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研究

2016-10-14黄丽红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师应创新能力

黄丽红

摘要: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实践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对象,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探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高中时期的学生是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要和高中生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相适应.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探究性教学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正从幕后走向前台,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教育理论体现数学发展理念,将新理念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是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需要, 同时有助于高中生的成长.高中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学习数学文化、形成理性思维和发展智力的重任.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离开了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肥沃的土壤.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数学问题一方面来自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来自数学本身.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可涉及现实生活(数学建模)和数学本身两个方面.

二、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只有大胆猜想和探究, 才能有效地挖掘隐藏于问题情境中的内在知识联系,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念去看问题,根据问题情境提出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特别是探究性问题.

三、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扩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知识的源头,也是创新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对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予以表扬和赞同,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多维发散扩展能力.

四、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根据科学认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形成能力、知识发展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比、归纳、猜想和证明是知识形成的主要途径;论证推理、系统化、建立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知识发展的体现;知识应用能力主要表现在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策略比较、数学建模、解答反馈和推广应用等.可见,数学创新能力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应用三个过程中都有体现,并且有各自的内容和特征.在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观念起着桥梁和导向作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观念的渗透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 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更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五、社会实践中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强调,基础理论联系实践,将课本中的数学基础理论与现实生活、生产、学习遇到的问题相结合.比如,环境问题、社会发展以及现代科技与生活中的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生活,亲身体验社会实践.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使其做到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 进行问题分析, 最终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比如,让学生对现实中存在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其制定调查计划,结合教科书和课外阅读书的相关知识,也可从网络中直接查找知识,进行问题资料的收集、筛选,通过对搜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模来进行问题分析与解决,使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探究性学习,并享受探究全过程.

总之,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创新教育有效推进奠定了基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主要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各教学要素合理结合,使之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典型性的教学结构.好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和探究问题,大胆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寓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就能做到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师应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