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英语语用,玩转课堂内外

2016-10-19郑醉榴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交际语言英语

郑醉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只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以让学生运用语言为目的,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

一、直面尴尬: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缺失

我们常发现这种现象:许多学生掌握了大量词汇,谈起语法也能头头是道,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 发挥“出色”, 但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或者用词不准,或者使用语言不得体。造成英语使用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如下:

1.讲述较多,操练过少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只关注知识的讲授,而不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在教学中,若是游戏就照本宣科,若是歌曲就随便唱唱,若是语音就浅浅读读。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就像一只风筝,永远被教师拽在手心。

2.机械重复,单调训练

教师常将单词、句型抽离情景,开展孤立、机械的重复操练,缺乏对整体语境的把握和梳理,导致学生把英语的学习等同于词汇和句型的机械记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表面热闹,收效甚微

教师在教学时只考虑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不关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反应。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演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的丰富和迁移应用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还存在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缺乏进行语言交际实践活动的机会,导致了只会读、不会听、不会写、不会说的不良后果。

小学生天性好动,枯燥机械的教学方法会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把教材资源转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交融,才能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可能逐步发展。

二、且行且思:童玩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路径的思考

笔者结合学校省级课题,致力于开展小学“童玩”英语课堂的教学与研究。笔者所理解的“童玩”特指儿童活动,是一种基于儿童立场的学习方式。它以开放、游戏、多样、选择为基本要素,能够有效改善不良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建构属于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

1.以认识活动促进语言习得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认知语言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重复的朗读、背诵和机械记忆,更是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有时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了大量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只是机械、呆板的操练,那么学生的认知活动量是不会大的。不过,虽然老师安排的教学容量并不大,但是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那么学生的认知活动量就相对比较有效。

2.以阅读活动助推分析理解

阅读理解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组织开展一些语言知识积累的阅读活动是不够的,还应设计更多的富有思维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阅读活动。

3.以输出活动落实综合运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出活动大部分以说和演为主,高年级有一定的写。语言输出活动应具有实际交际意义,才能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悟、体验和应用语言。

4.以任务活动激发自主学习

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内容和形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英语语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潜力。

三、追寻成效: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探索

1.让英语课堂远离“千篇一律”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时间长了大脑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是授课时间弹性化。儿童在校时间是个常数,在这恒定的时间里,要确保英语学习的实效,那么上课时间必定要有“再造”。我们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采用“长短课”以及“微型课”等形式。在以往一、二年级每周均设置3课时英语课的基础上,更改为“2+2+1”的课程设置,即两节常规课、两节短课以及一节微型课。常规课40分/课,短课时间为20分/课,微型课时间为10分/课(中午)。在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近两小时的“英语情景剧”活动,给予老师充分的时间开展课外英语补充活动。

二是课程内容弹性化。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个性化育人功能逐渐显现。如我们利用“常规课”进行英语教材内容的教学。“短课”我们通常采用多种课型,如练习课、活动课、表演课、游戏课等形式,作为长课的延伸,我们着重于课外知识的补充或德育的渗透,如在教学动物后,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名的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monkey king, Tom and Jerry,学生非常感兴趣。“微型课”则进行英语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接触其他英语教材,如剑桥英语、洪恩英语等,提高他们语言学习的兴趣。现阶段,我校已初步开发了微型课电子教材《快乐英语随身听》,每天中午滚动播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英语。

三是授课地点弹性化。校园的每一角都是流动的课堂,校园的每一处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四年级教学“lets make a salad”时,我们把孩子们领到烘焙室,戴上帽子,系上围裙,小组合作完成水果沙拉的制作;在学习“seasons”这一课时,我们把孩子们领到 “小白鹿农庄”,观察植物,喂养动物,感受季节,孩子们的英语小作文写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授课时间,组合教学对象等方式,使英语教学富有童趣,更适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endprint

2.让英语活动变得有意思、有意义

儿童在玩耍中成长。英语是一门非常适合孩子“玩”起来的学科,我们一直探索让英语学习走出课本,走下考卷,走向儿童的心智言行。

(1)“童玩”情景剧,让孩子得到真善美的浸润

将英语情景剧表演融入英语教学中,既能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挑选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英文经典童话故事,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改编时降低语言难度,但不能改变故事的寓意,让孩子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

例如《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中大灰狼这一角色,原有的剧本中它是先吃掉了外婆,在床上假装外婆并诱骗小红帽,结果被猎人开膛破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场景的表演过于血腥暴力,不适宜儿童身心的发展。在正式的剧本中,我们改为大灰狼吓跑了外婆,在床上假装外婆并诱骗小红帽,结果被小红帽识破并被猎人降服送去了戒荤中心。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很好地回避了原著中的不适宜因素,更好地突出了小红帽的正面形象,使得剧本中各角色更丰满。每每演到这里,台下总是掌声雷动,这头愚蠢搞笑的大灰狼也由此成为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角色之一。

孩子们自主创作的“小白鹿童话集”,如《小白鹿的守候》《飞吧!小白鹿》等也被我们陆续改编为英语童话剧并排演,在校园内传播着真、善、美,让孩子们真正把英语用到生活中去。

(2)“童玩”嘉年华,让孩子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期末考核如何考决定着教育者用什么方式来衡量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落实,将成为教育改革再深入、再出发的一个里程碑和转折点。在学校开展的“七彩童玩嘉年华”活动中,英语学科用趣味游戏代替了枯燥的笔试,寓教于乐,避免了机械的考试手段,适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受到了孩子、家长和老师的热烈拥护。

一是关注“听说读写”。英语童谣、英文儿歌,贯穿于每个年级;口语交际、才艺展示,分年级阶梯推进;采用“1+x”方式,“1”是指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课文背诵,“x”是可供学生自主展示的特长项目,比如:英文歌曲、英文诵读、短剧表演……鼓励、肯定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注重“学以致用”。“ Im a singer ”学生可以邀请朋友表演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Talk show”等活动,通过给话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考查了英语学科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三是采用“点面结合”。“Brain storm”“Magic eyes”考查了学生对单词的理解;“Show time”“Link Game”通过场景对话、情景剧表演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七彩童玩嘉年华”活动不仅让学生没有了考试的恐惧,也让学生紧张的考试心理得到放松,在“玩”的过程中完成各项测试,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生长与评价”在校园里变得有滋有味。

3.让英语交流不再“遥不可及”

“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语言学习,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有背诵英语知识的能力,而应该要有与人交际的能力。

(1)以节日为主线,在拓展想象中渗透文化意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巧妙地以节日为主线,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At Christmas一课中,教师依托故事情景创设开放性的语言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想象、感悟圣诞节。同时,教师开展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唱圣诞歌、制作圣诞卡、互相赠送礼物等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节日文化,也能乐于投身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去;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能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更为重要的是在互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以活动为主线,在互动交际中提升语言能力

2014年,我校与美国威斯康辛华盛顿小学结为友好学校,跨出了国际化办学的第一步。双方缔结了友好协议,致力于拓宽对双方教师、学生、社区和文化的国际理解和认识。学校也依托该平台,开展学生互访活动,建立沉浸式学习机制,让学生感受多元文化,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年,我校有幸成为本市第一批外教进校园学校。来自于加拿大的Carlie老师走进校园,带来的是一门课程,带来的是一种文化,带来了多文化的融合与冲击,给学校提供创新发展的源泉。我们给外教制定了灵活的课表,让外教自主确定所教内容,参与社团辅导,参与节目的排练,参与学校重大活动的策划……真正用好外教,发挥外教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助推作用。

2015年年初,澳大利亚Ashgrove State School学校通过网站了解到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主动来信联系,希望和我校建立友好关系。我们选定了部分学生,与对方学校定期开展有主题的网络沟通,有节日问候、有校园生活、有兴趣爱好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用出国门,就能共享外国的校园生活,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分享加强彼此的了解,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拓宽学生们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现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语用能力和语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也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教师应用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方式开展教学,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儿童们“玩”的兴趣,提升“玩”的品质,才能促进他们英语语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际语言英语
两块磁的交际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酷酷英语林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