人或自家儿女们用的火塘。火塘摆设很简单,一般只有一口锅,一把铁铸三脚,没有三脚的便用三个石头支起来当三脚用。

(八)供奉神灵

苦聪人信仰自然神灵。他们信仰的神灵主要有羊神、猎神、雷神、土地神、仓龙神(谷神)等。养羊的人家供“羊神”,认为羊群发展的好坏是“羊神”在起作用,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祭“羊神”活动。猎手要供“猎神”,并随时杀鸡祭献“猎神”,祈求捕猎顺利长年丰收。农历6月24日,苦聪人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田地里杀鸡,祭献“土地神”,祈求土地显灵,保佑来年粮食丰收,人畜无灾难。苦聪人的“仓龙神”(谷神)供在楼上的中挂旁,“谷神”作怪时要杀鸡祭献,祈求“谷神”保佑,粮食满仓。篾达拉神,苦聪人祭拜自己亡故的父母用“篾达拉”(用竹蔑编成),俗称“篾达拉神”,供在当家人寝室内床头上方,长期摆放两个碗。

三、苦聪人生活的两难选择

苦聪人是从大山里出来的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无量山、哀牢山的原始森林里,由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愚昧落后和陈腐的传统观念使得他们一度难以接受外部世界的新变化,更不能适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苦聪人基本上是没有读过书的,文化知识十分落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是文盲,不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锄草,种一山坡收一萝萝,生活意识停留在原始社会的平均观念上,有肉同吃、有酒同喝。只会用树杈盖房子,人畜同居,不洗脸不洗脚,生病不去就医靠晒太阳治疗,听天由命。甚至到了发放国家救济粮食、物品都不愿去拿,要人给送到家里去。于是有相当一部分苦聪人又扶老携幼,拿起原始打猎的火枪回到深山老林里去了,不愿意留在条件较好的坝子里。苦聪人的生存状态一度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当时的温家宝总理亲自过问,划拨苦聪人扶贫专款,用作为苦聪人盖新房,建学校,实施异地搬迁扶贫,实施温饱工程,使得苦聪山寨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有苦聪人的地方就存在着文明与落后,教育与无知,科学与迷信,保护与毁灭等等的矛盾冲突。通过扶贫帮助苦聪人的思想意识虽然有了巨大的转变,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苦聪人这种意识与现实的两难处境,如同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设置的两难,无结论的双层结构,伴随自然、原始、落后的是淳朴、憨厚、贫穷、悠闲、生态和回归:而伴随着文明、科学、发达的是自我、狡诈、污染、雾霾、繁忙、拥堵和局限。这里面面临着选择上的巨大陷阱,其中的价值取向充满许多禅意的智慧。

四、结束语

总之,置身于苦聪山寨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受。自然风光旖旎神秘、人情风俗朴素自然,让人有一种脱离尘世之后的快意之感。品山水娱性情,阅民间习俗则是融入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享受人文风采的熏陶。现在苦聪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正在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有理由相信苦聪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镇沅县志办主编.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教育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5,9.

[2]镇沅县志办主编.者东乡志[M].普洱印刷厂印刷,2013,5.

[3]郑显文.深山苦聪人[M].南京:普洱印刷厂印刷,2013,9.

[4]顾江主编.文化产业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8.

[5]王沛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5,6.

[6]施惟达.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之我见[J].云南民族艺术研究,2004,2.

[7]李炎.文化实现产业化的可能及途径的理论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3,5.

[8]施惟达.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M].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國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文化冲突
从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看中日文化差异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书刊出版中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表现及对策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文化冲突”让日剧很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