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
2016-10-18徐尤洪
徐尤洪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内审工作如何定位,如何适应新常态拓展内审职能重新确定审计重点,并在更高层次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这是当前摆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面前的课题。本文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就促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作出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转型
一、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点
1.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体现在经济发展出现的重大趋势性变化
2014年,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从消费需求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着上升;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以及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从市场竞争特点看,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2.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适应新常态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三是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四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二、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定位、内容和重点
1.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理体制不顺。较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编制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未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并配备人员,内审工作由财务计划部门开展;企业的内审机构应受公司或集团董事长或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但不少单位将内审计机构交给副总代管,甚至划归财务部领导,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2)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内审人员工作角色未转化,习惯用会计的思维来分析评价处理问题,监督意识不强。由于部分内审人员政策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审计能力不强,无法对其所服务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情况提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内审作用发挥不好。
(3)依赖思想严重。部分行政单位负责人依赖国家审计及社会审计思想较重。有的单位主动要求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忽略了加强内审部分的自身建设。有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集团公司)却把社会审计当作一个服务工具,将本来应该自己进行的内审工作全部推给聘请的事务所。
2.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关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政策和战略规划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监督国家的法规制度、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来促进本单位治理结构的合理和管理的规范。
一是要做国家政策法律的维护者。内部审计要切实有效发挥在组织机构治理中的作用,首要的是促进组织机构及其管理者贯彻落实“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增强遵守财经等法律法规意识,揭示组织机构及其管理者在全部活动中存在的政策措施不落实及违法行为,促进组织机构的依法治理。
二是要做健全完善内部控制的推动者。作为专门的内部监督机构,同时也是内部控制重要一环的内部审计,通过关注组织的重点领域、重要业务和重大事项的治理缺陷和薄弱环节,揭示组织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防范和化解建议,推动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促进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要做绩效提升的促进管理者。通过关注组织内部控制的实际与运行情况,发现控制执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而提高组织的治理效能,使组织机构运行高效有序。
3.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1)重点关注“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内部审计要加强本单位、下属单位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重点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以及本单位中心工作推进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尤其是内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把这方面的内容列作重点。
(2)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目标任务、资金项目落实情况。内部审计要重点关注土地、矿产、海域、森林、草场等自然资源保护和新材料、新能源、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政策实施情况;关注防沙固沙、土地复垦、重点江河湖海污染治理的政策实施情况;关注节能降耗、节能技术研发、节能采购等节能管理政策的合理性。
(3)重点关注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到位、资金整合和项目实施效果。农、林、水、牧、交通、教育、卫生等扶贫资金项目综合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的内审部门要重点关注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到位、扶贫资金安全、扶贫项目规划、建设和实施效果。
(4)重点关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情况。加强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楼堂馆所建设维护经费的预算编制、执行、决算情况的内部审计,检查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检查公务接待审批报销程序、财务制度执行情况。
(5)重点关注绩效情况。在绩效审计中,以评估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以及核心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为重点。
(6)重点关注金融系统的效益和风险情况。围绕结构布局状况、决策实施状况、市场运营状况开展效益审计;以提高金融系统运营水平为目标,注重对金融资产总量、金融资产质量和金融资产增量进行审计;以促进国家宏观政策落实为目标,关注投贷公共设施项目、民生项目、重点产业项目的实际效果。
三、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组织内部审计工作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应促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
1.内部审计功能要从查错防弊向管理审计转变
目前部分单位高层决策者对内审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单位内审主要目的依旧是查错防弊,而内审人员很难对单位管理作出有效的审计分析、评价和管理整改建议。将内审功能向管理审计转变有利于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发挥内审的建设性作用,更好的帮助单位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2.内部审计关口要从事后监督向过程控制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告诫我们,经营失误、风险失控会给单位带来毁灭性灾难,过程管控远比事后补漏更重要。内部审计要真正成为单位的自我免疫系统,就必须做好审计关口前移,注重任中审计、决策中审计、过程审计,促进效益配置和风险控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价和咨询等服务功能。
3.内部审计组织体系要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
一是提高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强化总部内审部门的地位,推行内审部门垂直化管理。内部审计要坚决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规范管理体制;二是逐步整合单位内审资源,实现集团统一调配内审资源,搭建“大监督”格局,最大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4.内部审计方法从现场检查向远程在线辅助审计转变
一是内部审计部门应注重各类信息集成分析与运用,引入先进的分析与预警方法,增强内审工作分析判断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二是推动在线报告的应用,通过规范集团审计流程和审计报告格式,以及严格要求内外部审计信息电子化,促进在线报告系统地推广;三是持续改进审计手段、工具和方法,定期回顾和评价内审技术和方法,发现提高审计效率的在线远程审计方法。
5.内部审计应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准,做一个“T”型人才。即这一横代表知识面要宽,起码对财政金融、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及常用法规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竖代表对某一项专业知识必须要精通和深入,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及计算机审计技术等。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才能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文锋.新常态下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2]黄新平.经济新常态下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