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向学生亮出“软肋”

2016-10-19万福建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软肋小脚木兰

万福建

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综合体,教师也不例外。明明知道说谎不好,有时在学生和同行面前,还会死要面子。

那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在上公开课《木兰诗》时,当着许多听课老师的面,一位平时很爱思考的学生向笔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虽然感人,但是,一般来说,古代女子是要裹脚的,所谓“三寸金莲”指的就是这个。倘若真是这样,小脚的木兰还能驰骋疆场吗?

我一时语塞,备课时还真疏忽了,一下子惊慌起来,甚至有点“恨”这个出我洋相的学生。面子,请给我一点面子好吗?我用目光悄悄地恳求学生。

老师不是“百科全书”,更不是圣人。课堂上遇到回答不了学生问题的时候,是“语焉不详”地搪塞,还是“理直气壮”地训斥?

其实,我们平时就出过类似的洋相,多半是因为自己死要面子造成的。说白了,任何人都不可能知晓所有问题的答案,何况我本是普普通通的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死撑着?我慢慢冷静下来,诚恳地向这位学生解释说:“对不起,我暂时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但我会尽快告诉你满意的答案。”没想到,课堂里顿时掌声雷动,连听课的老师也报以赞许的微笑。

后来,我从《南田辍耕录》中找到了答案:缠足之风是从南唐以后渐渐兴起的,始作俑者就是后主李煜。而在这之前几百年,南北朝时的木兰当然是天足而非小脚了。

想来,对学生的有些提问,说一声“我不知道”,表面上是失了面子,实际上却使自己少犯了一次“信口开河”的错误;说一声“我不知道”,表面上看是服输,实际上却使自己避免了一种“支支吾吾”的尴尬,甚至是赢得了主动。

我终于明白,有时候“我不知道”是一种真诚的应对,“我都知道”只能是自欺欺人,能主动向学生亮出自己的“软肋”,更是一种勇敢和大度。当然,“软肋”亮过之后,还要有切切实实的反思、行动与提高,否则,亮也是白亮。endprint

猜你喜欢

软肋小脚木兰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玩雪
软肋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中班综合活动:脚丫乐哈哈
《木兰诗》考题选
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