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装配式建筑模式在建筑行业发展的探讨
2016-10-14张家铭
张家铭
摘要:谈到装配建筑首先应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定义,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它采用最新的冷压轻钢结构以及各类轻型材料组合房屋的各个部分,使其具备卓越的保温、隔音、防火、防虫、节能、抗震、防潮功能。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模式;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6-143-01
前言
我国于2015年6月16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院”)主编的《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在标准院多功能厅召开了送审会,最后审查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通过审查。与此同时多地市如上海、济南等先后发布了装配式建筑住宅标准,据湖南日报2015年6月4日讯,湖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装配式钢结构集成部品主板》、《装配式钢结构集成部品撑柱》、《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结构技术规程》三项湖南省地方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已经在我国不再仅仅停留在研究和探讨阶段,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目前远大住宅、中民筑友、上海建工集团等全国多家公司都已经投入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中,其中上海城建集团建设的首个高预制率保障房项目“浦江瑞和新城”就是采用的装配式建筑,上海首个装配式国家电网项目——松江庙三110千伏输变电站完成吊装,工期前后只用了2个月,中民筑友公司在湖南长沙在建的长沙第一师范校区教学楼也是采用的装配式建筑。
1.根据装配式建筑按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1砌块建筑
用预制的块状材料砌成墙体的装配式建筑,适于建造3~5层建筑。
1.2板材建筑
由预制的大型内外墙板、楼板和屋面板等板材装配而成,又称大板建筑。
1.3盒式建筑
从板材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配式建筑。
1.4骨架板材建筑
由预制的骨架和板材组成。其承重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柱、梁組成承重框架,再搁置楼板和非承重的内外墙板的框架结构体系:另一种是柱子和楼板组成承重的板柱结构体系,内外墙板是非承重的。
1.5升板和升层建筑
板柱结构体系的一种,但施工方法则有所不同。这种建筑是在底层混凝土地面上重复浇筑各层楼板和屋面板,竖立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子,以柱为导杆,用放在柱子上的油压千斤顶把楼板和屋面板提升到设计高度。加以固定。外墙可用砖墙、砌块墙、预制外墙板、轻质组合墙板或幕墙等;也可以在提升楼板时提升滑动模板、浇筑外墙。升层建筑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比较适用于场地受限制的地方。
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比较有哪些优点使得如今的建筑建设会积极采用装配式建筑
系统化的形势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其本身也就是一个需要进行分工合作的过程,由于其主要的元部件都是预先生产的,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以及整体浇筑,因而实际上如何做好配合工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说装配式建筑有那么多的优点,对于本身的工作量以及环境效果的改善都很明显。但是如果说没有什么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配合的工序的话,从实际效果而言并不是具有足够理想的后果的,而且系统化的工程也就要求整个工业程序能够流程化的进行,实际上对于制度设计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能够保证对于制度设计以及配合技术水平的管理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改变的话,实际上也就能够保证对于系统化方面有所促进了;其次设计更加个性化,它是针对于现阶段的大部分的建筑来说的,由于建筑要求质量也就必然的对于标准化生产有很高的要求,从而在现阶段形成了高度标准化的建筑形式。但是可以说物极必反,过度的同一化实际上使得建筑对于个人生活生产的满足程度上有所下降,因而可以认为个陛化的需求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也必然的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实际上由于可以预先定制,因而一定程度上就解决了这个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当然实际上因为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功能的问题,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个陛的需求来进行保障,最后成本和效率的优化,成本的优化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方面,由于是标准化操作以及装配安排,实际上大量的劳动都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操作运行,因而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消耗,而另一方面来说因为标准化以及预先生产和装配的分离,实际上可以认为对于原材料方面的节约也是有作用的。再者,从效率方面来说,各司其职方式从理论上是一个最有效率的方式,也能够保证各个方面的工作经验以及操作水平。因此,从效率的角度上说,也能够更加明显地进行督促来保证各方面的有效责任和改善。
3.结束语
总结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果,同时相比较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更加科学,但同时应该思考完善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其他匹配;智能化的建筑和前卫的建筑装饰设计都需要运用和思考进来,使得建筑不是单纯的从施工方式的改变,而应该更多的拓展出新的产业和服务,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初期不再单纯的只是考虑简单的将建筑体砌成,而是应该完善内部的空间设计的运用,同时对于更加智能化的设备运用、管线的布置设计要求更高。装配式建筑不能单纯的无个l生和无差别的进行建设考虑,应该结合建设项目及当地环境、人文历史等建设出有代表和特色的建筑体来,这需要从设计和材料运用上进步研发和探讨,同时对施工人员也要再严格岗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