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研究
——以荔浦县为例
2016-10-18孙家勤唐织辉
孙家勤,唐织辉
(1.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广西桂林541001,2.广西师范大学数统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研究
——以荔浦县为例
孙家勤,唐织辉
(1.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广西桂林541001,2.广西师范大学数统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文场是曲坛的一颗明珠。它虽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曲艺名录,但其发展仍面临着后继乏人等诸多难题。文章选取广西首个“中国曲艺之乡”、文场发源地荔浦的“广西文场”活态保护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集商、学、官、传承人和观众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复合型活态保护模式,旨在为广西文场的活态保护研究提供一条可供选择路径。
广西文场;荔浦县;活态保护
广西文场是民间曲艺、戏曲的代表作,具有雅俗共赏的表现特征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形式,是“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先后于2006年和2008年获批为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曲艺项,贺绿汀更评价“广西文场是桂林市最珍贵的特产”。目前广西文场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有的保护措施多集中在抢救式和展览式等静态保护模式,尤以陈列式博物馆静态保护模式为主,因其忽略了广西文场活态特性,保护效果不甚理想,鉴于此,开展广西文场的活态保护探究刻不容缓。
一、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是指其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情境下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特性。①广西文场“活态保护”即尊重和遵循文场活态性进行“以人为本”的“发展中和变化中”的保护,是对动静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并借助原群落力量对文场进行复原、创新与传播,进而延长其生命周期的保护。广西文场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其已成为广西地方曲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意义,更是实现其现实价值的重要途径。
首先,有助于国家文化多样性建设,助推曲艺国际交流。曲艺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2010年在法国巴黎首次开展的《中国曲艺节》,现已先后举办了三届,引起较大反响。随后地方曲艺协会也逐步在国外进行展演,但是关注度不高。“广西文场”活态保护遵循活态特性展开持续性地保护,是静态保护的延伸与拓展,有助于广西文场历史文化价值的复原与长期发展。不仅在地方曲艺的基础上丰富了国家文化多样性,而且为地方曲艺日后走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利于打造广西民族文化强区,辅助建设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带。广西现有的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布广泛且民族特色鲜明,汉族广西文场便是其中之一。活态保护注重对广西文场进行创新发展,假手于人们易于接受的新形式对文场进行传播与普及②,同时融入广西和谐兼容的文化氛围,不仅为今后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打下基础,而且为日后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带的建设提供有利依据。
最后,更利于夯实桂林历史文化底蕴,共建国际旅游胜地。桂林现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活态保护在延长广西文场的生命周期的同时,也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树立模板,为非遗数据库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更有助于桂林特色文化标识的确立。除此之外,进行活态保护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其一是加速桂林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其二更是在听觉上丰富了桂林特色化旅游产品,进一步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服务。
因此,对广西文场进行活态保护是势在必行的,2013年12月13日,广西首个“中国曲艺之乡”落户荔浦,该县曲艺排名跻身中国西部地区前五,荔浦曲艺工作建设尤以广西文场活态保护最为突出,具有典范之效。
二、荔浦县“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途径与成效
荔浦县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是桂林旅游圈的旅游胜地,是享誉全国的南方食品城、中国荔浦芋之乡、中国马蹄之乡、中国兰花之乡、全国茭白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更是“中国衣架之都”。不仅如此,荔浦在2010年被评为“广西文场之乡”,2012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3年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2015年被认定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荔浦文场)传承基地,以上关于文场的殊荣均受益于荔浦“广西文场”的活态保护工作。
(一)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途径
荔浦县为营造出发展文场的浓郁氛围,持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活态保护模式,即围绕传承人、政府、民间企业和教学团队四个层面开展保护措施。
第一层,传承人坚持不懈地普及。荔浦县有据可考六辈传人的传承谱系有金紫臣、蓝容仙、王仁和、刘玉瑛、何红玉、陈秀芬、李伟群等的师承体系。其中以何红玉老师为代表的荔浦籍文场传承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在文场的传播与保护工作中。何红玉老师4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抢救文场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的第一线,仅家传弟子、嫡传弟子以及众弟子就有25名,2015年更是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执教并带了6名学生③,另外还带有水上琵琶文场艺术团,与此同时整理出版了文场的七部著作。除此之外,荔浦修仁镇70多岁老戏骨练业忠等为更好地传承文场则自筹资金广收门徒,2014年已有8~13岁的18位小学员参加培训,爱好者人数达到50多名,年龄从8岁到80岁不等,涉及社会各界。
第二层,政府机构大力扶持。荔浦县政府扶持文场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资金扶持与政策保障。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对荔浦文场社及修人文场联社进行重点扶持、设立专门指导与特色培训班制度、为排练演出提供所需灯光音响乐器等物资支援和活动经费划拨等。如2012年县财政拨款3万元用于“文场”培训费、历时3年多共投入1843万元打造乡村舞台,最终综合文化站实现全县覆盖,并且设备配置齐全,为文场等排练提供了场所。政策保障则是建立以县、乡镇、村为核心的三级高效运转、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当地有关文场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确定各级文场传承人以及文场社团在民政部门的登记备案,如设立“文场之村”等11个文艺示范村。
第三层,荔浦民间企业的积极出资助力。近些年来,企业也加大对特色文化的资金赞助,当地企业每年都有捐款数十万元用来举办曲艺演出或比赛,并给予优秀演员精神及物质方面的奖励。其中规模较大的“荔江之夏”广场文化展演始于1997年,仅中国移动广西荔浦分公司便从2006年伊始多次协办“荔江之夏”;2012年广西荔浦福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办“君临荔江”杯文艺演出;2014年荔浦县百利新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一江名城·荔江之夏”文艺活动和“半岛豪庭杯”曲艺大赛;桂林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则是长期支持文场等曲艺的发展。民间企业的参与建立起了与文场之间的人文联系,以文化搭台,达到了“促发展”与“做宣传”的共赢。
第四层,教学团队的双管齐下。对荔浦“广西文场”进行活态保护的教学团队主要包含文场校园教学与各高校研究团队,前者着眼培养文场艺人,后者注重广西文场今后的发展理论研究。荔浦县一方面重视曲艺艺术对青少年的熏陶,将广西文场等曲艺编成音乐教材投入使用,如将荔浦县东昌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确立为“荔浦县青少年广西文场传承基地”,修仁镇老县小学将文场设计为教学特色,学校培养出来的文场小苗子们在曲艺比赛中时常斩获大奖。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广西文场展演暨广西文场保护发展论坛招贤纳士,先是30多名教授出席论坛,此后广西区内3所大学师生共10余支研究团队纷纷进驻到广西文场的研究领域,随着高校研究团队的介入,一批荔浦文场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相继面世。
(二)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成效
荔浦文场之乡建设经过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逐渐形成思想建设与发展途径并存的特色优势,并具备制度保障、政府引导、群众支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成为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典范,具体成效如表1所示④。
表1 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成效表
首先,荔浦文场形成厚重的发展氛围。荔浦13个乡镇各个阶层都有数量众多的文场爱好者及传唱者,上至80岁高龄爱好者,下至少年宫小苗子。⑤荔浦县共有文艺示范村11个、文场曲艺社7个、艺术队伍29队、农村文艺队326支。
荔浦人终身热爱文场,金紫臣的“关门”弟子蓝容仙虽已八十高龄,仍活跃在文场领域。此外,即便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每逢圩日在荔浦公园内仍然还有人买文场唱腔油印本,可见广西文场在荔浦各阶层的受欢迎程度。
其次,荔浦文场屡获曲艺和研究双丰收。荔浦文场从发展之初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近些年屡次获得“文华奖”“牡丹奖”以及曲坛全国性大奖,在曲艺界享有盛誉。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5年荔浦县选送的文场曲目参加市、区和全国比赛中屡获嘉奖,具体获奖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0年—2014年期间荔浦文场获奖统计表
荔浦文场研究始于1935年1月金紫臣、莫磷编的《新式琴弦曲谱》,这是文场剧(曲)本及唱腔曲牌的第一部专著。另外,专著研究成果较为显著的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场传承人何红玉老师,先后出版的广西文场(独著、合著)《曲韵》系类与《广西文场》等七本专著,对文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关于荔浦文场其他研究成果还有2010年第二届文场研讨会的论文集,其中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粗略统计便有134份,并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最后,荔浦文场形成完整的传承体系。荔浦“广西文场”在活态保护作用下形成了8岁~80岁都适用的集学校学历教育、短期专业培训与成立传承基地于一体的文场传承体系,其文场队伍也逐渐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第一步,安排文场的艺人和传承人进入校园教学演出,将文场设计为校园的特色课程,狠抓文场小苗苗的培养。第二步,设计培训班,涵盖乡镇文艺骨干、城镇业余爱好者、学校音乐老师以及老年大学等以此提高文场艺人的技能。第三步,举办规模不一的曲艺比赛,激励文场传承人与文场艺人的创作热情。有教有赛的教育体系,激励着当地越来越多的文场艺人与群众投入文场传承队列中。
荔浦文场浓郁的发展氛围,得益于荔浦文场的活态保护模式,该模式将文场的文化融入社会,使文场文化资源在利用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逐渐实现文化与社会价值。
三、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基于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成功经验,提出广西文场“四位一体”复合型保护模式。所谓“四位一体”即融国家抢救性、公民社会参与和市场保护模式于一体的活态保护模式,“四位”所指为商、学、官和传承人,“一体”指民间观众主体。“四位一体”结合文化产业的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的理论构建适合“广西文场”的活态保护模式。详如图1:
图1 广西文场“四位一体”保护模式
(一)活态横向整合构建:政府机构+民间企业
活态横向整合构建是指政府机构与民间企业,通过协同合作,在整合广西文场盛行的各个区域基础上实现文场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与民间企业共同进行生产性保护。横向整合构建旨在激活广西文场的自我造血功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
政府机构是广西文场“永葆活力”的政策保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地理环境的支撑和政府的政策保障。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政府政策保障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保护制度,建立保护制度化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制度和政策优势长期为广西文场提供发展空间;二是加强政府依法行政管理职能,注重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元素与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建设,为广西文场的可续持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建立长效演出机制,以演出促竞争,为广西文场的发展提供舞台,激励艺人们在技能上精益求精。
民间企业是广西文场“横向壮大”的资金助手。民间企业在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横向壮大中起到资金助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政府资金扶持的范围外,给予广西文场更多的发展保障资金。将曲艺与企业结合,为广西文场自我造血创造新方式,利于曲艺搭建群众基础。其二,民间企业中的文场爱好者,借政府搭建平台并受传承人艺术魅力影响,与传承人共同就文场的剧目和音乐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且能将其整理成册。民间企业参与到文场的活态保护中不仅是投入资金,同时还塑造民间企业家对文场的忠诚度,这为广西文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二)活态纵向整合构建:传承人+高校研究团队
活态纵向整合是对文场文化资源进行时间发展上的整合,进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不仅注重文场过去的活态性也着眼当下的活态性,使节点和文场的效用都得到提升,实现广西文场的可持续发展。
传承人是广西文场“承前启后”的领头人。传承人是文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者,他们熟练掌握文场演唱技巧以及乐器相关的能力,对文场的发展报以较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文场集体记忆中的精神领袖。具体而言:一是传承人在文场演艺圈内具有一定的魅力,对周围文场爱好者具有号召力;二是文场传承人深谙文场的来龙去脉,其在文场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性;三是传承人对于文场的未来发展有着较为合理的认知。因此,传承人在文场生态保护中发挥“承前启后”作用,在时间轴上前后延伸广西文场发展的时间点。
高校研究团队是广西文场“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的提供者。高校研究团队的进入为广西文场“可持续”提供了理论支撑,不同空间分布的高校研究领域各有所长,利于从整体与宏观层面上把握广西文场的发展动态。不同专业类型团队的介入便于文场衍生层面的深入挖掘,如与音乐相关的专业能创新文场音乐与剧本,文化产业类专业可以研究文场市场化等。高校研究团队不仅挖掘了广西文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也探讨了其今后的衍生价值,鉴于此,便能为广西文场的长期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依据。
(三)观众主体是广西文场生态保护的发展源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依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和源头活水,文化遗产保护只有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才能保持其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广西文场来源于民间艺术,民间观众是其发展的根基,也是作为广西文场消费市场的主体,它决定着文场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广西文场活态保护中的“自我造血”能力。文场生态保护的构建过程中观众市场起着基础作用,是文场活态保护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文场的发展离不开观众市场这一源头。
注释:
①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32.
②何红玉,苏韶芬,小敏.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广西文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9-140.
③来自何红玉老师口述史资料。
④本文所使用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荔浦县群众艺术馆等相关政府部门。
⑤黎振勇.“曲艺之乡”群众舞台遍地开花[J].当代广西,2014(4):42-43.
A Study of the Living Protection of Guangxi Wenchang Folk Art——A case of Lipu County
Sun Jiaqin,Tang Zhihui
(1.School of History,Culture&Tourism,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2.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Guangxi Wenchang folk art is a pearl in the field of ballads.Although it has been in the list of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of folk art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ince 2008,it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such as almost no successor.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successful case of living protection Guangxi Wenchang in Lipu county,which is the first named“Hometown of Chinese Folk Art Forms”in Guangxi and the cradle of Wenchang folk art.On the basis of Lipu County,a new mixed living protection mode is proposed,composed of companies,colleges,governments,successors and audience,in order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ath for the research of living protection for Guangxi Wenchang.
Guangxi Wenchang folk art;Lipu County;living protection
J825
A
1001-7070(2016)04-0023-05
(责任编辑:韦国友)
2016-05-16
孙家勤(1990-),女,广西阳朔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非遗保护研究;唐织辉(1979-),女,湖南平江人,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文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