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6-10-15陈晓功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现状对策

陈晓功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宝鸡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宝鸡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促进宝鸡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突出地方特色,让旅游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意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开发人文景观;加大广告投入,扩大广告范围,提高宝鸡旅游知名度。

【关键词】 旅游产业;现状;对策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陕西第二大城市,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出自这里,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自然风光优美,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陕西省第二大旅游目的地。在关天经济区建设的带动下,宝鸡市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宝鸡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一、宝鸡市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宝鸡市大力发展青铜器文化,致力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源地这一品牌,并以“青铜器之乡”为核心,带动其它旅游资源共同发展。宝鸡市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等荣誉。截止2015年宝鸡市已经建成人文景区29个,自然景区20个,包括精品景区法门寺、太白山、周公庙,生态休闲景区通天河、凤县凤凰湖、紫柏山、关山、千湖,宗教文化景区法门寺、龙门洞、灵山、消灾寺,历史文化景区炎帝陵、周公庙、钓鱼台、周原遗址,风情民俗景区宝鸡民俗博物馆、岐山西岐民俗园等。目前,宝鸡市已经初步形成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民俗艺术生产为龙头、以休闲娱乐为补充的多方位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产业对宝鸡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并提升了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同时,随着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宝鸡加快发展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宝鸡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区规划落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宝鸡市目前仅有太白山和法门寺两景区编制了旅游景区规划,其它景区由于行业和行政隶属分离,管理体制不顺,各自为政,各方办点,均未编制相应的景区规划,这致使全市主要景区旅游项目普遍存在创新性差、设计不合理,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尤其是近年来,宝鸡市过度依赖于法门寺景区,而忽视了其它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出现了“东热西凉”的旅游现状。如天台山、鸡峰山等国家级风景区,或是不为人知,或是投入建设力度不大。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统一指导,游客只了解法门寺景区而对其它景区知之甚少,外地游客大多是为法门寺景区拜佛而来,拜佛之后便返回,或是去往其它市域。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重视程度较低

旅游产业是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宝鸡市旅游资源丰富,大大小小有40多处景点,要全方位投资建设这些景区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宝鸡市财政目前缺乏资金,这一现状制约了宝鸡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宝鸡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多年来一直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工业上,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市区至今未设游客服务中心,没有为游客提供了解旅游服务与咨询的正规途径。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非专业的人士,整体素质和文化层次不高。交通方面,从市区到景点缺乏正规的交通旅游车辆,通往景区的道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通往太白山森林公园、关山大草原、通天河森林公园等景区的部分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山路弯曲程度过大,陡坡过多;以及路面过窄,部分地区甚至只能容纳一辆越野车通过,增加了游客出行的困难程度。旅游设施方面,宾馆床位数量可以满足,但设施陈旧,整体档次低,眉县汤峪温泉资源利用层次低。

3、人文景观开发力度较小,旅游产品缺乏亲和力

回归自然是当代人的心理需求,宝鸡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但却忽视了对人文景观产业的开发,把旅游产品的重心放在“古”上,体现在“炎帝”、“佛都”历史上,游客参与明显不够。以“古”为特征的旅游产品虽然在学术上有很高的价值,但由于它的历史性、神秘性及橱窗式的陈列,拉开了旅游产品和游客之间的距离,打消了游客对产品的直接兴趣与本能的灵感反映,表现出明显的亲和力不够。宝鸡市是二十七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市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羌族等民族,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宝鸡市旅游产业中却没有体现出其重要性,需要加大投入和开发,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

4、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开发滞后

尽管宝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觀,但其对外的知名度却很低。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的北首岭景区至今仍处于闲置中,秦王陵景区正面临继续坏损无人修护的处境。6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没有很好利用、处于闲置乃至荒废中。旅游产品广告投入少,缺乏宣传,致使旅游产品知名度低,产品无法推广。如天台山景区,1994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但它的名气却仅限在陕西西部这一片区,对外却少有人知。金台观位于宝鸡市北坡森林公园半坡处,创建于元朝末年,为明代道士张三丰修道处,为宝鸡三大道教宫观(金台观、银台观、玉台观)之一,金台观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云完全可以与山东半岛的崂山相媲美,但也是少有人知。

三、提升宝鸡市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突出地方特色,让旅游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上,要突出特色,首先要做大、作响和做精法门寺、太白山和周文化三大文化品牌,其次还探索其它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拓展人文景观、休闲游市场,注重旅游产品多元化。另外还需加大旅游产业投入比重,将分散的旅游资源关联起来,使本地旅游资源走出各自为战、各自为阵的发展误区,从而使宝鸡旅游产业形成一盘大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法门寺景区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炎帝陵景区、天台山景区等特色景区的优势,形成真正以“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多方位发展,开发旅游产品,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为旅游强市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意识

宝鸡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及市区环境绿化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旅游者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市区至今还没有建立游客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购票、交通、住宿和餐饮等一系列服务。建议市政府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对景区的投资力度,对景区道路、供电、供水、用餐、车位、公厕、污水处理、宾馆和购物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提高旅游景区服务的档次和水平,让景区能留住游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增强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当游客有需要时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市政府需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商资金,在市区规划和建设游客旅游服务中心,增加景区与市区点对点的交通运输线路,为游客提供完善的软硬件服务,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开发人文景观

周秦文化是宝鸡叫得响的文化名片,宝鸡市要让这个文化名片带动整个地区旅游,这就需要深化旅游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挖掘周秦文化的深度内涵,高起点、大手笔包装旅游精品项目,培育竞争力较强的旅游文化产品,建立旅游利益联盟体系,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为此,宝鸡市必须加快开发建设法门寺、炎帝陵、周公庙、钓鱼台、秦王陵、石鼓山文化景区,尽力打造好周秦文化这张名片。办好“两节一会”,聚焦人气,做大产业,把法门寺建成世界佛文化之都,把太白山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品牌景区。同时还要深挖民族文化资源,针对各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开展各项旅游活动,进行宣传,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和适当开发,吸引游客观光,对民族美食和民族服饰进行包装,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等,使宝鸡的民间工艺、民俗文化、青山秀水和城市新貌形成自己的旅游特色,成为西部旅游的新亮点。

4、加大广告投入,扩大广告范围,提高宝鸡旅游知名度

宝鸡市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如果不进行很好的宣传,知名度就无法得到提高,游客也就无法被吸引过来,这就需要宝鸡市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多种手段推销旅游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报纸和电视广告等,进行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包装和推广;二是可以通过不断举办各种旅游展、旅游促销活动和在公共活动场所做广告,邀请各地的旅行商或新闻记者来宝鸡采访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宝鸡旅游;三是加大在西安、銀川等西部国际旅游城市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扩大国际旅游市场;四是利用携程、途牛等新型网络平台,扩大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

【参考文献】

[1] 郝怡琦,万先进.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发展研究(下半月), 2015(10)196-198.

[2] 邱荣飞,林坤.江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J].旅游经济, 2011(09)111-113.

[3] 徐丽霞.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讨[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9-21.

[4] 马青敏.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启示[J].旅游管理研究,2014(05)25.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