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创新中学教学方式的探索
——对MOOC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6-10-12王文昌
■王文昌
数字化背景下创新中学教学方式的探索
——对MOOC课程的实践研究
■王文昌
王文昌,天津市南开中学教师,副校长。获得区级优秀课、市级整合课、华北地区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并作为人教社培训团专家做示范课。独立制作的课件获得全国二等奖、市级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或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天津市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发表。获得中国化学会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信息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南开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由加拿大学者 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提出。目前,在我国中学教学中多表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微课形式。本文结合实际体会,谈谈对MOOC课程引入中学教学的思考。
一、MOOC课程的发展现状
尽管MOOC的概念早在2008年就已提出,但是直到2011年秋季,才因两位斯坦福大学教授Sebastian Thrun和Peter Norvig在网上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做到了“上万人同修一门课”而为世界知道。于是,以往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世界顶尖教育终于可以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2012年1月,Thrun辞去了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成立了Udacity公司,与顶尖大学的一流教授合作,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问题解决型课程,作为免费网络课程开放给全世界的学生。在中国,2013年8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中外名校研究中心牵头,国内20所中学发起了C20慕课联盟(高中),旨在推动中国高中开发大规模在线公开微视频课程,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慕课”一词开始在中学盛行起来。
二、MOOC课程的特点
从MOOC课程的组织实施角度看,其核心特点有四个:
规模大。突出表现为学生规模大、参与高校多、课程名目多、资金投入大、教师团队参与课程教学。
开放性。突出表现在MOOC课程可以对所有学生全面开放、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和学习形式开放、教育理念开放。
全在线。学生在网络环境支持的条件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并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反馈,而MOOC课程系统可以适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性。MOOC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有选择地按照课程的节奏和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MOOC课程在组织方式上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知识重组,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交互,在课程评价方式上追求创新,在学习成本上凸显经济实惠。
三、关于MOOC课程学习模式的分析
MOOC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扮演课程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参与到课程学习和讨论中来,很大程度上也承担了课程建设和完善的工作,更加开放和交互。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在《Connectivism:ALearningTheoryforthe DigitalAge》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与21世纪实际需求相一致的理论——关联主义。MOOC课程正是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关键论点包括:信息是节点,知识是连接,理解是网络的凸显特性;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对知识领域进行探索和协商,其中,路径寻找涉及信息导航的各类线索,意义建构是创建连接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人工制品来表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者构成学习网络,并通过多种不同的路径完成对知识的探究。
四、中学MOOC课程的实施模式分析
1.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平台。
南开中学自2011年开始与天津移动开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到2015年底已初步搭建起了可供MOOC课程发布和学习的资源平台。该MOOC平台的资源内容包括公能讲坛、校本选修、国家课程三类。学校从2010年开始创设的公能讲坛,迄今已经举办了七十余讲,这些大师级的讲座是学生的财富也是学校的财富,让新入学的学生分享这些财富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学校连续三年分别开展了高级、中级、初级教师展示课,再加上国家层面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这些课程资源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之余的有益补充或者成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的重要学习途径。
2.个人网络平台
。
在MOOC到来之前,很多教师已经在利用自己的网络平台和学生们做互动交流,常见的有新浪、腾讯博客等。教师可以把与某一主题相关的视频上传,学生观看后通过留言或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可以说,这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免费MOOC平台,尽管它的功能相比专业平台有诸多不足,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是能够满足师生互动需要的。
3.即时聊天工具。
目前,国内两个著名的即时通讯平台QQ和微信都属于腾讯公司。而QQ在教育方面的功能比较突出。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QQ群给群里学生实时上课、演示PPT、播放视频、进行语音对话或文字交流。教师可以邀请群成员加入学习讨论或“上台讲解”等。2015年10月23日,天津因雾霾停课,笔者利用这种方式给全班学生进行了两节课的授课,语音和PPT交流都非常流畅,只是在让学生观看实验录像视频时,由于学生家中的带宽原因,略有卡顿。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MOOC平台的预制视频模式,而完全是一种即时授课模式,基本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所有要素。
五、关于MOOC课程的几点思考
MOOC自诞生以来很受追捧,它也确确实实带来了很多好处,然而,现阶段如果仓促进入到中小学领域,很多专家及笔者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1.MOOC的授课效果难以保证。
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意志力相对薄弱,课堂教学过程中,出于对教师的敬畏,孩子们在教室里尚能坐着听课,教师可以随时提醒或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在家中父母难以保证孩子能够踏踏实实地看视频课程,教师更是鞭长莫及,更难以做到因学生学习状态改变而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思路。
2.知识从获取到应用存在硬伤。
弗吉尼亚大学英语教授马克·爱德蒙森认为,“MOOC除了在网络上提供大量信息让人们自学之外,并不能提供更多的东西”,如果MOOC做得不深入,一旦成为了单方面的“独白”,而不是教与学双方的“对话”,就会变成千人一面的教学,就会成为以前饱受批判的“填鸭式”教学,只不过披了一件“洋外衣”而已。
3.教师的地位变得尴尬。
现行的MOOC课程多为“名师”课程,一旦推广,在学校讲授同样课程的教师就成为了助教老师,长此以往,这些“助教老师”将丧失自己作为教师的独立性及教学技能,成为“名师”的附庸,境遇尴尬。
总之,通过粗浅的实践研究,笔者认识到MOOC的盛行必然有其独特的一面,然而,在中学阶段广泛推广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由外及内,在某一学科或专题范围内进行实践,大范围地用MOOC类课程来代替课堂教学,从目前来看,需要谨慎考虑。
专家评述:
王文昌老师在研究了国内外MOOC课程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MOOC课程自身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应用研究,整理了富有自身特色的MOOC资料体系,提出了MOOC实施的三种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MOOC概念加以衍生,使其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通过对传统MOOC以及即时聊天平台的整合应用,王老师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言之成理。
经过降温和淬火的实践往往更值得思考和关注。王老师对以后MOOC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可以说,他并非借此研究大力提倡推广MOOC课程。在王老师看来,中学阶段有其自身特点,且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不适合用行政措施加以推广,而是有条件的学校甚至是学科开展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胡振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