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6-10-14冯铁民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鹰章节讲授

冯铁民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阶段,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良好时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能力,一种对某件事物有着持久和集中关注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动力,让我们热爱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并探索其中的奥妙.兴趣是一个人重要的能力,它会让我们看到自己,也有可能看到我们的将来.兴趣除了少量的遗传因素之外,更多的其实是后天的培养,而自我学习能力,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方法.

2.自学能力解开了学习的本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我们理解什么是学习的一句关键的话.现在流行的对这句古文的翻译一般是:学习,然后时常复习,我们的内心就会感到高兴.我们时常把“说”看作“学而时习之”的结果.如果我们从“说”的角度来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学”、“习”能产生“说”的感觉?因为“说”是内心的一种状态,我们的实际行为转化为内心感觉是需要一种机制的.仅仅复习是产生不了“说”的感觉的.甲骨文的“习”字,上面是羽毛,下面是“日”,它表示的是小鹰在学飞,每天在学飞.也就是说,“习”字所引申出的第一个意思不是复习功课,是做事,是实践.“学而时习之”,“学”,或是模仿,或是接受,我学了,我接受了,更要“习之”,就是学了东西,更要去做.讲的恰好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命题,知行合一.你只有学了,去做,才是快乐的.那我们想想,“学而时习之”这句话有什么意思呢?学了,接受了,更要像太阳这样不变地去做.讲的恰好是人的一个悟道的过程.你只有坚持做,才会有结果,有了结果,自然不亦说乎,就会很快乐.在这个关键的“习”字上,小鹰每天在学飞,是它自己的经历,老鹰只能在一旁稍稍地指导,这是小鹰在自我学习.自我学习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参与,能让参与其中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属于对思维和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相当重要.随着学生青春期发育的完毕,学生的大脑已经足够他们去展开自己的思维,为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时机.

首先,要强调课前预习.初中数学各个章节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章节,如函数,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特别高.这不仅对教师的讲授是一种挑战,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在这种比较特殊的章节学习过程中,仅仅有课堂的讲授和课后的预习是不够的,教师应当特别强调课前预习.预习的目的,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得比较快,而且能够在无形之中让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其次,要在课堂上展开具体的自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观念上和理念上是不够的.虽然初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部分章节比较简单,只需要掌握公式即可.例如,在“统计”的章节,平均数、中位数等概念,有的学生几乎不用教师讲授就可以自我学习.在这一数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不去讲授,当然不是跳过这个章节,而是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开设自学课,让学生体验自我学习.如果有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依然没有能力去理解,教师可以单独为他们讲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不会耽误整个班级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把握.

第三,要让学生树立持久的自我学习理念.初中阶段只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三年时间是学生形成自己观念的最佳时间.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数学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自我学习的能力带向其他学科,带向今后的高中阶段的学习,甚至带向走出学校之后的学习.这是一种持久的学习理念,通过教师的教学是达不到的,必须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让他们自己热爱学习,才能让这种理念保持在他们的心里.

总之,学习,不仅是学校教育中的关键词,更是我们人生中的关键词.兴趣是带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却不一定能让学生进入到真正的快乐学习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学生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独有的知识点难易程度的差异,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猜你喜欢

小鹰章节讲授
小鹰狩猎
妈妈的小鹰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追风的小鹰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