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研究文献综述

2016-10-18潘喜莲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绿色生态

潘喜莲

(喀什大学法政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我国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研究文献综述

潘喜莲

(喀什大学法政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目前,人类的发展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我国学者在依据现实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对新式生态文明的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展开了研究。以“绿色发展观”为题名在中国知网检索2002—2016年间的相关研究文献,可获得有效文献12篇,由内外变量所衍生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现实基础与方针变化,进而找出统筹兼顾的道路——人文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今后我国学者应着力于绿色发展观的更深领域,扬弃工业文明,并将生态文明彻底融入社会建设中去,使之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文献综述;生态思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探索等都是在依据现实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新式生态文明的追求。当然,中国也不例外,习近平主席就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就是在这样一个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意蕴为文化基因,又经过我国几代领导人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平衡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矛盾冲突而确立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实现绿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

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研究文献只有一部著作和少量文章,学术界并未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追本溯源,在研究文献综述时,从绿色发展观的文献着手归纳,进而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文献研究现状加以深入探析,从源与流开始,分析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内涵的文化底蕴,以现实基础和时代演变为内外变量追溯其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而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引导国内学者对其相关学术的深入研究,将绿色发展扩展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分析

目前,在国内刊发的有关绿色发展观的研究成果比较稀少,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以及尽自己最大努力搜寻的书籍为对象,以“绿色发展观”为题名检索了2002—2016年间的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文献,检索到423条结果,最终有效文献研究仅为12篇(其中包含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为题名的5篇)。

绿色发展这一概念是在2002年提出的,而自2002—2012年国内并未形成系统的绿色发展观研究,基本上研究的关键词还是放在“科学发展观”和“绿色”这两个词上,一直到2013年,陈凡、白瑞的《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才正式将绿色发展观放入研究中,随后又有11篇期刊文章以及博士论文为绿色发展观添砖加瓦;在书籍方面,只有傅晓华在其2013年出版的《可持续发展之人文生态——兼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一书中谈及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

而在这些文献研究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演变进程、伦理意蕴、价值维度、结构体系、精神内核以及时代意义等。而本文对文献情况(表1)进行分析和总结时,采用新的模式对其进行研究、归纳。

表1 2002—2015年国内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情况

二、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源与流: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与中国古代生态思想

1.产生的根源

关于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多数专家学者都是将矛头指向了唯经济发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且他们也早已“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17亿以上的居民没有适当的安全饮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因此不得不冒污染水体的风险。由水污染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25万人死亡”。“每秒钟有1.5亿公顷雨林在消失,现在物种的灭绝率突然加速了上千倍……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2]。而如今无论是哪个社会形态的国家都已面临着生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生态危机全球化。这就从根本上说明,生态危机是由人与自然的对立而产生的,因此这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出路。

白瑞、秦书生(2012)认为我国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国内外背景是“国内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迫使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而高新科技的发展,绿色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国际分享以及政府和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3]

傅晓华(2013)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掠夺自然为发展的起点,从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造成当代社会人文生态危机的开端。而究其主要原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环保意识还存在认识上的缺陷、实践政策的偏差和对自然的破坏。目前面对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发达国家由于前期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资本主义制度的束缚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上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主要担心的是环境污染、人口过剩和自然保护;而发展中国家虽然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有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他们则认为贫困比污染更严重,发展中国家还有三分之一人口处于饥饿的状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贫困,污染只是其次[4]。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自然的破坏程度和范围不一、认识不同、采取的措施和重视程度也不同。

王永芹(2014)谈及绿色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出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根源:首先是生态贫困、生态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困境;其次是由于生态危机唤醒了全球生态保护意识;最后是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发展观念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使绿色发展观的产生有了现实的条件[5]。而在当代各种发展观提出的大背景下,应对生态危机,科学发展呼唤绿色发展观的诞生。

无论是西方的生态学、当代的生态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结合,其研究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都在理论上间接或直接的提出了“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但到目前都并未得到很好的实现。

2.理论基础

关于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众多学者在谈其理论基础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源与流关系阐述的不多,更多指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中西方的结合,并经过我国几代领导人的探索最终才形成的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不像卢根源(2015)在其文中明确指出的《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陈凡、白瑞(2013)认为马克思主义绿色观的产生根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留下的生态观,而其发展是经过我国几代领导人结合我国每个发展阶段所探索出来的生态道路,最终形成的科学的绿色发展思想。

张治忠(2014)指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意蕴为文化基因,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初步形成的”[6]。

傅晓华(2013)认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是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等思想一脉相承的,其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思想,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论,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是我国古代生态智慧,尤其是自然、社会与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是其不断探索的方面。

王永芹(2014)指出绿色发展观的思想来源除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外,还包含对西方现代发展观的理性批判思想,如对“发展天然合理论”的辩证认识、“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价值批判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思想,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中的“众生平等”等生态伦理思想。

3.内涵研究

(1)绿色发展观的内涵

对于绿色发展观的内涵,国内外的学者对其理解各不相同,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统一的定义。

绿色发展的最早说法是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一书中所提出,倡导社会应该建设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即经济发展必须在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因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耗竭会停滞经济的发展。而威廉认为绿色发展关注的是个人为改变和控制自己的权力的过程。而我国学者对绿色发展思想进行研究的第一人是胡鞍钢,他认为绿色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而牛文元强调的是绿色发展主要包括的是生态健康、绿色经济、社会公平和实现人民幸福这四个特征。

对于绿色发展观的内涵,王永芹认为绿色发展观是关于什么是绿色发展、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绿色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相统一,达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施德军认为,我国的绿色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念为哲学基础,历经中国共产党几代人在复杂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中不断成熟和完善的,最终完成了理论层面的探讨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内涵

对于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内涵,傅晓华认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是一个大而宽的领域,主要从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其著作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做了7种阐述,但是未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下一个直观的定义。但傅晓华提出:“西方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生态保护是人文生态建设的核心。”[4]P56而生态文明正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陈凡、白瑞认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包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核、生态文明的文化精髓,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7]

张治忠比较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意蕴为文化基因,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初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发展观[6]P17。

黄志斌、沈琳、袁蛟姣(2015)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所下的定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追求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共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8]

(二)内外变量:现实基础与时代演进

1.现实基础

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描述“住宅地狱”时在资本论中这样说道:“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男人、妇女、儿童夜晚混睡在一起……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9]即使到现在发达的社会,在很多大城市的拥挤的地下室、城中村这样的情况也还是能看到。住宅问题、消费主义、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开采、环保意识薄弱、唯经济发展……等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张治忠认为,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理论发展的现实基础[10]。

正如傅晓华在谈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时说:“私有制催生的占有欲,是人文生态失衡的罪魁祸首,是导致人类利益对立的根源。”[4]P181而从历史看,我们人类从“人类服从自然”到“人类依赖自然”再到“人类支配自然”到现在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可以看出,我们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始终是处于自然之中的,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追求经济致使我们人类可能连一滴干净的水、干净的空气都没有的话,何谈发展?在“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的原则坚持中,现有的环境才是呼吁绿色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态危机也在向全球化蔓延,生态破坏和空气污染、水体污染与疾病频发,温室效应与陆地被淹、全球性灾难频发,人口增长与环境枯竭的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增长与贫困增长并存,再加上资本主义生态破坏:物质产品至上、人性化缺失、私有化的短视行为,生产消费的人文背离。“本来就不干净的空气弄得更加浑浊不堪”,城市的空气“永远不会像乡间那样清新和充满氧气”[9]P466,贫民窟也成了“罪恶、道德、贩败和传染病的巢穴和根源”[9]P468,而就在我国的农村,清新的空气似乎也在一去不复返,贫困也是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傅晓华就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指出了现有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和现阶段虽然生态危机引起各国的重视但是没有统一的生态思想,且相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讲缺乏社会变革的认识,同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目前都存在对生态保护的缺位。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2.时代演进

从“5700<300”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工业文明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世代创造的都要大、都要多。而当人类在享受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文明发展时,也切身地感受到了生态急剧恶化所带来的灾难,“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11],从关注环境污染、破坏到“增长的极限”再到“毁灭”,“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于是“绿色牌”的打出也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开启了“生态学时代”,生态问题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忽视的世界性难题。“绿色文明”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走绿色发展这条大路,已成为国际趋势。

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就是在这样一个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陈凡、白瑞(2013)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详细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阶段、发展和成熟,以及我国几代领导人的探索进程,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时间推进上都很清楚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时代演进阶段。

傅晓华(2013)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自绿色发展的提出至现如今生态文明的建设,从国际到国内的发展,从概念到具体措施的实行,从宏观到微观都进行了详细的概述。虽然说傅晓华的论述总体上还是在人文生态的基础上,但是不管是从人文生态还是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化的生态环境,他都是在陈凡、白瑞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且范围更加大,是一个宏观的叙述。而且其书中阐述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而是整个人类的发展,且是自由、健康、长远的发展,其中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的健康,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思想。

陈春燕、宋瑞恒在探索绿色发展观时,主要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的绿色发展观进行一一探析,依据每个时代不同的背景和领导决策,详细地阐述绿色发展观。

张治忠对于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研究可谓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研究的创新和拓展阶段。对价值维度的表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解的视角出发,以“类存在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观的角度辨正了“内在价值”的合理界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实现途径必须是基于全社会对节约观达成一致共识,形成一种节约型的、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傅晓华在其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阐述得很详细,但是远没有张治忠教授的观点这么深刻。

在结构体系方面,张治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是建立在资源与环境的现实状况与内生变量清醒认识的现实基础上的观念系统;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人为本,强调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文生态方面,张治忠指出了追求人文与生态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精神内核,其精神价值特质体现为将人类关爱自身的思维推及到自然界其它一切物种的一种内在自觉和精神[12]。而傅晓华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论述也比较有深度。

由此可以看出,张治忠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进行了阐述,并有所创新,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独有的观点,为相关学术领域提供了参考。

(三)天人矛盾:人文与生态的统筹兼顾

回顾历史,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应对生态危机实践中经验与失误并存。虽然现如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且在处罚上有条可循,但为什么全球的排污量依然在增加呢?因此,傅晓华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上层建筑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在经济基础中试图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目前仍像1992年世界银行提出的那样,既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实施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因国家制度采取相对差异的措施。由此可以看出,解决生态危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在处理“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上,更需要一个合理的方案。

习近平主席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塌陷,其根源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异化,这种异化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多重对抗。因此,应对生态危机上,我们应该统筹兼顾,根据现阶段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秉持着“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的原则,与自然和谐共处。

张治忠认为在目前阶段,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所倡导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及现代节约观念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实现人文和生态融合的希望所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绿色发展之路的精神内核之所在[12]。

傅晓华认为人文生态是推动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原动力。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人文生态的时代内容与创新。

而要解决生态危机,就要解决其最根源的问题——人与自然利益的对立。因此就要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方面着手,既要发展人文生态又要采取必要措施建设生态文明,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公平。

三、对文献研究的简要评析

从以上的综述可知,自2002年绿色发展概念的提出到2015年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成熟,我国学者虽然对此研究的不多,但是也对绿色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从其产生根源、理论渊源、演变进程、精神内核和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也正是因为对此文献综述的研究,也使笔者陷入了思考。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生态危机产生的现实基础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智慧,并依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提出的新的发展思想,它的产生是国内学者对生态环境关注的结果,也为我们人类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建议。但在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内容过于分散,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进行系统研究,且研究深度不够。最重要的是国内学者对于绿色发展观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上,虽说有些著作中提出了一些的启示和建议,但还是处于理论上,很难落实。

很多学者在学术上各有专攻,希望能在人类共同发展的问题上能有更多的学者对绿色发展观有更多的研究。对于在研究方法上的比较定性,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更多更灵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且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上,采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最好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用一种比较“接地气儿”的方式引导人们对绿色发展观进行关注,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共同为我们人类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1.

[2]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48-49.

[3]白瑞,秦书生.论我国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J].经济纵横理论月刊,2012(7).

[4]傅晓华.可持续发展之人文生态——兼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5]王永芹.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6]张治忠.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维度[J].求索,2014(12).

[7]陈凡,白瑞.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J].学术论坛,2013(4).

[8]黄志斌,沈琳,袁蛟姣.毛泽东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8).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26.

[10]张治忠.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结构体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

[12]张治忠.追求人文与生态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精神内核[J].云梦学刊,2015(5).

(责任编辑:董应龙)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of Marxism Literature Review

PAN Xi-lian
(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Xinjiang 844000,China)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y i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the domestic scholars have launched a study about Marxism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ursuit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trieving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s from 2002 to 2016 with the topic of“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in cnki.net,there are 12 pieces of effective ones are available.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variables derived from the different realities and policy changes,we could find a balanced way-the unification of humani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From now on,domestic scholars should commit themselves to the deeper areas of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and take the essence of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discard the dross of it,at the same tim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weaved in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arxism;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literature review;ecological thought

A811;X22

A

1673-1883(2016)03-0028-06

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3.008

2016-06-17

潘喜莲(1988—),女,河南永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