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学的新视野——欧美期刊中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
2016-10-17张亚光刘晟亚
张亚光 刘晟亚
(1.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2.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中国经济史学的新视野
——欧美期刊中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
张亚光1刘晟亚2
(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2.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国内学者对历代经济思想的梳理和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和深入。然而长期以来,有关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史和学术史的整理主要以中文论著为对象,对西方学术界相关文献关注和着墨较少。通过对西方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可以看出,欧美学者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相关问题的研究热度、广度和深度始终处于上升的趋势,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多个领域,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借鉴。
经济史学;欧美;期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学体系的日趋发展和学术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经济史学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嬗变时期。作为最具有本土化色彩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守正创新,如何为中国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史学的重建提供支持,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对于学术史的研究就显得愈发重要。要想明确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建立在对已有成果进行充分梳理的基础之上。
目前,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学术史研究,学者们多在中文论著范围内进行相关整理。比较详细且有代表性的文献出自赵靖、张鸿翼、郑学益,[1]他们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为发轫时期、奠基时期和繁荣时期,论文结合时代发展背景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思想史的研究成果、方法论利弊及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他的研究思路大体相似,如程霖、[2]付志宇和缪德刚[3]分别对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主题、学术争论点和主要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叶坦是国内最早关注海外相关研究的学者,1996年发表的《日本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系统研究开端期分析》以时代发展为线索回顾了日本学者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萌芽时期的学术贡献和研究特点;[4]在2003年的《中国经济学术史的重点考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析》一文中,对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问题的情况做了更加完整的介绍和梳理。[5]但总体来说,有关海外视域内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较为少见。
本文将对西方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呈现其分布状况和内容类型,同时总结对比欧美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问题过程中的选题和方法特点,希望能藉此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未来研究提供基础的索引和借鉴。
二、欧美学术界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概况:从传统到现代
(一)欧美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的概况
严格意义上说,将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西方学术界虽然有较为悠久的“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研究传统,但是欧美的经济思想史学家们关注的基本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方人物及经济思想。尤其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经济学逐步作为单独学科逐渐从欧美大学的其他社会科学分离出来之后,学科专业化分工程度日益明显,从事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学者几乎全部出自于经济学背景,能够阅读古代汉语文献的经济学家较为罕见,也就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因此,迄今为止很难从职业的西方经济学家特别是经济思想史学家的著述中找到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记录。
但是,西方的汉学家们则对包括经济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能力展开较为专门的研究。事实上,无论是早期游历中国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还是先后来华传教的利玛窦(Matteo Ricci)、马礼逊(Robert Malmqvist)、理雅各(James Legge)等人,在其记录和研究的文字中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问题。例如被誉为汉学第一部著作的《中华大帝国史》(1558年)就记载到“他们询问有关皇室赋税和城镇耗费情况,如有过量则予减缓。放高利贷者就丧失金钱,同时,要进一步给予惩处。”[6]26利玛窦则不仅最先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还在所著《天主实义》中论证了与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近似的“欲”与“利”的关系:“私欲之乐,乃义之敌”。[7]十九世纪前半叶,法国汉学家毕瓯(Édouard Constant Biot)相继发表了《论中国自远古时代以来的土地所有制状况》、《论中国公共教育史和儒生之社》等著作,还翻译出版了《周礼》。这些都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学术传统在西方一直延续了下来,因而直到今天有关中国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汉学家的群体。
西方学术界留存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出版著作和期刊文献两大类型。关于出版著作,一方面,如上所述众多的欧美汉学家(包括早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官员、商人等)撰写了大量涉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问题的著述;另一方面,近代以来留学欧美的中国学生在撰写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时也有相当部分选题集中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领域。[8]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论上,如果要系统研究海外学者的中国经济史学文献,必须要对有史以来所有汉学家的著述情况做精细的爬梳,否则是很不完整的。然而由于早期汉学家们的研究往往偏综合,专门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加之流传至今的文献留存比较零星,有些甚至只有标题记录而原文已经散佚。这都对系统研究西方文献造成了实际的障碍。
为方便起见,本文以学术期刊论文为分析对象展开。需要说明是,现代学术期刊出版业起源于西方17世纪中叶,学术论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某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本文使用的数据库JSTOR提供对2000多本学术期刊内容的全文检索功能,期刊发表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665年,几乎涵盖了西方汉学界和经济学界的英文主要学术刊物,在样本覆盖范围上是较为可靠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欧美期刊上发文者并非均为欧美学者,但主要是欧美学者,因此可以作为对西方学界科研情况的分析数据。以下对检索结果进行概要分析。*由于JSTOR无法将“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研究类型进行单独划分,目前只能手动完成关键词的设置和检索。具体方法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济学卷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条目译为英文逐一检索,同时以赵靖、石世奇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1-4卷)和胡寄窗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全三册)涵盖的重点人物和概念为补充,检索关键词约250条,共计得到论文269篇。必须指出的是:第一,采用关键词枚举法不可能穷尽所有相关文献;第二,技术性细节也会带来检索结果的偏误。比如关于汉代名臣贾谊的英文姓名写法就至少有Jia Yi,ChiaYi和Chia I三种,对中国古代大量人物的检索难以避免出现遗漏问题。因而本文仅依据现有检索结果作趋势性分析和评述。
(二)基于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
图1首先考察了西方期刊所载的相关论文数量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问题的关注热度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这与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持续高速发展趋势相一致。在全部样本论文中,发表于1800年至1900年的有6篇,最早一篇出现于1844年第2期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美国东方学会会刊》),题目为TheHistoryofPaperMoneyinChina,作者是美国东方学会的主要创办人、首任会长John Pickering。该文回顾和介绍了自汉代“皮币”之后中国纸币的发展历史,提到了宋太祖的货币政策及马端临等人的相关记载。这一时期论文数量有限主要是由于欧美国家职业学者对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同时也与大多数学术期刊诞生于19世纪末期有关系。在检索结果中1900年至1920年期间论文数量只有4篇,但是特别值得一提的在于,欧美主流经济学的顶级期刊最早出现了有关中国古代经济问题的研究,分别是1912年发表在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第2卷对陈焕章《孔门理财学》的书评(Review:TheeconomicPrinciplesofConfuciusandhisschool)和1913年发表在The Economic Journal(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刊)第23卷的“中国古代货币”(TheAncientCoinsandCurrencyofChina),后者偏重于经济史范畴兼有思想史内容,前者的评述对象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1980年前后,图1表明从20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论文数量出现了突破性的跃升,这显然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随之而来的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分不开的。
图1 文献总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图2和图3分析了全部样本论文的研究朝代分布情况。论文数量显示,春秋战国是西方学术界最偏重的对象时期,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经济史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传统的经济思想史是以人物为载体和切入点而展开,先秦时期作为中国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的争鸣孕育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发端,儒墨道法的经典文献包涵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精髓和基本要义,为研究经济思想史提供了异常丰富的人物思想素材。这些问题对于经济史研究而言则相对不那么重要。在现有的检索结果中,秦汉时期的论文数量位列第二,也十分符合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客观规律。一方面,秦汉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初步建立的时期;另一方面,赵靖先生认为汉代还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西汉中叶以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那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时代就结束了。”[9]11唐宋元则是经济史学界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时期,自从20世纪上半叶内藤湖南正式提出“唐宋变革论”以来,直到今天仍然处于不断深化的讨论中。图3描绘的是西方学术界在不同时期研究对象的结构性变化:第一个特征是研究对象的朝代分布越来越多元。早期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历史时期,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视野则全面覆盖了中国古代的各个时段;第二个特征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西方学者的重点研究时期也在不断后延,1900年之后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剔除通史类研究之后,1900-1920年的重点在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1920-1940年的重点在秦汉时期,1940-1960年对唐宋元时期的研究日益重要,1980年之后明清时期的研究论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图3所示的现象在国内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历程中有类似的情形。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在进入21世纪后重新成为西方学界的研究重点,也反映了中国国力提升所带来的国际范围内对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关注热潮。
图2 研究朝代分布
图3 各年代研究朝代占比
学术研究除了自身的不断开拓与深化之外,与外部学术环境和学术平台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近百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学科(包括经济学在内)始终处在向西方学习与追赶的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西方学术期刊是现代各学科学术水平的最高体现。研究西方学术期刊的学术史意义毋庸置疑。图4显示了样本文献在不同期刊中的分布,刊文数量在10篇以上的分别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美国东方学会会刊》,创立于1843年)、T'oung Pao(《通报》,创立于1890年)、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期刊》,创立于1941年)、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东西方哲学杂志》,创立于1951年)、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东方经济社会史杂志》,创立于1958年)、Th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商业伦理学杂志》,创立于1982年)、Monumenta Serica(《华裔学刊》,创立于1935年)。除了《商业伦理学杂志》之外,上述期刊全部都是世界顶尖的汉学杂志,发表范围涵盖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议题。
图4 刊载样本文献大于10篇的西方学术期刊
这一统计结果印证了前文关于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史学科背景的讨论,对于国内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和学术发展而言颇具参考价值。事实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论文自始至终在西方学术界很难被划入经济学主流范畴。
三、欧美学术界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的内容与类型
一般认为,经济思想是经济关系或社会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直接表现,既包括经济学说,也包括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的经济观点。对于中国古代而言,经济发展、经济危机及其随之而来的变法改革是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历代思想家通过建言献策,详细地论述了自身的经济主张,留下了
丰富而深刻的文献记载。例如,William S. Atwell(艾维四)观察了明朝的经济萧条和危机,记述了明朝的大臣、学者和皇帝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农业发展、税制改革、整治腐败等),并将之置于全球背景下,与同时期西班牙等地的方案进行比较,论述了经济复苏对之后经济发展的意义所在。[10][11]
除了典型意义上的经济思想史研究之外,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和政策同样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热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史的范畴,然而制度和政策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后者是经济思想集中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前者则是国家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本文将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潮一并列为考察对象的范围。
(一)经济制度研究
样本文献中关注的经济制度有两类:第一类和官僚制度或政治制度相关,关注如何构筑有利于确定合理经济决策的制度。Andrew Meyer(麦安迪)的论文着眼于战国时期田齐的士子招用体系,[12]建立了理论上的资助模型,并用《管子》和《晏子春秋》来进行佐证和分析,以说明该体系是如何发挥作用加强田齐的社会统治并藉此支持国家政策的;Robert M. Hartwell(郝若贝)介绍了唐宋时期,[13]专司财政的中央部门成立后经济思想转变为经济政策的整体过程,说明了各个部门在此之中所起的作用和职责范围所在,以及管理财政的官员如何被选拔、升迁,概述了经济政策制定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第二类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制度、财政制度、货币制度、人口制度等方面,如Manabu Nakagawa(中川学)介绍了唐朝期间配合两税法所划分出的“客户”概念,[14]援引大臣奏议和政策文件来说明这一制度的实行原因及过程;*JSTOR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创办于日本的英文刊物,考虑到以英文发表的文章在学术规范和研究套路等方面与欧美学术界相近,故日本学者以英文发表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论文暂列入本文考察范围。Denis Twitchett(崔瑞德)详细考察了唐朝中央各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情况(屯田、营田和军田):包括地理分布、管理制度、农民招募等等,[15]说明了重要人物在制度演进中的思想贡献。
(二)经济政策研究
从政府总体经济政策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并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如:Jane Kate Leonard(李欧娜)以详细的史料为支撑,[16]描述了清朝政府综合运用货币政策、粮食政策在 “养民” 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探究了清朝国家干预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关系。财政政策方面的文章主要集中讨论税收政策的设计及土地税在整体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中央政府的权力变化也是一个着眼点。如Robert M. Hartwell(郝若贝)在其另一篇论文中,[17]将宋代划分为三个时期来观察其财政记录,研究了政府经济权力的变动情况。
对货币政策的探讨占据了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史研究的相当大比重。其中既有宏观描述货币政策变化的,如Richard von Glahn(万志英)在文章中描述了宋元时期发生的一场货币体制的变动:[18]宋朝及以前为不统一的铜银本位,而元代时期则转变为银本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忽必烈等的货币改革。也有关注历史上某段时期出现的货币危机及解决方案评估的,Penelope A. Herbert(何珮妮)以张九龄建议唐玄宗下放货币铸造权并引起唐朝主要官员对于货币发行权的讨论为切入点,[19]回顾了关于国家管控和自由市场的古代货币理论,而后检视了张九龄建议本身所反映的货币短缺问题,并详细记录了主要人物的论点,最后记述了货币短缺的解决情况。
实际上,与货币相关的话题远不止于货币政策,货币史、货币思想史几乎是西方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问题范畴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此处顺带作简要介绍: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货币史的研究由来已久,《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元代纸币的描述从一开始就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关注。及至19世纪,已经有相当多数量的欧美文献集中于中国货币问题的研究,例如传教士Eduard Kann(耿爱德)即是著名的中国金融货币专家。早期研究出了关注货币政策之外,还往往以考古资料为支撑来考究中国古代货币的形制、发行背景流通情况等。W. S. Ament(梅子明)介绍了中国古代货币的组成、铸模、铭文和形状,[20]并解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货币学家Joe Cribb(高利辰)则以贵金属为研究对象,[21]论述了其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发行、使用情况,经济功能,用废原因,同时贯穿了中国人对金属利用、开发的态度和思想。也有一些文献是从货币思想入手的,梳理中国古代社会人民和思想家们对货币本身的思考。例如Fumio Hozumi(穗积文雄)在文章中援引大量资料,[22]描述了古代中国思想家对货币起源、功用、价值、性质等问题的探讨。
(三)经济思潮和传统经济思想研究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含零散的经济意识,也包括较为系统的经济理论,同时还包括在某些历史时期占主流地位的某种经济思潮。在样本文献中,乌托邦作为一种经济思潮和社会思潮不约而同地受到了东西方古代学者的关注,是较为热门的研究话题。Zhang Longxi(张隆溪)对比分析了中西方古代的乌托邦思想,[23]中国部分涉及孔子、诗经、曹操、陶渊明等等,并归纳了后世学者对其的评注和发展。也有学者关注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间乌托邦思想的异同点,Dudley Tyng(丁达礼)在著作中批驳了中国汉学家“孔子在《礼记》中表达了类似于道家的乌托邦思想”的观点,[24]认为儒家所讲的“大同社会”存在于过去,和道家的思想完全不同。而Don J. Wyatt(怀亚特)关注的则是中国传统上极为重要的经世思潮,[25]他集合多位学者的研究,系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文人、学者和官员们的治国思潮,分析了庆历新政中的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朝廷重臣的社会经济思想,深刻剖析了宋朝倾倒之际文人个体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除了乌托邦思想以外,儒家的“和谐”概念、义利观等思潮的发展和变动,对当代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研究都很有价值。Timothy Brook(卜正民)以孟子的义利观为出发点,[26]探讨了儒家思想对商业的限制作用,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朝代的人是如何阐释儒家传统的“义利观”以减轻获利行为受到的传统压力的,论文还结合了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如果说以经济思潮为主题的文章,观察的是某一传统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多数人观念中是如何发展的,那么以古代学者、政治家、思想家为核心对象的文章,则将焦点集中投射在了某一学派或某位思想家上。这一部分的文献以研究儒家、法家思想居多,因为这二者分别与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历史上的数次经济改革密不可分。以儒家为例,随着20个世纪中后期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儒家文明对现代社会发展、商业伦理建设等问题的启示和贡献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Kit-Chun Joanna Lam(林洁珍)创造性地从宏观的角度说明儒家思想对社会发展和制度建设的作用,[27]以动态的分析角度检视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农业社会、新儒家思想对商业化社会(宋代)、儒家思想与近代改革、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思想等复杂的现代性议题。Tak Sing Cheung(张德胜)和Ambrose Yeo-chi King(金耀基)的文章首先介绍了儒家的商业价值观以及历史上的著名儒商,[28]随后在深度采访东亚地区41个信奉儒家思想的企业家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在面临商业决策时的思考过程和呈现他们面前的经济道德两难选择。
四、结论
受到研究方法和文章篇幅的局限,本文对西方学术期刊中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论文的分析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例如经济思想的研究对象在理论上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除了前文提到的财政、货币、土地、人口、乌托邦、经济伦理等内容之外,还应当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研究范畴。事实上在检索到的200多篇论文中,基本上对各个范畴均有所涉及,但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展开介绍。尽管如此,本文对于西方学术期刊的分析仍然能够为国内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首先,西方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开端很早。19世纪之前就有众多来华传教士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整个19世纪,不考虑在华西人的著述在内,仅正式的西方学术刊物上就有数篇论文涉及到了中国古代货币史和货币思想史问题。此后,《孔门理财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第一部系统性西文著作,也是在西方学术环境下诞生的。国内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可以追溯到1897年梁启超的“《史记·货殖列传》今义”,更系统的学科研究则往往以甘乃光于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先秦经济思想史》为开端标志。由于西方至今不存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科划分,中国的“学科”概念也是西学东渐之后的产物,所以很难判定研究开端的孰先孰后。但就相关问题系统化、现代化、科学化研究的角度而言,西方学术界至少是和中国同步的,甚至是领先的。当然,发表在欧美期刊中的研究论文,并非都是西方人的研究。
其次,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往往是综合性的。所谓综合性,主要指的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有机结合。西方学者也有专门以中国古代人物及其经济思想为对象的研究,例如Olivia Milburn(米欧敏)的文章便介绍了《计倪子》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主要内容,认为其中鼓励投资、贸易、稳定物价等思想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著作。[29]该论文还探讨了该书与后世经济思想的关系,并附上了全文首次英文翻译。然而类似这种以人物为线索研究其经济改革、经济伦理等思想的论文在总体数量上并不占优,相当多数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论述都包含在经济史问题的研究中。例如Zhi Zang Waung*中文姓名未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硬币和纸币时,[30]大量引用了《易经》、《周礼》、《礼记》、《管子》的思想制度性内容。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分析范式很值得国内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研究者们借鉴。
最后,西方学术界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散见于各个学科研究中,至今没有被单独划分出来。根据对样本文献的统计分析,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贡献较大的学者大多是职业汉学家,发表的期刊也多为综合性的汉学杂志,仅有极少数的相关文章刊登在了诸如AER、EJ、JPE等顶级经济学期刊上。这些少数文章的刊登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中国古代经济问题的兴趣,但从发表时间上看基本都在20个世纪50年代之前。由此可以发现西方早期经济学期刊论文的研究方法比较多元化,视野也比较开阔,而随着主流经济学界数理化倾向的不断加剧,以经济思想史为对象的传统研究方法就很难再被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期刊所接受了。
[1] 赵靖,张鸿翼,郑学益.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回顾[J]. 经济科学,1984(3).66-74
[2] 程霖. 20世纪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以学术著作为主[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4):139-148.
[3] 付志宇,缪德刚.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总结与展望[J]. 上海经济研究,2008(10):115-122.
[4] 叶坦. 日本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系统研究开端期分析[J]. 经济评论,1996(4):48-53.
[5] 叶坦. 中国经济学术史的重点考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4):132-142.
[6] (西班牙) 门多萨(Juan Gonzilez de Mendoza).中华大帝国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绪论26.
[7] 利玛窦(Matteo Ricci). 天主实义[Z]. 第五篇.
[8] 邹进文. 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9] 赵靖,石世奇.中国经济思想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
[10] William S. Atwell. Time, Money, and the Weather: Ming China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Mid-Fifteenth Centu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61, No. 1 (Feb., 2002), pp. 83-113
[11] William S. Atwell. Ming Observers of Ming Decline: Some Chinese Views on the "Seventeenth-Century Crisi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2 (1988), pp. 316-348
[12] Andrew Meyer. The Altars of The Soil and Grain Are Closer Than Kin 社稷戚於親: The QI 齊 Model of Intellectu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JiXia 稷下 Patronage Community. Early China, Vol. 33/34 (2010-2011), pp. 37-99
[13] Robert M. Hartwell. Financial Expertise, Examination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Economic Policy in Northern Sung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30, No. 2 (Feb., 1971), pp. 281-314
[14] Manabu Nakagawa. Occupancy of Deserted Farming Plots by "Ke-Hu" Under The Tang Dynasty.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20, No. 1 (June 1979), pp. 20-32
[15] Denis Twitchett. Lands under State Cultivation under the T'ang.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 2, No. 2 (May, 1959), pp. 162-203
[16] Jane Kate Leonard. Review: Conflicting Counsels to confuse the age. A documentary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Qing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6, No. 3 (Aug., 1997), pp. 765-766
[17] Robert M. Hartwell. The Imperial Treasuries: Finance and Power in Song China. Bulletin of Sung and Yu an Studies, No. 20 (1988), pp. 18-89
[18] Richard von Glahn. Monies of Account and Monetary Transition in China, Twelfth to Fourteenth Centuries.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 53, No. 3 (2010), pp. 463- 505
[19] Penelope A. Herbert. A Debate in T'ang China on the State Monopoly on Casting Coin.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62, Livr. 4/5 (1976), pp. 253-292
[20] W. S. Ament. The Ancient Coinage of Chin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and of the History of the Fine Arts, Vol. 4, No. 3 (Sep., 1888), pp. 284-290
[21] Joe Cribb. An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Precious Metal Currencies of China. The Numismatic Chronicle (1966-), Seventh Series, Vol. 19 (139) (1979), pp. 185-209
[22] Fumio Hozumi. THE CHINESE IDEAS OF MONEY. Kyoto University Economic Review, Vol. 18, No. 1 (43) (JANUARY 1943), pp. 34-57
[23] Zhang Longxi. The Utopian Vision, East and West. Utopian Studies, Vol. 13, No. 1 (2002), pp. 1-20
[24] Dudley Tyng. The Confucian Utop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54, No. 1 (Mar., 1934), pp. 67-69
[25] Don J. Wyatt. Review: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Vol. 2, No. 1 (SPRING 1995), pp. 137-142
[26] Timothy Brook. WEBER, MENCIUS,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PITALISM. Asian Perspective, Vol. 19, No. 1, Special Issue on Contemporary China (Spring-Summer 1995), pp. 79-97
[27] Kit-Chun Joanna Lam. Confucian Business Ethics and the Econom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3, No. 1/2, Business Ethics in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Mar., 2003), pp. 153-162
[28] Tak Sing Cheung and Ambrose Yeo-chi King.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ableness: The Moral Choices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 Entrepreneu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54, No. 3 (Oct., 2004), pp. 245-260
[29] Olivia Milburn. The Book of the Young Master of Accountancy: An Ancient Chinese Economics Text.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 50, No. 1 (2007), pp. 19- 40
[30]Zhi Zang Waung. The Ancient Coins and Currency of China.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23, No. 92 (Dec., 1913), pp. 524-536
[责任编辑:唐少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15ZDB131)。
张亚光,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经济思想史、近现代经济学学术史;刘晟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管理思想史。
F129
A
1002-6924(2016)09-02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