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6-10-21宗文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宗文娟

【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全麻,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后,在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室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知晓,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的方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管复合全麻;腹腔镜手术;应用观察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每组各4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分别是45例和35例。ASAⅡⅢ级,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患者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5.6±3.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1.6±4.2)岁。经过对比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针对行腹腔手术患者,术前:1)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胸片等);2)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3)监测患者体征变化(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对照组:面罩吸氧——麻醉诱导(芬太尼 2.5μg/kg、咪唑安定0.05mg/kg 、 异丙酚1.0mg/kg、维库溴胺0.1mg/kg——气管插管——维持(异氟醚(1.5%)、间断静注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胺(0.04mg/kg))。另外,注意对患者进行机控呼吸(接麻醉机:氧流量(2L/min),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为13 次/min左右,吸呼比为1:2)

观察组:1)胆囊手术和阑尾手术采用不同的穿刺点硬膜外穿刺(T89、T10 /11);2)向头置管3厘米注入2%的利多卡因 3毫升试验量;3)追加量(5分钟后);4)全麻诱导(同对照组)。注意术中维持全麻药量。

1.3 评价指标

1)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室时间;2)术后疼痛评分;3)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20.0对资料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通过(%、x2)表示并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室时间比较

对照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多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皮肤瘙痒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现代临床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因切口小、创伤轻、易承受、恢复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1]。在行腹腔镜手术中,气腹会使下腔静脉及腹腔内脏血管受压,从而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极易形成低氧和高 CO2血症。若患者伴有其他病症,必将影响手术效果。因此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非常关键[2]。

一般而言,在临床上,行腹腔镜手术时,以全麻方式实施麻醉来确保患者充分的肌肉松弛和平静的呼吸。全麻的优点在于:1)能避免低氧和高 CO2血症发生;2)短时间内患者意识和感觉可完全消失[3];3)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全麻也存在一些缺陷:1)可控性不好;2)进入血液后,排除难;3)过多地依赖于肝肾功能;4)有抑制呼吸循环的作用;5)基于全麻无法有效阻断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传导的特征,致使其难以防治CO2引起的不良反应[4]。近年来,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得到了广泛性的认可。作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以阻滞交感神经传导各种非生理性刺激至低级中枢的方式,不仅有效避免了术中应激反应过多的现象,而且有利于稳定心率、减少心肌损伤[5]。同时,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发现,应用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的患者的麻醉恢复较快。本文也就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对照组(全麻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多于观察组(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惡心呕吐、低氧血症、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的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采用椎管内麻醉复合全麻对行腹腔镜中、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室时间,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鲍瑞军,王建波.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麻醉及相关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01):3031.

[2] 张立冬.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2,26(06):278280.

[3] 黄金凤.地佐辛伍用咪达唑仑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02):130133.

[4] 牛敏,耿立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麻醉管理[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03(02):113114.

[5] 张庆超.气管内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5,28(02):397399.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90例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技术治疗腹部闭合伤小肠破裂诊治分析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及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