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6-10-18马宝强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开发利用小学语文

马宝强

摘 要:课堂资源十分有限,如何开发并且有效利用是近几年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成性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8C-0041-01

生成性资源主要是在师生、生生交谈中创造出来的,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对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一、 课堂生成的前提

很多教师对课程资源陷入了误区,认为课程资源仅仅是指与教科书配套的参考书、练习册等材料。甚至新课标对课程资源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教学资源观认为,教学资源应当具有开放性,即使超出“预设”“动态生成”等资源,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清楚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构建是生成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二、 课堂生成的关键

(一)和谐课堂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情感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动机。”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以同伴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学习与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增强师生之间友谊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学习《炮手》这篇文章时,文中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准备炸毁自己的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精神文明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价值观。书中讨论的一些问题,有些即使书中给了标准答案,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并不认同。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听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认为这个炮手很傻。教师要求这个学生说一下理由。教师发现这位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纷纷点头,情绪非常激动,原来很多学生并不赞同书中的标准答案,于是教师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渐渐理解了炮手这种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实践活动

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并且不能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人脑产生惰性,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化发展。新课改提出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实践活动中探索未来的世界。例如:学习《特产》时,这是一个开放单元,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中国特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因此,本地有很多外来人口,教师将学生以省份为标准进行分类,要求各组的学生通过询问长辈、网络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各个地区的特产文化,并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了解到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情感与课堂实践活动是否丰富多彩有一定的关系。

三、课堂生成的归宿

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减少课堂教学中条条框框,注重课堂生成,这虽然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课堂生成。

(一)无效生成

课程生成的运用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果没有筛选任意适用,不仅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会适得其反。例如,学习《落花生》时,本来师生共同讨论“花生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有的学生冷不丁提出了对其他水果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面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本节课只能草草收场。

(二)有效生成

越是活跃的课堂教学,越需要教师掌控好局面,对课堂生成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分类。首先,质疑型生成。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前预习正是表现形式之一。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不理解的知识或者感兴趣的知识重点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要细心听教师的讲课,积极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促进课堂资源的生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更多课程教学资源的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其次,“错误”型生成。事情往往不会按部就班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掌控课堂教学秩序,及时拨乱反正,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最后,偶然型生成。例如,学习《巩乃斯的马》时,外面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阵阵,学生立刻被窗外的雨吸引住了,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带领学生朗读马在雨中奔跑的句子。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文情境,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品味书中的场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不可避免,教师如果可以把握局面,并且灵活对学生进行引导,相信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成功的教育不是将课堂教学中的一切可能性都想到,而是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做出变动。课堂资源的生成与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汲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戚韵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语文建设,2015,(29).

[2]杜百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生成[J].新课程:小学,2015,(6).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开发利用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