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特色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6-10-14陈云鹤蔡洁

教师·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园学校管理

陈云鹤 蔡洁

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创建于1956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地处长沙、浏阳两地交汇地,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学校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共占地10196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教师27人,在校学生600余人,其中寄宿生130多人。学校近年来先后被评为“长沙县教学常规检查先进单位”、长沙市“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获长沙县素质教育评价一等奖、长沙县校园集体舞比赛一等奖、 长沙市中小学生班级合唱比赛二等奖、长沙县中小学生班级合唱比赛一等奖,学生参加长沙市“创作杯”作文比赛获得市一等奖,参加长沙市信息学奥赛连续四年获得团体一等奖。

学校秉承“人诚志远,团结勤奋”的校训,努力做好农村小学生教育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学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愉快成长;为教师搭建发展和成长的平台,以科研兴校,以教改强校,鼓励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努力创办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农村明星小学。

为此,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完善校园管理制度。以行政班子管理为基础,以教师管理为依据,以教学管理为阵地,以德育管理为保证,打造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可持续发展校园。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不断吸引着许多学生前来求学。但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比城区小学薄弱,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居多,学生生源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结合农村小学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管理?如何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办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农村明星小学?笔者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对行政班子的管理

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学校管理的基础。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行政班子的管理。

(1)行政班子的配备和调整。学校将依据发展需要,按照德才兼备、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调整配备学校行政班子。将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培训列入学校的校本整体规划,促使干部成为学校各个部门优秀领导者,不断推进管理创新。

(2)坚持和完善例会学习制度。通过汲取经验,加强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和完善科学决策制度,解决民主集中问题;坚持和完善廉洁勤政制度,解决群众问题。

(3)完善制度章程,明确部门职责。对学校干部的管理、使用、提升,学校建立科学民主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鼓励、支持、指导干部及时总结经验、提升经验,积极探索管理规律,使学校各个部门主管干部对部门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思路,形成部门发展目标和规划,促进学校整体目标和规划的实现。

(4)落实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学校每周召开一次行政会议,商讨学校工作,并对本周学校工作进行民主决策,组织行政人员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强化服务意识。所有工作定期向老师、家长、学生公开。另外,学校还从2014年下学期开始实行了行政人员履职评议制度,每月由职代组组织教师代表对行政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公布,对行政人员的工作起到监督、激励的作用。

二、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学校管理的条件和依据。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明确提出了“依法治校、科研强校、名师立校、品牌兴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路,旨在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近年来,我们对教师管理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教师围绕学生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学校教研室规定:教研课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即这节课我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教师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备课,并积极深入学生中去,在课后积极反思,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是如何解决的?只有将教研课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促进学生的提升。

(2)带领教师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我们旨在培养“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工作习惯,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2015年,学校关于长沙市教育科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配合,培养农村低年级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获得市级一等奖,成功申报长沙市友谊教育科研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年轻教师,他们敢于钻研,勤于实践,乐于反思,自身的教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3)结合农村小学地域特色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我们将继续发挥“青蓝工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优势,发挥其对新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促进新教师成长,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大力营造帮扶学艺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提供“师傅施展才能、传授绝招,徒弟专心致学、自我磨炼”的机会,利用听课、评课、观摩课、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为双方帮教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早日成才。

三、对教学的管理

(1)加强校园常规管理。学校以“建设学习型校园”为目标,大力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学校必须严格贯彻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管理体制,按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积极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模式;切实把握各个学科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使全体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交流、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强化常规检查,把握好教学运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制定了《江背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学校提倡教学分层、作业分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明确作业量。每学期初教导处都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这些制度和要求,使之铭记于心,落实在工作之中。同时要求教师紧抓辅导工作,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辅导工作规范,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和个别辅导并举,重视后进生的轉化工作,工作扎实。在2015年长沙县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我校六堂课全部被评为优课,获得评估组的高度评价。

学校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先后实行了校长巡查、推门听课、面对面评课等一系列举措,学校教导处做到小查天天有,大查月月有,检查有记载,查后有交流,会上有通报。同时采取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检查以找问题为主,只个别交流;定期检查以发现典型为主,会上通报,形成对比,检查形成的结果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成为评先评优的依据。这样教师既能有紧迫感又不反感,能以更清晰的思路投入教学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成效显著。因此,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受到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

(2)重视特色课程建设。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推进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学校管理应该十分重视抓实抓细特色课程建设。

我们常常在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起时看到这样的一幕:全校600多名孩子都兴奋不已,奔向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教室。棋艺社团的孩子屏气凝神,认真听老师讲解方法;书法社團的孩子正襟危坐,用心书写汉字;音乐社团的孩子引吭高歌,快乐唱着歌曲;体育社团的孩子精神抖擞,有模有样练习武术操;计算机社团的孩子兴趣盎然,灵动的指尖敲出一个个文字;美术社团的孩子陶醉不已,用心描绘着美丽的图画……孩子们都觉得,能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真是太快乐了。周四下午两节课的普及班过后,每周六都会有一上午的乡村少年宫活动,作为社团活动的延伸和普及;每周六上午,都会有一批绘画、计算机、音乐等“小高手”汇集在学校,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些有趣又有益的课外知识,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歌唱家、美术家、计算机高手……

在特色课程管理方面,我校通过调整学校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思想品德、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及教研教改;增设国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两门校本课程,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在塑造学生健康身心的同时,学校注重张扬每一个学生个性,让他们自主、健康、和谐发展。通过每周四的社团活动,周六上午乡村少年宫这一平台,开设了计算机、舞蹈、音乐、美术、体育、棋艺等十多种课程,让学校的专职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教师上课,并外聘了经验丰富的棋艺、书法教师。如今社团活动和乡村少年宫的运转已经逐步进入轨道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长期的积累,相信会对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3)打造书香校园。我校以书香校园特色为载体,全面而又有特色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校园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个读书、爱书、用书的高潮,营造出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让书香缕缕飘逸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每周二、周四的晨会课,我校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国学诗韵,琅琅的诵读声、阵阵热烈的掌声起伏回荡,这里正开展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通过吟、诵、唱等活泼新颖、特色鲜明、不拘一格的表演,诠释了国学经典作品的内涵。学生们古诗诵读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浅吟低唱、抑扬顿挫诠释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让整个校园充满了国学经典的馨香。一、二年级的感恩教育,三、四年级的《论语》学习,五、六年级的《弟子规》学习,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把读书演绎成丰富的文化活动。优美的经典诗文、精彩的诵读表演,让全校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等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为他们一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四、对德育的管理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达成“育人”的目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开展的保证,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学校应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首位,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经常组织开展德育工作会议、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打造一支得力、能干、思想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我们的德育工作有很多精彩之处:

第一,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国旗下值周老师的精彩发言成为我校升旗仪式的一道亮点,有一周事件的细心回顾、精彩分析,有待改进之处的殷切期待,这些都让师生满心期待、回味无穷。

第二,加强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教育、训练和学习,还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经常抓,抓经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主题活动有序开展,纪念抗战胜利、向国旗敬礼、庆国庆、宪法日、廉洁文化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以不同的形式、相同的主题在全校陆续开展,“新三好学生”评选、“校园之星”评选等不断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

第四,以少先队为阵地,开展德育活动,“阳光假期”“我心中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建队日”等活动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齐头并进。“‘红领巾心向党、快乐成长”主题文艺汇演全校12个中队共出演节目17个,队员参与积极、参与面较广。活动氛围欢乐,反响热烈。

第五,建立了多种德育渠道:高标准的少先队活动室、黑板报、宣传栏、橱窗等,内容常换常新,各班教室内都张贴了《中小学生守则》及国旗,楼道内张贴了名人名言和科学家画像等,真正使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成为育人的场所,发挥着育人的作用。组织开展成长体验式教育德育项目的同时,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和健康的气氛中陶冶情操,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学校在学生自治方面进行尝试探索,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又深入探索“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制度,从课间活动安全、卫生、纪律三个大方面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学校组建了一支160人的学生监督员队伍,每周少先队组织召开工作指导、小结会议,每天组长召开小组会议,周五将检查、评比情况汇总,在升旗仪式上由值周老师进行公布,目前这支队伍以初具规模、成效突出,获得了师生的高度评价。

回首近年来学校的管理工作历程,我们用汗水收获了喜悦,我校师生携手并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工作特色:民主管理润人心,常规管理精细严,德育管理有创新,办学思想再升华。过去的成绩与荣誉让我校全体师生倍感骄傲和自豪,但路在脚下,未来的挑战与拼搏依然与我们同在,在教育前行的路上,我们将且行且努力,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将学校民主管理、常规管理、德育管理浸入人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与开拓道路。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中心小学)

(策划编辑:苏 荣)

猜你喜欢

校园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