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论文(2000-2016)的行政文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16-10-14颜佳华李悦鸣
颜佳华 李悦鸣
(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基于CNKI论文(2000-2016)的行政文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颜佳华李悦鸣
(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
行政文化研究是国内行政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2000-2016年发表论文为基础,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功能绘制行政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核心作者图谱、主要研究机构图谱、研究演变趋势图谱以及关键词聚类图谱识别出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性,直观揭示行政文化研究发展的脉络,概括行政文化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后续行政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行政文化;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价值观;知识图谱
行政文化是行政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学领域的持续研究热点,我国学者对行政文化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行政文化研究兴起以来,我国行政文化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依据大致可划分为研究起步阶段、研究全面开展阶段和研究深化拓展阶段[1],进入21世纪以来为研究深化拓展阶段。笔者以行政文化研究深化拓展阶段为对象,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为工具,绘制出此阶段我国行政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以图谱的形式直观展示和分析2000-2016年间我国行政文化研究的热点和演变态势。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选自中国知网(CNKI)。为梳理行政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选取行政文化、行政精神、行政道德、行政制度、行政价值观、行政思想、行政心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献来源年限为2000-2016年,类别为CNKI所收录的全部期刊文献,获取学术论文共计6077篇(检索时间为2016年6月4日)。去除通知、稿约、书评以及期刊目录等非学术论文,共计获取以行政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论文5739篇,对相关文献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CiteSpace Ⅲ 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2000-2016年行政文化研究知识图谱。
CiteSpace软件是以共引分析和寻径网络算法等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2]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某一研究领域,寻找开创性和标志性文献、主流主题、演变趋势、研究领域间的关联。[3]知识图谱中的节点和连线有效表示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的合作、共现关系,节点越大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合作、共现程度与连线的粗细程度呈正相关。CiteSpace绘制的图谱中,关键节点通过中介中心性和突现率进行探寻,平均轮廓值和模块值的大小决定知识图谱的聚类效果的合理程度。
二、行政文化研究现状整体性描述
行政文化是行政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步入新世纪,学者以行政文化为视角对政策热点进行探讨,行政文化的应用性研究得到加强,大量研究成果涌现。在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绘制行政文化核心研究者知识图谱、主要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和热点演变趋势图谱,对新世纪我国行政文化研究进行整体性描述。
1、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图谱
研究者是推动一个研究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研究机构是研究者开展行政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以行政文化研究成果产出为依据,对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进行识别,利用CiteSpace的可视化功能绘制行政文化研究的核心作者图谱(见图1)和主要研究机构图谱(见图2),呈现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图 1行政文化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图谱
图1是行政文化研究核心作者图谱。透过图谱可以看出,颜佳华、张康之、徐凌、王洪杰等学者所在节点较大,从而说明其研究成果丰富,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大、频次多。连线表示节点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颜佳华与唐检云、韩莹莹与张强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合作关系,其他学者在行政文化研究过程中较为独立或合作关系不明显。由于数据获取途径、检索主题选择、可视化分析阀值设定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和局限,可能存在部分学者间的合作关系未能在图谱上呈现。但总体而言,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
图 2行政文化主要研究机构图谱
图2是行政文化主要研究机构图谱。透过图谱可以看出,湘潭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成果突出,湘潭大学行政文化研究成果达122篇。其他研究机构和单位成果多处于20-50篇之间。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核心作者多的研究机构,行政文化研究成果丰富。另外,研究机构图谱还识别出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程度,如中国人民大学与云南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其他研究机构独立进行行政文化研究或者与其他机构之间合作关系不明显。
2、行政文化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图谱
关键词有效反映一个研究领域和论文内容的精髓,高频关键词更是反映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核心问题。[4]CiteSpace具有关键词共现功能,通过该功能识别并记录行政文化研究领域文献的热点关键词与高频关键词,以关键词中介中心性为依据排序可以发现(见表1),行政文化、行政道德、行政制度、服务型政府、行政人员、和谐社会、行政伦理、行政改革等成为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关键词,国内行政文化研究集中于行政道德、行政制度、行政价值观等领域。
表1 CNKI论文中行政文化领域热点关键词
CiteSpace关键词聚类的时区视图呈现功能和探测突变词的功能可以有效探寻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在探寻行政文化研究热点变化的过程中,利用CiteSpace的时区视图呈现功能得到纵向时间维度的热点关键词演进图谱,连线代表不同时区节点之间的传承关系,连线越多传承关系越紧密,将行政文化研究演变趋势投射到纵向时间维度的时区坐标上,不同阶段的研究中心和热点直观呈现在图谱上(见图3)。突变词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研究成果骤然增加以及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热点关键词,该关键词是行政文化研究领域在该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与核心(见表2)。
图3是时间维度的行政文化研究热点演变图谱,可以反映新世纪我国行政文化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行政文化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行政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本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形成了成熟的行政文化研究体系。因此,行政文化及相关研究主题关键词集中出现于2000年和2001年的时间轴上;2002年及以后,行政文化研究热点关键词具有明显的实践性,与国家政策热点联系紧密,微观领域的关键词不断增加,行政文化的应用性研究不断增强,行政文化研究由宏观的理论研究逐步进入微观的实践层面。如电子政务、WTO、服务型政府以及治理能力等一系列政策热点关键词的出现。同时在我国行政文化研究趋势图谱上可以看出,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在该时间点以前,各时区之间连线多,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传承性强;该节点以后的各时区都与初始时区的行政文化、行政制度等存在较强的传承关系,相邻节点之间几乎没有连线,前后之间缺乏传承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性不断减弱,不同的研究热点呈孤立式的发展状态。
图 3我国2000-2016行政文化研究趋势图谱
表2是新世纪以来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突现词。2001-2004年以德治国突现,2002-2003年WTO突现,2004-2007年传统行政文化突现,2006-2010年和谐社会突现,2007-2009科学发展观突现,2008-2011年服务型政府突现,2011-2013社会转型突现,2013-2016制度建设突现,2014年以后全面深化改革与治理能力突现。通过行政文化研究突现词可以发现,突现词的突现时间与该阶段国家政策热点、社会热点紧密相关。例如,江泽民同志2000年《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法治和德治关系的论述后,以德治国作为行政文化研究的热点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WTO”作为突现关键词出现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随后“和谐社会”作为热点关键词得到行政文化领域学者的重视并进行持续研究。温家宝同志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首次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随后服务型政府成为行政文化研究中突现率最高的词汇;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全面深化改革和治理能力进入行政文化研究者的视野。
表2 2000-2016年行政文化领域突现词列表
三、行政文化研究的聚类图谱
CiteSpace的Minimum Spanning Tree功能可以呈现出行政文化研究热点的全貌。参数设置和阈值选定是绘制行政文化研究知识图谱的基础,以每年为一个时间片段,每个时间片段关键词设定为前10,对图谱标签大小和关键词规模进行调节,绘制出行政文化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聚类图谱以行政文化、行政制度、服务型政府和行政道德为中心,行政文化连接着行政心理、行政人员等热点关键词;行政改革、制度建设等围绕行政制度;行政道德连接着国家公务员和价值取向;服务型政府连接着行政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和行政人格等关键词,同时形成以治理能力为中心的小聚类。由此可以看出,行政心理将行政文化与行政制度、行政道德有效串联在一起,同时行政文化与服务型政府内在联系紧密。行政文化在整个聚类图谱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分散着国家行政管理、行政行为、领导干部行政人格和行政伦理等零散节点。
透过聚类图谱可以看出,行政道德、行政制度和服务型政府等研究主题共同构成行政文化研究体系,各研究主题都通过直接或间接连线与行政文化联系在一起。聚类图谱各节点之间关系密切程度透过连线体现出来,行政文化、行政制度研究主题内部连线较为密集,主题内部节点之间关系密切,形成较为独立的研究体系。透过行政文化研究聚类图谱可以看出,各主要节点之间缺少直接连线,与行政文化关系不密切,研究主题之间的继承性和持续性较低,关键节点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框架。聚类图谱中存在较多的孤立节点,与行政文化几乎没有联系,这与“行政文化研究缺少体系研究,呈现出相对孤立发展的态势”[6]的观点相一致。
新世纪以来,我国行政文化进入深化拓展研究阶段,学者们在继续拓展、深化行政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行政文化研究的应用性领域,与政策热点紧密结合,推动行政文化研究由宏观走向微观、由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关怀。以行政文化研究聚类图谱为基础,结合主题聚类标签、摘要聚类标签和热点关键词,行政文化、行政制度和行政道德共同构成现阶段行政文化研究的内容。行政文化研究具有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结合行政文化研究成果,笔者将从理论构建和影响行政管理实践两个方面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图 4我国行政文化研究聚类图谱
1、行政文化的理论建构
在行政文化研究的前两个阶段,学者将行政文化的概念划分为广义、狭义和中义三个层面,构建起行政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显著。步入新世纪,行政文化研究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变迁而不断深化拓展,行政文化研究对象和方法日益多元化,研究领域随政策热点的变迁不断深入和细化,推动行政文化研究由宏观研究向微观研究发展。
行政文化广义和中义的概念为行政文化研究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基础,相关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一步研究行政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内容,构成新阶段的行政文化研究体系。行政文化本质通过其特征反映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文化具有服务性、民主性、公正性、有效性、创新性和法治性的六大特性。[7]行政文化研究的内容广泛,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在行政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以及行政方式等都属于行政文化范畴,从属于政治文化。[8]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推移而不断拓展,行政价值文化、行政改革文化、行政法治文化、行政廉洁文化、行政组织文化等共同构成了行政文化研究的类型。[9]研究的逻辑起点影响研究体系的构建,行政意识作为行政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行政文化研究导论、行政文化生成论、行政文化结构论、行政文化功能论、行政文化变迁论和行政文化创新论等共同构建起行政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10]
前瞻性的行政文化理论研究应以指导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具备创新、求变精神为目的,在与社会互动中确立和适时调整变革的方向。[11]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行政文化与时俱进可以保证行政体制改革顺利、健康地进行,行政文化滞后则会成为阻碍行政体制改革的桎梏。[12]行政理念是行政文化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平公正的行政理念、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科学精细的行政方式相统一的新型行政文化是行政文化理论构建的新方向。[13]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的本质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价值观。[14]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要里程碑,以行政文化为视角研究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结合服务型政府的特点确定行政文化的基本目标模式,即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和职业型行政文化,推进行政文化结构和研究体系的优化和创新。[15]建立法理型、效能型、服务型、开放型和契约型的行政文化范式。[16]行政文化与政策热点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行政文化研究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还需具有可评价性,推动行政文化重塑和指导政策实践,通过数学模型对行政文化进行量化的分析、评价,直观、全面地反映行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正确地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17]
行政文化理论基础构建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借鉴西方国家行政文化研究精华以及参照国际公共行政的演变趋势,同时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华。[18]民本、仁政思想以及“贵和”理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体现出朴素的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不仅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同时对协调政府间关系提高行政效率和树立政府的公共形象有着重要意义。[19]传统行政文化的变迁对行政体制有着重要影响,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作用,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提升行政决策的质量。[20]法治、德治、民本、集体主义以及民主理念是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璀璨的成果,对权力监督、职业道德培养、行政核心目标以及行政决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1]传统行政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现代性,对确定行政价值取向、推动行政改革与行政关系协调、促进行政道德的建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22]传统行政文化在具有积极方面的同时也具有消极的一面,其保守性和封闭性对文化的开放起着阻碍作用,官僚主义、人治等思想阻碍行政文化理论的现代化发展。[23]传统行政文化存在大量糟粕,如官本位、宗法观念、臣民意识等完全与现代行政文化发展相背离。[24]建立开放型的行政体制文化,用法治文化取代传统人治文化,转变传统行政伦理观念,培养和塑造健康的行政心理,重建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共行政文化。[25]
2、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实践的影响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14]通过行政理念、价值观、行政理想、行政道德等因素对行政目标的性质、顺序和结构产生影响,[26]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是最深层、最核心、最本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7]。行政文化是政治活动的产物,同时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整个行政管理产生持久的影响,加强政府建设和履行政府职能的过程必须注重行政文化建设。[28]以文化为视角对行政管理实践进行认识和研究,从文化深层次的底蕴来探讨行政管理高效化、制度化、法律化和科学化问题,对全面提高行政人员整体素质、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具有重大意义。[29]
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实践实现的载体,行政文化对其目标、结构、体制以及效率都产生影响,行政文化是行政体制创新的核心,传统行政文化阻碍行政体制创新,只有现代行政文化才能促进行政体制创新。[30]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体制与思想文化的根基,行政文化创新推动行政体制改革,[31]在价值取向上强化了国家公务员是普通公民的正确观念、在心理素养上培育了国家公务员是普通劳动者的健康心态、在管理方式上国家公务员要养成民智集中者的行为习惯。[32]行政文化创新与行政改革紧密相连,行政改革创新必须以行政文化创新为先导,建立新型行政文化。[33]
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以及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是当今我国政治领域的重要议题,这种政府理念的转换在制度或规制方面的调整改变的同时对行政文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诉求。[34]行政文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起推动作用,消极的行政文化则起阻碍作用。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官僚主义、封闭保守、片面追求效率以及个人主义等负面行政文化影响政府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成为政府决策的行政文化障碍。[35]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行政文化的不良影响,借鉴其现代性资源塑造出服务行政理念,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36]先进的、积极的行政文化推动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服务型行政文化予以支撑,服务型行政文化所包含的参与性、开放性、法理性和效益性体现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民本、透明、法治和有效。[37]服务型行政文化所涵盖的价值理念、公共服务理念、责任政府理念、参与民主理念、创新理念和学习型政府理念,为有效政府、服务型政府、法制政府和电子政府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38]节约型政府建设需要节约型行政文化进行指导,节约型价值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创新是节约型行政文化创新的重要思路。[39]建设责任政府需要文化软环境助推,责任政府由理念变为现实必须引导、塑造、培养新型责任行政文化。[40]行政效率受行政文化影响,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积极的行政文化,营造具有压力感的行政组织气候、培育珍惜实践的行政组织氛围和建立讲究人际合作的行政组织关系。[41]
四、行政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梳理CNKI收录的2000-2016年行政文化相关主题的论文发现,我国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和维度研究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研究领域不断深化拓展,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现阶段行政文化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失衡,理论研究不足
从行政文化研究演变趋势、突现词以及关键词聚类图谱都可以看出,行政文化研究与国家政策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成果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为目的。行政文化研究随着政策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研究主题,人为的割裂了行政文化研究的整体性,彼此之间关联性和继承性弱。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为目的的行政文化研究具有易操作和产出快等特点,开展行政文化理论研究的学者少,且研究深度不足,造成整个行政文化理论研究不足,形成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失衡的局面。
2、研究主题孤立发展,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
新世纪,行政文化研究进入深化拓展阶段,与国家政策热点紧密联系的主题词成为研究者关注和研究对象,通过行政道德、行政制度、行政思想、行政理念和行政价值观等与政策热点紧密结合的主题词研究行政文化。学者研究行政文化主题词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其学理认识,完善基础理论,构建主题词研究框架和体系,形成自身的研究聚类,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各研究主题与行政文化的关联性逐渐变弱,研究体系的独立性不断增强,造成行政文化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缺失。
3、研究者对行政文化研究的持续性低
透过行政文化作者图谱可以看出,行政文化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只有少部分学者具有较多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的研究者发文量少,处于一种热点参与式的研究状态,研究持续性低。我国行政文化研究趋势图谱反映出近年来学者行政文化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和热点,行政文化研究紧跟国家政策热点,政策热点具有时效性,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种紧跟政策,并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为目标的行政文化研究也具有较强的碎片化特点,导致前后热点之间相对孤立,缺乏继承性,进一步降低了研究者对行政文化的持续性研究。
五、进一步推进行政文化研究的思路
新世纪以来,行政文化研究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研究成果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但上述缺失制约着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基于行政文化研究的现状,推动行政文化研究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拓展基础理论的深度
行政文化作为一个应用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研究领域,为行政管理服务的目的,突出了行政文化研究的应用性特征。理论对现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国行政管理制度的差异归根结底是行政文化的差异,不同的行政文化为建构不同的行政管理模式提供基础,显示出行政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我国行政制度体制改革与创新对行政文化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行政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行政文化研究的深度,提供先进的行政文化理论是满足行政文化应用需要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行政文化研究在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的同时必须不断拓展其理论深度,实现行政文化应用性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动态平衡发展。
2、拓展研究领域与整体性研究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政策热点的不断更新,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及研究主题的更替具有历史必然性。现阶段学者逐渐割裂行政文化相关主题词与行政文化的关系,致力于主题词的研究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如行政道德、行政制度等,但该主题词与行政文化的关系并不密切,缺乏整体性的碎片化研究削弱了行政文化相关主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利于行政文化研究体系的发展。因此,行政文化研究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拓展研究主题和领域,并加强行政文化主题词研究与行政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原本独立的主题词研究体系融入行政文化研究体系之内,提升热点领域研究的理论根基和丰富行政文化研究的内容与领域,推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拓展与整体性研究相结合。
3、推动行政文化的持续性研究
研究者对推动行政文化研究发展和建立行政文化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行政文化研究对象的碎片化和研究者的孤立研究是导致研究持续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推动行政文化的持续性研究必须建立统一的研究体系,将研究对象纳入行政文化研究范畴,增强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一致性。加强行政文化研究团队建设,改变研究者孤立开展行政文化研究的现状,推动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推动行政文化与社会热点发展相结合,增强对行政文化研究的持续性。
[1]颜佳华,杨志伟.近20年来我国行政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6-90.
[2]Chen C. CiteSpace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g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3):359-377.
[3]陈悦,陈朝美(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运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12.
[4]赵岩,孙涛.国内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论文(2005-2015)[J].中国行政管理,2016,(5):32-37.
[5]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1115/c64094-23559163.html.2013-11-15/2016-02-25.
[6]孙卓华.1990年以来中国行政文化研究状况析论[J].中国行政管理,2013,(5):118-122.
[7]刘思超,张志敏.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特征与建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109-112.
[8]马先标.两大分歧化解与行政文化概念的重新界说[J].新视野,2014,(1):43-46.
[9]徐耀桐.行政文化研究的分类[J].新视野,2014,(1):37-42.
[10]颜佳华,杨志伟,杨婷.论行政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理论架构[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7):56-59.
[11]李少惠.无序之序:行政文化建构的新思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83-88.
[12]麻宝斌.中国行政文化:特征、根源与变革[J].行政论坛,2013,(5):42-48.
[13]鄯爱红.中国行政文化现状、变迁机制及发展趋势[J].新视野,2014,(1):47-53.
[14]江滨.构建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模式探索[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44-347.
[15]唐检云.论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的目标与方法[J].行政论坛,2004,(3):35-37.
[16]张强.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变革的目标型态及其实现途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9-13,18.
[17]陈建斌,张世兵,王光升.行政文化评价模型的建构及应用[J].求索,2006,(5):74-76.
[18]伍小涛,朱水成.论当代中国行政文化重塑的价值取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9):11-14.
[19]胡艳蕾,周萍婉.现代行政文化探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55-58.
[20]刘生,邓春玲.论弘扬传统行政文化与提高行政决策质量[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88-90.
[21]刘志平.论中国行政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思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4):115-117.
[22]侯雷.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扬弃与创新[J].行政与法,2005,(12):14-15.
[23]郭聪华.传统行政文化的针砭与解弊[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4,(6):34-37.
[24]唐检云.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发展简论[J].行政与法,2004,(12):28-30.
[25]王红梅.论社会转型期公共行政文化的重建[J].贵州社会科学,2007,(11):26-29.
[26]彭国甫,潘信林.邓小平对行政文化建设的探索与贡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1):93-96.
[27]陈建平.行政文化研究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5):93-104.
[28]王会玲.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索,2008,(3):130-132.
[29]蔡林慧.行政文化的特质和要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3,(4):77-80.
[30]彭国甫,盛明科.行政文化创新是行政体制创新的核心[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5.
[31]周文彰.用行政文化创新推动行政体制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70-71.
[32]李树桥.积极推进行政文化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3):36-37.
[33]余蕊.行政文化创新——以行政变革为视角[J].前言,2006,(4):185-187.
[34]葛荃,韩莹莹.论服务行政对行政文化的诉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93- 98.
[35]颜佳华,王升平.地方政府决策中的行政文化障碍分析[J].理论探讨,2007,(2):123-126.
[36]唐检云,胡慧.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政府理念塑造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3-27.
[37]田巍,张波.服务型行政文化:服务型政府的灵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50-53.
[38]吴国斌,陈飞.电子政务:重构行政文化理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3-25.
[39]邰学爱,徐振华.节约型政府构建中的行政文化创新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5):38-40.
[40]唐冰开,赵连章.责任政府视阈下的行政文化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38-41.
[41]刘祖云.论影响政府效率的行政文化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4-69.
(编辑:余华;校对:蔡玲)
Analysis on Knowledge Map of Administration Culture Research Based on CNKI (2000-2016)
YAN Jia-huaLI Yue-ming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Hunan411105)
Study o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ofadministration areas in the long-term. Based on CNKI 2000-2016 published papers, with CiteSpace’s visualization functiondrawing the knowledge maps of administration culture,and through the map of author core, maj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map, the evolution of trends map and patterns keywords clustering pattern,this paper recognites relevance of productive authors, maj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research focus and research topics i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research,which intuitively reveal the context of administration cultur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n,it summari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o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dministration culture;administration ethics;administration psychology;admi-nistration values;knowledge map
10.16546/j.cnki.cn43-1510/f.2016.04.015
2016-02-26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行政文化学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0JL09)
颜佳华(1963-),男,湖南茶陵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行政哲学与行政文化
D63
A
2095-1361(2016)04-0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