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2016-10-17黄建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紧张感倦怠感职业倦怠

黄建松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黄建松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14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的个人紧张子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感和职业倦怠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特殊,管理者应该采用有效措施降低个人的职业紧张感,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相关性

目前职业紧张已成为疾病和工作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1]。医护人员作为救死扶伤的特殊群体,其职业紧张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也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在工作中必须面对众多压力源。急诊科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由于经常面临危急、突发多变的抢救情况,工作紧张繁忙,工作负荷大,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高应激工作环境中,这种状态容易使急诊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表现为厌倦护理工作,减少工作投入,对患者冷漠等。工作倦怠不仅可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使其产生焦虑、抑郁、慢性疲劳、头痛、高血压和胃肠疾病等问题,还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2-4]。我们通过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和职业倦怠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为制定干预性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和倦怠感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整群抽取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注册护士及在急诊科工作1年以上。共发放问卷80份,有效问卷78份。男22例,女56例;年龄(32.23±7.65)岁。专科学历32例,本科46例。未婚48例,已婚30例。护师及以下58例,主管护师及以上20例。

1.2调查工具

1.2.1职业紧张量表采用职业紧张量表的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5]进行调查:包括心理紧张反应、业务技术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共4项指标。每项指标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分值越高表明紧张反应越强烈。

1.2.2职业倦怠感量表[6]由美国心理学家Maslash和Jackson1986年编制,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博士译成中文引入我国。该量表共22个条目,采用likert7分等级评分法,0代表从来没有,1代表1年有几次,2代表1次/月,3代表每月有几次,4代表1次/周,5代表每周有几次,6代表每天都有。本量表包括3个纬度:情绪疲惫感或称情感耗竭、工作冷漠感或称去个性化、个人无成就感或称自我效能降低。前两个分量表个体得分越高,表示体验到的倦怠程度越重,且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个人无成就感得分越高,表示体验到的倦怠程度越轻。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率和均数±标准差);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值取0.05作为检验水准,P值为双侧概率。

2 结果

2.1急诊科护理人员个体职业紧张感水平及与常模的比较急诊科护理人员个体职业紧张感水平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诊科护理人员个体职业紧张感水平及与常模的比较±s)

注:*P<0.05。

2.2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及与常模的比较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及与常模的比较±s)

注:*P<0.05。

2.3急诊科护士个体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见表3。

表3 急诊科护士个体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r,p)

注:P<0.05。

3 结论

急诊科工作环境特殊,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仪器多而复杂,因而对护理人员知识、技能的要求较高。同时,时刻面临极高的职业危险,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心理、躯体压力。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护士活力和工作热忱降低,常怀疑自身的能力,并对工作成绩持否定态度。感觉精力不足、自尊心下降,因而存在着较多发生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组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的个体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水平均高于国内常模[7],提示急诊科护士职业紧张和倦怠更为严重,进行积极关注和有效的干预已刻不容缓。

本组结果还显示,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呈明显正相关(P<0.05),可以推论职业紧张可能为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职业紧张造成的心理生理改变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8]。急诊科护理人员从事的是高技术、高风险且又与陌生环境和人群接触频繁的职业,同时劳动强度较高,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造成身心疲惫和消耗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可以导致医疗缺陷差错,后者反过来又会加重倦怠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故医院、护理部及护士长更应重视减轻护士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不断提升年轻护士的专科技能,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自尊,维护其身心健康,增加其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效的降低职业紧张感,缓解职业倦怠的水平。

[1]张莹, 梁多宏, 史新竹, 等. 沈阳市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和生命质量状况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 29(9): 572-575.

[2]Thomas KRimM.Job satisfaction among nurses:apredictor of burnout levels[J].J Nuts Adm,2002,32(12):648-654.

[3]MaslashC,Schaufeli W B, Leiter M P.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J],2001,52:397-422.

[4]PayneN.Occupationalstressors and coping as determinants ofburnoutin female nurses[J].J Adv Nuts, 200l, 33 (3):396-405.

[5]赵国秋,王义强,徐琴美,等.中学教师与医护人员职业心理紧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57-159.

[6]郭桂丽.沈阳市六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7]茅金宝,袁艳华,安晓华.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19-20.

[8]丁抗宁,宋雅皤,王蓉,等.心血管内科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4-6.

(收稿2016-05-12)

R473

B

1077-8991(2016)06-0132-02

猜你喜欢

紧张感倦怠感职业倦怠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本期打卡主题:今天去哪儿玩
结合提问,构建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课堂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论话剧舞台表演的紧张感与松弛感的平衡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