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

2016-10-14邱曙光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用性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邱曙光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现代物理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主要有力学、光学、电磁学、电子力以及热力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教师之所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物理知识,就是着眼于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其原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分析社会生活,探索未知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见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存在的世界,并且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改变自身的生活,使这个世界更加适合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谈点体会.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意义

“渗透式”的物理教学与传统的物理教学具有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使教师头脑中的层次清晰的物理知识框架直接传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真实地形成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而物理知识的根本学习目的就在于,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将来的实际生活中或者是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属于一种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只会使用基础的理论知识去应付考试,一旦进入到需要一定的物理实践的实际环境中,这些学生就会感到茫然,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而“渗透式”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把知识的大体框架传授给学生,尽管会出现学生学习较多的知识,又不能够理解,并且觉得有些杂乱无章,从而不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随着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的增加,再结合学生主动的自我思考,学生就能够逐步熟悉这些物理知识.也就是说,现代物理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的物理思维获得有效的开发.另外,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的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实践.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建议

1.渗透现代物理思想,要学习物理学史.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一旦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内容表现了一定的兴趣,就能促使自己主动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讲述相关的物理学发展历史,通过物理学史的解释,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物理思想,而且了解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以及研究方法实验.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的热爱,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物理学家对于物理知识的摸索总结,使学生在主动思考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

2.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还要指导学生理解关于物理知识的研究思路以及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研究方式,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研究思路以及思维方式,大胆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系列实验,得到结论,总结和思考.教师要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3.渗透现代物理思想,要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不只是着眼于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出现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特点,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学科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渗透物理知识的实用性,能够使学生联系实际开展学习,促使学生主动、积极、认真地学习物理知识.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开展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地接受新的知识,从而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求,而我国课改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不断优化物理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使现代物理知识的教学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张俊飞.现代物理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14(31).

阎元红.物理教学应渗透现代物理知识[J].教学与管理,1995(04).

猜你喜欢

实用性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