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博弈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
2016-10-18林玲
林玲
"摘 要:本文在综述学者们关于传统汇率决定理论、新动态宏观的汇率决定理论等文献的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证不同角度去论证人民币汇率的决定问题,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因子,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背后的国际经济博弈压力;并在借鉴日本和德国应对本币升值压力的措施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汇率决定;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博弈
汇率决定因素的探析自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存在以来一直都是经济学家关注的话题之一,它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政策中的汇率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资产市场说,从宏观方面对汇率决定进行了探讨,认为汇率由相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等决定,理论一般基于资本市场的完全流动性假定下,在解释现实经济中汇率变动方面并不确切。面对这一理论缺陷,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不断寻找对传统的突破,将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推向新的高潮。1995年Obstfeld和Rogoff提出了Redux模型,将名义粘性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分析,建立了一个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宏微观一致的汇率模型,标志了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创立。此后,经济学家们从预期、不完全信息、博弈论、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学及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方面对汇率决定进行了新的解释,这些理论考虑了一些现实环境因素,对现实经济中的汇率变动有更好的解释力度。
一、理论回顾
1.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借贷说产生于金本位盛行时期,阐述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过程,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而货币的供求主要由各国的国际借贷状况决定,国际借贷又分为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固定借贷和已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流动借贷,仅后者对外汇的供求产生影响;同时汇率的波动在实际经济中还受利率、风险、汇票期限长短和黄金交易费用等的影响。
国际收支说认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主要由外汇供求决定,而外汇供求状况主要取决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从而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本国国民收入、外国国民收入、本国物价水平、外国物价水平、两国利率差和对汇率变动的预期--决定着汇率及其变动。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某种货币远期汇率是由两国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决定的,两国利率水平的差异变化必然引起远期汇率的改变。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前者认为套利机制使得远期和即期的汇率差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在远期会贴水,而低利率国家的货币远期升水,汇率变动消除利率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后者认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的货币利率差,利率高的货币预期在远期将贬值。
资产市场说认为:汇率是两种资产的相对价格,由人们对各种资产的需求决定,即汇率是外汇资产的价格,由外汇资产的收益高低决定。为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分析法,前者认为两种资产是可完全替代的,本国与外国之间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物价水平决定汇率;后者则认为两种资产不可完全替代,风险等因素使非抛补利率平价不成立,短期汇率由本国货币、国内资产和外国资产三者共同决定,长期内经常账户的失衡也对汇率产生影响。
如上所述,国际借贷说及后来发展的国际收支说对于汇率波动与国际借贷之间关系的论述是较为全面深刻的,系统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汇率波动的其他因素以及汇率决定的根本原因未进行深入的探讨。资产市场说将汇率看成资产价格,更加完善了汇率决定理论,但其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以及非现实假设的前提使得该学说的结论较为肤浅、缺乏现实说服力。
2.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下的汇率决定理论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对现实经济中汇率的实际变动的解释越来越不能说服人们,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不断寻求突破,以期为汇率决定这一问题提供更为合理的解释。
陈雨露、侯杰(2005)通过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发现对外汇市场有效性的质疑是理论突破的起点;经济学家为说明市场有效性检验的失败,在理性预期假设下形成了汇率决定的新闻模型和投资泡沫模型,并从比索问题和风险补贴等方面进行了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汇率决定的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分析,形成了具有微观基础的汇率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分析和汇率决定的混沌分析方法三个新的发展方向,共同构成汇率决定理论的新发展。
李晓峰,陈华(2012)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央行干预、宏观经济基本面及微观个体异质性行为等决定因素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者可分为两类--持有回归预期的基本面分析者和持有推断预期的技术分析者,后者的风险厌恶度明显高于前者,在汇改的主要时期内,前者占主导地位,但2010年6月央行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后者占据主导地位,其噪音交易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压力。
学者们从多个方面阐明或论证了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复杂因素,或对传统理论的验证、或对新视角的思考,但人民币汇率决定问题仍是学术界一大难题,本文将试图从国际经济博弈下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即主要考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和以美、日、欧为首的西方大国经济的影响,从而说明经济利益的博弈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
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出口商品在国外的价格相对提高,使得一贯以价格取胜的出口商品失去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这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中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若要维持出口,则出口企业在维持商品的国际价格不变时承担着成本相对提高的压力,从而利润减少,这将减少出口企业的数量、阻碍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若要维持利润不变,则出口企业必须提高其产品价格,而中国的出口产品一直以来大多都科技含量低、以价格优势取胜,出口产品价格的提高将影响到出口的规模,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而在科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科技银行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现今科技银行是很多创新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就目前国内外现状来看,科技银行由于自身特点,也有风险银行这一称呼。这主要是因为在为新兴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时候,银行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技银行逐渐成为我国银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科技银行的实际运作,对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科技银行;风险投资;分析
科技银行与传统的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不仅是贷款对象不通用,就连贷款依据也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科技银行的贷款依据主要是借助风险投资,构建风险管理架构,而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则主要依据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型。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上世纪末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科技银行并不能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萌生。但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想市场化经济发展,并且经济发展中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就给科技银行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并且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我国的重视,所以科技银行很快加入了我国的银行业。但因为科技银行主要贷款对象是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所以其必然面临很大风险。因此,加强对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简析科技银行分析和风险投资的关系
科技银行的主要作用是给创新科技企业融资,它本身特性导致它的风险系数偏高,因此也叫风险银行。随着近年来科技银行发展,致使很多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改变,但其中有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仍然十分困难,导致其面临创业无门的尴尬局面,对我国的科技创新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近两年不断开办科技银行,并且希望以此来促进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
对于科技银行的性质,一些学者在较早时期认为其是国家政策下的专门经营科技信贷业务的银行,并且科技银行应该完成对各类科技资金的统筹管理。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科技银行性质的普遍观点是:科技银行应该是致力于科技创新,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科技银行的设立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在很多时候它都是以商业银行分行的角色存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科技银行更趋向于商业投资,这一特性导致它在我国被定义为: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科技发展,为创新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商业性银行机构。
目前风险投资的定义各方都不一样,但是风险投资促进了科技和企业内部技术的创新,人们对这一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风险投资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投资是在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对创新科技产品或服务进行投资;风险投资主要是通过购买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股份,帮助企业发展投资;风险投资是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
所以,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的关系就是其投资对象相同,并且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二、从科技银行的实际发展分析其与风险投资的关系
1.国外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的合作关系
美国硅谷银行是国外科技银行的典型代表,其在美国的发展给各国的科技银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硅谷银行建立初期,其与商业银行的性质基本相同,提供的服务类型也与商业银行相似。但在上世纪末期。硅谷银行开始对其经营战略进行改变,将服务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并且将服务对象定位为发展速度较快,且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新型企业,且这些企业被其它银行认定为投资风险很大的投资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硅谷银行迅速在美国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成为最有地位的银行之一。并且凭借其超高的回报率,硅谷银行在20世纪初期登上了美国银行综合评估榜首。而在2008年出现的经济危机中,硅谷银行更是帮助很多中小科技企业度过难关,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硅谷银行自身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并没有出现亏损情况。
根据硅谷银行的实际发展来看,其之所以能在美国的银行业中成为佼佼者,主要是因为其正确把握了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的合作关系,从而在不断的投资中获取高额回报。其在实际的经营中,经常在风险投资机构附近设立服务点,并且为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服务的企业提供直接的银行服务。而根据硅谷银行的实际运行,其自身还会经营一些风险性较高的业务。其中主要是在投资风险基金的委托下,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管理企业,或购买这些风险投资管理企业的收益凭证。同时,硅谷银行还会通过对风险投资企业的建立,直接完成对风险较大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而正是在硅谷银行的不断努力下,其逐渐构建了风险投资关系网,通过这个关系网能够实现相互的信息共享,并且能够实现多方的深入协作。
2.科技银行和风险投资合作的重要性
根据科技银行的发展历程,其萌生与20实际90年代,主要是当时的工商银行长沙分行建立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支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其并没有发展成我国最早的科技银行。在我国,建设银行在深圳的分行建立下属科苑分行,这家银行被各界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科技银行。在次之后,我国各地相继出现了科技支行。
根据我国科技银行的早期雏形具体发展来看,其在实际经营中规模很小,并且数量较少,很多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而分析我国早期科技银行发展艰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在风险投资业务上的投入很小,并且没有与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导致其很难在我国的市场中取得实质性发展。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很差,导致科技银行并不能很好地生存下来。虽然我国一线城市的风险投资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在这些城市中科技银行的数量极少,导致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处于合作困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