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2016-10-20张华星龙金凤

学理论·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张华星 龙金凤

摘 要:武陵山民族地区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居、资源丰富、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于武陵山民族地区打赢扶贫攻坚战,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武陵山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33-02

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要广大人民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大众化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其大众化、本土化、民族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武陵山民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也是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走廊,自然资源丰富、文化资源也很丰富;但武陵山民族地区又是国家新一轮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1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武陵山民族地区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武陵山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1.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来武装和教育民族群众,使之逐步信任、认同、接受并指导其实践的过程[1]。

民族地区作为一个特殊场域,不管是在地理区位、环境资源,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信仰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要在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必须要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实现本土化,使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能够认同、接受,并自觉运用于生活生产实践,才能取得实效,获得生命力。

2.武陵山民族地区概况

武陵山民族地区位于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交汇处,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俗称“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

该地区涵盖7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四千万左右。①区域内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根、民同俗,经济同类、文化同质,资源禀赋相似、经济结构趋同、发展水平相近;是一个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同一性较强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时还是一个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3.武陵山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紧密相连的,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武陵山民族地区进入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关键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党的政策方针。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生活的提升。

因此,武陵山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党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民族地区和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方针来武装和教育民族群众,使之了解、接受,并能够结合实际外化于生产生活实践,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道路。

二、武陵山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武陵山民族地区需要科学理论的进一步指导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要想让人民群众接受并运用于实践,就必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陵山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武陵山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及现实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及程度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差距,由科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指导的动力强度也削弱很多;因此,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普及,加快强度更大、范围更广、效果更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2.武陵山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武陵山民族地区由于起点低,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及扶贫规划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总量获得较大提升;但社会各阶层也出现了分化和调整,彼此之间的利益、文化冲突进一步加剧。这些现实问题由于涉及多个领域[1],复杂且难度较大,传统的经验做法已经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现行的政策方针来统领社会意识形态,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调节和整合作用,来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这对于作为国家确定的新一轮扶贫攻坚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主战场的武陵山民族地区来讲,具有生命线一般的重大意义。

三、武陵山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1.结合武陵山民族地区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但又高于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要为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广大民族群众普遍认同、接受就需要理论工作者结合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实际,特别是民族文化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民族群众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最大限度的通俗化、民族化,以提高武陵山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2.不断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更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讲,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知识,还要有能够快速准确领会和掌握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和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大政方针,并及时做出反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政策,一方面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度,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为本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实实在在的理论支持,为武陵山民族地区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提供真真切切的政策支持。

3.創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方式

一是要大力推广普通话。武陵山民族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三十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接近50%,所使用的民族语言也有很多种,同一民族因地域不同又有不同的民族方言,不可否认这正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但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讲,这无疑会增加很大的难度。随着区域经济的开放与发展,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相对开放的地区,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要好一些;有些交通条件不便,环境相对闭塞的山区,甚至整个寨子都没有人会说普通话。这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直接的消极因素。因此,武陵山民族地区在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必须要更加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同时还要加强双语民族干部的培养。

二是宣传内容具体化。对于武陵山民族地区来讲,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必须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如何确保宣传普及效果,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的民族群众理解和接受并自觉地指导实践?笔者认为在宣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具体化,效果将会更好。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在乡镇、村寨道路两旁的房屋墙壁上看到一些口号式的宣传标语,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这些标语没有错,可如果你去田间地头问那些群众:“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可能他们只会摇头,宣传效果远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更为贴近群众。所以,武陵山民族地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多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高千.近年来学术界对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评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
坚持绿色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