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路径
2016-10-12晋东海
晋东海
【摘要】当代中国应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角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阈,破除“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权生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民族精神和中国价值理念,体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A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民族精神,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新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要将其置于全球视野和世界文明变动的大格局中进行审视。基于此,梳理近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脉络和演进的轨迹,审视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话语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现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危机与演进
民国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演变。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为后人留下了饱含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治国理政思想的文化遗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思想源泉。然而,近代以来,由于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策,特别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曾经的“天朝”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不得不经历剧烈变革的阵痛。为挽救民族和文化危机,不甘屈辱的仁人志士将眼光转向西方,拉开了探索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序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逻辑和发展路径也由此开始嬗变——由“传统转到现代”。自那时起,中国有识之士开始用西方的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探索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路径。
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1915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推向高潮,并把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独立组建,从而为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由此发轫。十月革命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苏俄马克思主义学者通过《新青年》等刊物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升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论工具,另外,在高校的部分知识分子和进步学者也开始采用苏式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围绕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逐步构建。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特别是1956年,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当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由于指导思想的反复和偏差,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乃至严重破坏。1978年,中共中央和思想理论界重新开启了封闭的大门,并在学术界进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讨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思想解放。近年来,党和国家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使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受鼓舞,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以及系统地构建哲学社会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正值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时期,但同时也是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之际,基于此,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如何系统构建文化软实力等问题,也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并促使其提出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是话语体系的分立与冲突。从研究方式和学科分布来审视,当下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仍处于分立状态,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本质、核心和方向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则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但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多种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这些严重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线索除马克思主义之外,还形成了继承传统文化的“新儒学”和以“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为主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两种线索。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文化中的各种思潮也相继传播到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和观点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西方文化在当下的中国学界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由于三个体系的研究群体之间具有认同差异、话语差异、价值观差异,各说各话,以及门户主义之见,其研究者彼此之间很少有实质性交往与深层次沟通,导致三个体系基本上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这种不统一的状态妨碍着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系统建构。
二是发展创新的滞后与评价体系的不足。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整体高度不够、系统性不强、视野不开阔,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原创性不足,被国际学术机构认可的研究成果较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新的滞后,严重制约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评价是由政府主办,文化学术活动依附于政治意识形态之下,组织管理机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机制有待建立,学术激励机制不完善,产学研相脱节,高端人才培养相对不足,学术评价机制的落后和僵化导致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设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社科评奖,相继引用二次文献转载率、他引率、影响因子评价体系,但由于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方法不适用,导致学术评价体系对学术提升发挥的影响有限。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学术论坛和学术辩论理应是学术领域“清道夫”、“净化器”,但舆论场域中存在的非杨即墨、非左即右二元对立惯性的思想文化传统,加上科学的社科系统评价体系的缺乏,从而撕裂社会价值、难以达成共识。
三是国际话语权的缺失。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逐步形成了美国主导的国际话语霸权格局。同时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分化,中国自身也面临着社会转型、国际观念和话语转型,因此,很难在西方话语体系之外,建构出一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尽管西方话语主导了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但中国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因此构建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尤为迫切。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国际法、国际政治和新闻传播等学科,理应担负起迎接挑战的责任,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和平崛起政策。
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路径
回望人类发展史,在社会的每次重大变革中哲学社会科学都会扮演思想引领角色。新形势下,无论是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不断深化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不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思想动力、学理支撑、科学方法,不断破解改革发展中的新课题、新挑战。系统构建起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仅是学术水平提升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站在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担负起构建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任。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系统构建,绝不是对现有各种流派和思想资源的简单整合,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创新工程。超越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想体系的互不相容的状态,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融通三大思想资源,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推动华夏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进行深度融合,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需求,并具有中国视角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和理论力量。同时用通俗易懂的中国话语体系向世界诠释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