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使用与经济发展——以达州市革命老区为例的实证研究

2016-10-1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达州市老区媒介

周 丽

(1.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2.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达州635000)



媒介使用与经济发展
——以达州市革命老区为例的实证研究

周丽1,2

(1.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2.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达州635000)

达州市革命老区建设体系突出了规划引领、综合配套、统筹兼顾与机制创新,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中,尤其是媒介信息传递与村民媒介使用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对达州市宣汉、万源两个地方的革命老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媒介使用;革命老区建设;信息化

1 问题的提出

革命老区的建设中,达州市的革命老区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同时,达州市革命老区建设经济的发展和突破仍然不够完善.因此,革命老区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今学界的重要关注点.

本文使用实证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抽样选择宣汉、万源两个地方的革命老区作为研究对象,该两个区域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均属于达州出名的边远山区与欠发达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建设的重点区域,本文即基于此两个地方的革命老区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村民使用媒介与信息的情况,来探究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的完善问题.

2 达州市媒介分布状态与特点

“十二五”期间,达州市逐步推动“村村通”工程、抓好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和光纤线路双向改造,加快“三网合一”建设步伐,扩大电视节目的覆盖率.目前宣汉县媒体有宣汉县土黄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宣汉县广播电视局、宣汉县广播电视台、宣汉县广播电视中心,万源有万源市广播电视局、万源市竹峪镇文化广播电视中心、万源市黄钟镇广播电视站、万源市府黄钟工委广播电视管理站、万源市广播电视局白沙有线电视管理站.我市革命老区广播电视有限传输情况如下:[1]

表1 各市(州)乡村广播电视有限传输情况(2014年)

资料根据《2015四川统计年鉴》编制

近年来达州市革命老区有限广播电视与革命老区广播覆盖都迅速发展,达州市革命老区电视覆盖率都呈全面覆盖的情况.虽然上表展示出达州市媒介发展的乐观情况,但是根据实地调研和访问,发现达州市的媒介发展仍有不足之处.

3 达州市革命老区村民对媒介信息认知与接触行为

本次调研的过程集中在宣汉县与万源县,总计140人.接受调研的村民40.4%通过外出打工获得收入,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民,而是更多的具有城市属性的村民.这部分村民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媒介,并且在回到革命老区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媒介了解讯息,这部分人能更多的掌握和利用信息,成为革命老区新的“意见领袖”.通过调查,我们考察村民对媒介的认识、态度和观念上的问题.100%的村民认为媒介让生活更方便,而超过半数的村民认为媒介提供的信息太多.对当今信息社会而言,“信息爆炸”与“信息泛滥”是其通病,而革命老区有过半的村民不认为媒介提供过多的信息,说明乡村的信息社会还处于初步发展之中,尤其是农业信息的匮乏让革命老区距离信息社会的成熟还有漫长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其原因一方面是利益问题.媒介可以从城市获得高额的利润.如广告投资、影视剧节目赞助、活动赞助等,而媒介暂时还不能从以村民为对象的节目中获取高额利润,所以媒介对村民的关注比较低,市场开发力度也弱.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村民对信息的消费与利用本身也不强.因此村民在信息接触和使用上一直处于弱势群体.

此次调研发现,在抽样的村民中,500元以下低收入者与501—1000中低收入者主要拥有媒体为电视与电话、手机,1001-1500中等收入者,情况发生变化,报纸、广播、网络开始较多,1501-2000中高收入者,拥有报纸、广播的人数也较多.2000以上的高等收入者六种媒介的拥有都比较多.村民的媒体拥有情况与收入情况是成正相关的.高收入群体更在意信息的获取与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

不同月收入的村民都几乎每天接触电视,村民接触电视的频率远远高于对其他媒介的接触.这得益于政府工作的“村村通”工程,电视对革命老区的信息传播和革命老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村民的收入起到促进作用.电视媒介率先打破革命老区封闭僵局,打破其狭隘、落后的观念,提高了村民的视野.相较于广播、网络等传播方式,电视传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度最高.

对广播、互联网的使用中,调查发现广播的使用同村民的收入呈正相关,收入越高者对广播的使用越多.而互联网的使用中各收入类型的大多数村民接触频度都不高.其原因主要跟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皆有关.电脑在革命老区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除了价格昂贵的因素,对电脑与互联网的使用也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能力.大多数革命老区家里没有互联网,很多村民拼音与系统操作都需要学习.“几乎每天”上网的村民占16.4%,这部分人主要是当地的事业单位人员与外出务工回来,具有城市属性的村民,他们属于革命老区互联网的“意见领袖”人物.

村民在电子媒介的使用中依然主要依靠传统的电视媒介,而传统媒介缺乏双向性与互动性.考虑到成本问题,传统媒介专业针对本市的革命老区制作的节目也非常有限.中国已经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如何主动在媒介上搜寻信息与生产资料,如果通过媒介了解国家对革命老区的相关政策,如果使用媒介关心自身的致富门路与科学生产,如何运用电子媒体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这些更需要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是大势所趋,村民学会应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为生活与经济致富服务是当务之急.

表2 村民收看革命老区财经节目的情况

从表2的情况可以看出,村民对大众传媒的使用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娱乐”功能,财经节目不受欢迎,村民对其提供的提供信息功能还没有引起关注.在对致富节目收看方面,以央视节目“金土地”为例,“没有看过”的村民占61.4%,超过半数的村民并没有收看此档节目,一部分村民处于没有印象阶段.

表3 财经节目中村民获取的帮助

从表3可以看出,在收看财经类节目中,村民获得帮助主要是理解国家政策,占到了53.6%,其次52.9%是学习到科学的生产技术,了解社会需求或从某个节目中受到启发占到45%,知道产品进销渠道占37.9%,知道招工信息的占35.7%,认为没有任何帮助的占7.9%.由此可以看出村民大多数认为财经信息能较大的帮助他们认知环境与传播学习科学生产技术,并且能使用财经信息.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革命老区的传统媒体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村民使用媒体更多的停留在“娱乐”功能,经济信息的关注与使用使用停留在革命老区“意见领袖”阶层.另外革命老区新媒体的使用与普及还极度匮乏.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革命老区使用的滞后会进一步加强知沟差距,因此革命老区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4 制约达州市革命老区村民信息需求与接收的影响因素

经过定量资料的收集与深度访谈资料的整理,笔者认为制约达州市革命老区村民信息接收的影响因素如下:

4.1地理环境影响

达州市地处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貌山、丘、谷、坝俱全,以中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占辖区面积的98.8%,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大.宣汉、万源属于四川省一类艰苦边远地区,万源山区的一些村镇至今尚未通路.地理环境偏僻,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革命老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引进困难,发展受到较大制约.

4.2媒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基础设施是指直接为人民生活和生产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和基本条件的设施.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达州市革命老区基础设施的落后直接制约了其发展.媒介本身需要软设施和硬设施的完善,技术、政治、经济条件的支持.公路、广播、电视、移动网络的建成、拓展或改善,都会使传播与信息受到影响.而革命老区的建设中,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尤其是4G网络还没有全面覆盖,这些是制约村民迅速接收信息的主要原因.

4.3村民自身的习惯与传统观念

村民日常行为中对媒介的接触和使用非常少,村民在媒介的接触中多选择电视,而电视观看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因此他们主要收看电视连续剧、娱乐节目等,没有关注农业信息与致富信息.村民的媒介素养也让其不能很好的利用新媒体,不能有效的处理有用信息.此次调研过程中反映由于进城务工的增多,村民见识的增长,他们并不排斥媒介切认为媒介可以带来有用的讯息.因此革命老区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媒体节目对革命老区信息化的引导可以得到村民的重视.[2]

5 达州市革命老区村民致富的媒介传播策略

达州在革命老区的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信息化的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在进一步向全面信息覆盖完善.然而针对革命老区村民的媒介传播,尤其是大众传媒针对革命老区致富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的匮乏.革命老区媒介传播策略应当将重点放在施行必要的信息改善和引导上,使媒介回归第一功能:传递信息,让村民更有效的接触媒介信息,从而协助村民的致富、革命老区的发展.为进一步缩小革命老区与城市之间的“信息沟”,媒介传播策略势在必行.一方面政府媒体自身需要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革命老区信息资源配置,在议程设置领域对革命老区信息进行建构,加强对革命老区媒介信息的传播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通过媒介传播提高村民的媒介素养,让村民自身有需要媒体信息的意识,主动向媒介“寻求信息”,“使用信息”.[3]

5.1优化革命老区信息资源配置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进,达州市革命老区的媒介覆盖率有了可喜的成就,而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针对村民发家致富、革命老区发展的信息并不多.在“十二五”计划的推进与发展中,媒体应当善于借助媒介助革命老区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帮助优势产业进行宣传.在过去的经验中,革命老区各家各户产业不统一,没有产业规模,很难作为整体信息向外发布.其次,媒介信息的传递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必须在充分了解村民受众的需求,除了针对村民感兴趣的政策资讯与革命老区致富信息的资讯,还需对特殊群体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灯进行特殊关注.只有充分对革命老区信息进行资源重组分类整合,才能改善传媒领域针对革命老区信息受众分布不平衡的情况.

5.2政府协助媒体对革命老区信息“议程设置”进行建构

革命老区传播主体缺位、革命老区信息失语话总体与媒体议程设置相关.总体来说,媒体议程设置是以经济利益、市场经济为导向,专业的对农活动运行成本过高,且很难看到经济效益,但是鉴于革命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革命老区的建设,我们必须重视革命老区的信息传播,重视村民的信息需求.政府应当规划专门针对村民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应当满足村民的信息需求,并且帮助村民获得致富的途径.在传统大众媒介中可以设置“革命老区”信息的版块,针对农业与村民致富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专题报道,在新媒体可以建立专属于“农业信息”的平台,帮助村民更好的使用新媒体为自身产品的生产与推广做服务.[4]

5.3政府需要通过培训提高村民的媒介素养

村民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利用能力也比较低,因此革命老区信息化的建设中,提高村民的媒介使用能力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媒介素养一方面是使用大众媒体的能力,而在革命老区刚普及传统媒体,对于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村民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成立补习班,学习打字、搜索信息的能力,对村民的电脑、智能手机的使用进行“扫盲”是有必要的.要实现革命老区传播的“信息公平”,需要我们对革命老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做进一步的建设,同时要针对村民普及各种媒介,而更关键的是让村民得到获取信息机会和信息手段的公平性,维护村民的信息需求,缩小城市与革命老区差距,扎实革命老区的信息化建设.[5]

[1] 四川省统计局. 2015年四川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218.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8.

[3] 王德海.农村发展传播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57.

[4] 张军芳.议程设置:内涵、衍变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0):18-20.

[5] 李德刚.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126.

[责任编辑范藻]

Media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Dazhou City

ZHOU Li1, 2

(1.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2. Sichuan Old Revolution Area Research Center i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The development system of Dazhou Old Revolution Area stresses the plan, comprehensive matching,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system innovation, which leads to a great achievement. However, i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media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the villagers' media application need improving.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two old revotion areas of Xuanhan and Wanyuan counties.

media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of old revolution area; informatization

2016-01-13

四川省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SLQ2015C-13)

周丽(1987—),女,四川达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

G206

A

1674-5248(2016)05-0052-04

猜你喜欢

达州市老区媒介
达州市中心医院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老区在努力奔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