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解读数学文本?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2016-10-14范金进

教师·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范金进

摘 要: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学生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的面积计算、单位转换等一系列的知识,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文章将就如何解读数学文本,实现有效教学作出简要阐述,供大家参考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本解读;有效教学

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1]。

1.认真解读文本,整体把握教学纲领

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是数、形及其之间的演绎,学校的教学则是由40分钟的课堂组成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短暂的40分钟,将整体性的数学知识整合到每一节课中去,把握教學文本的整体性。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细化每一个单元的教材知识,还要将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还应纳入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去进行探索学习。

理清教学文本结构,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主要知识内容讲得更加详细,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学生也能从整体结构出发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在解决同一类问题时能够掌握其基本的要领,做到触类旁通,对这一类型的问题融会贯通地解决,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深入剖析文本,填补思路空白

数学教学文本大多是一些算式符号及图形的学习,中间穿插了许多逻辑思维,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挖掘并作出总结的。因此,教师在解读数学文本时,应当凌驾于文本之上,填补思路空白,注重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心手合一,将课本知识转换到实际应用中去。

小学数学中的元、角、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拿着一元钱去买五毛钱的棒棒糖,学生都知道需要再找回五毛钱[2]。于是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现实教学素材引出“1元=10角”的数学转换公式,能够有效地让学生牢记数学公式,并灵活进行转换。

3.制订每堂课的教学重点及目标,提升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按照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目标标准,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能长久,且概括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一些形象直观性的教材或者采用游戏活动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但同时要适度,否则会起到消极的作用。

例如,有些教师在教授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设置了许多环节,占据了一半的课堂时间,其中不乏折纸、分圆片、分水果等重复的环节,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在教学重点上又是一带而过,使得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抽象分数中单位“1”的意义。这样的课堂效果显然是事倍功半的,教师没有侧重讲解重点,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4.加强交流沟通,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教师应当深刻解读教学文本,还应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在哪里,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改变例题、习题方式内容,实现以学论教。做到对话学生,对教学文本进行必要的深入探索及思辨,有效地重组教材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融入知识体系之中,灵活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实现对知识的整体领悟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认真解读教学文本,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教材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内在隐藏的教学内容,切实转换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罗 丽.对小学数学文本解读的建议[J].生活教育,2015,(15):69—70.

[2]虞建国.解读数学文本 营造生命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9):62.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腾飞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