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情境探究

2016-10-14徐文泉廖文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设化学情境

徐文泉+廖文李

教学情境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有效作用.首先,知识是情境性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被个体重新建构并获得意义的;其次,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具体的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具体的思维和行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什么是情境

“情”是情感体验、动机培养,“境”是学习环境、知识文化背景和各种活动.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影响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必然存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二、课堂教学情境的理论基础

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活动.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教师解决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情境教学要求创设的情境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和途径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既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要考虑自己的教学风格,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在化学教学中,与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参入学习活动,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

1.运用实验创设情境,增强化学教学的直观性.初中化学作为启蒙学科,实验教学尤为重要.“百闻不如一见”.实验情境因其本身的直观具体性,使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利于感受,利于理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实验,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理解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现象,帮助学生解决化学问题.

2.通过生活体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到化学课堂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出发了解、掌握化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3.从生活中提取情境素材.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实际生活中可以提取大量的情境素材.例如,在讲“地球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可以从大气污染、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中提取素材.化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

4.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情境素材.化学的历史是化学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化学史中的实验和发现事例,是情境教学的优质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故事,让学生去追踪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例如,在讲“燃烧”时,教师可以介绍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在讲“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设计教学情境.这些丰富的史料,再现了科学家的探索情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途径还有很多.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入了门,师生双方都有无穷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创设化学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