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要学会“变脸”
2016-10-21周海燕
周海燕
班会课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的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灵活的教育时间、严谨的内容设计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班会课的形式直接影响其效果,因此,班主任在组织时一定要根据主题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
一、“借题发挥”,在交流中碰撞情感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适时抓住各种时机开展交流式主题班会,“借题发挥”提高他们的认识。有一次,作为班主任的我对两个学生的座位作了调整,事后有不少同学提出了换座位的要求,而且多数是成绩较好的同学。由此,我布置了“由座位说开去”的主题班会,并列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问题,要求人人都要写发言提纲。我提出的问题有:如果你来编排座位,你将怎样满足人人都渴望理想座位和理想的同桌的需要?我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哪个更重要?你知道怎样珍惜同学之间的缘分吗等等?班会以后,学生们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白了集体的兴旺是每一个同学学习利益的保障。此后,不仅再没有同学要求换座位,还有些学生积极要求和成绩较差、纪律较差的同学同桌,以帮助他们共同进步。班级管理中会出现各种状态,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开展交流式班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使主题班会发挥出多种教育作用。
二、秀出自我,在展示中建立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成功的经验可以使儿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经常获得成功的儿童具有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等特征,这些特征又保证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班主任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展示性班会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爱好、成果,如书法、绘画、剪纸、唱歌、舞蹈、武术等等,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多人合演,重点在于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以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合作、团结进取的精神。
三、唇枪舌剑,在辩论中明辨是非
针对学生易混淆、理解不深的问题,或学生感兴趣、平时议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可组织专题辩论式主题班会,让班内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并允许其他学生发表意见。例如,班中学生最近攀比名牌服饰,组织“会穿着”辩论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辩论了解真正的服饰美并不在于穿名牌。也可以开展“上网的利与弊”、“双休要不要参加辅导班?”“父母的话该不该听?”等辩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的世界观。
四、你追我赶,在竞赛式中激发斗志
小学生都喜欢竞争,同时好胜心强,为此,可以组织竞赛式主题班会。在竞赛中,融入哲理性、知识性或判断社会热点问题的是非性。可以是书面的,如《安全知识竞赛》、《科学知多少》《法律知识竞赛》等。也可以是操作性竞赛,如“我是小巧手”,让学生进行叠衣服、排桌椅、整理书包的比赛, 这种班会,班主任要确定和选择竞赛对手,使其有代表性。同时,要动员和选派平时不太活跃的学生或不太关心集体的学生做竞赛的主角。在准备过程中,应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发动得越广泛,效果就越好。
五、结合时事,在纪念中忆苦思甜
纪念性的主题班会主要指对历史事件和名人的纪念,对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庆祝等。它有明确的主题,教育内容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时机。因此,可以根据节日的特点举行一些纪念式的主题班会,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六、创设情境,在模拟中感受教育
模拟式主题班会是模拟一种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学生出现矛盾后,班主任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重新模拟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换位扮演,既能很好地化解矛盾,又可以更好地教育其他学生。又如为了教育学生理解父母,可以模拟家庭生活,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种形式能够亲自体验,換位思考,从而受到感染和启迪,提高了主题班会的效果。
七、邀请代表,在咨询中释疑解难
围绕某个教育主题,邀请专家,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为学生做专题报告,释疑解难。比如,针对不少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邀请派出所的校外辅导员在班会课上做一次《我看交通规则》的报告,向学生讲解交通事故中一些血淋淋的案例、统计违反交通规则的人数、记录违反交通规则的类型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紧迫性认识。采取讲座型的班会一定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和渴望解决的困惑来选择,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主动性。
八、身体力行,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实践体验式主题班会是将主题班会的召开与系列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的道德实践活动。比如,针对“生活废水增多,请节约用水”这个问题,先组织学生记录家中的用水量,和家人商量节水的措施后,在家中实施节水行动,再记录节水后的用水量,进行对比,看节约了多少水,最后让学生交流好的节水经验,延伸到学校生活中的节水行动,大家互相监督,巩固教育效果。学生从实际生活和行动中体会节水、做到节水。上好实践体验型主题班会,前提是实践,重点是体验,落脚点是班会前的准备活动。没有实践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情感的激发,也就没有感悟,因而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这些都必须以准备活动为载体来实现,由此可见,班会前的准备活动是上好实践体验型主题班会的基础,课上的活动是对准备阶段系列活动的总结和升华。
主题班会的形式很多,每次班会也不是只能使用一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它的教育性,然后根据主题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以达到“规范学生行为,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育人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