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2016-10-10张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利税区位商主导产业

张静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关于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张静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业和主导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结合安徽省的发展现状,确定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指标,然后以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数据为依据,结合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实证分析,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出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中应大力发展烟草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使其成为带动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调整安徽省现有的产业发展模式,规范产业政策手段,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发挥.2011年,安徽省制定了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提到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提出到201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的主要目标.面对着较为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任务目标,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布局,结合省情调整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才能实现良好的开局.[1]

1 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着农业和工业,既不是单纯的农业,也不是单纯的工业,因此也被称为“1.5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我国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12个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橡胶制品业[2].

2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保持适当的倾斜度,提高主导产业部门的竞争能力,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3]主导产业的选择有多项基准,本文根据安徽省的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了五个基准进行分析.

2.1产值规模

产值规模=某地区某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某地区所有产业的工业总产值

主导产业只有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对相关产业起到强有力的带动效应,形成资源配置的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计算出2013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下12个子行业的产值规模见表1.由表1可知,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产值规模差距较大.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规模上具有相对优势(0.050),其次是橡胶及塑料制品业(0.033)和烟草制造业(0.030),再次是纺织业(0.023)和饮料制造业(0.022).

表1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产值规模

2.2区位商

区位商(LQ)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经济指标,而要判定一个产业能否作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则需看该产业在这个区域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区位商=(某地区i产业的产出/某地区全部产出)/(全国i产业的产出/全国的总产出)

当LQ>1时,表示该区域中该产业专业化程度高,供应能力强,超过全国水平,不仅能满足安徽省的消费需求,还可以为其他省份提供剩余的供给,有对外扩张的能力,大于1的部分表示对于其他省份的竞争优势;当LQ=1时,表示安徽省该产业的供给能力与消费水平基本持平,可以自给自足.当LQ<1时,表示该区域中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供给能力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不能满足安徽省的消费需求,甚至还需要从其他省份输入产品,扩张能力不足.[4]

本文采用工业销售收入指标表示工业产出,用农产品加工业的各产业的销售收入表示各产业的产出.利用2014年的《中国工业经济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2013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区位商及平均值,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印刷业、橡胶及塑料制造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表明这几个子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安徽省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木材加工业的区位商平均值最大,说明其最具优势;印刷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造业的优势较强,其次是饮料制造业和橡胶及塑料制造业.其他子行业的区位商都小于1,说明其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具有相对优势.

2.3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公式为:比较劳动生产率= (c/d)/(C/D)

其中,c和d分别表示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人数,C和D则分别表示安徽省工业的国民收入总额和劳动力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1时,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安徽省全省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比较劳动生产率越大,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比较劳动生产率=1时,表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全省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当;比较劳动生产率<1时,则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低,该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5]

根据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其中各行业的国民收入以工业增加值代替,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知,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中只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其他子行业不具有比较优势.

表3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2.4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各子行业的利润总额/子行业的营业收入×100%

销售利润率的大小可以反映该行业的收益水平的高低.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2013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销售率润率见表4.由表可知,烟草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基本相当,销售利润率最高.其他子行业则相差不大.

表4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销售利润率

2.5比较资金利税率(k)

比较资金利税率=(g/h)/(G/H)

其中,g,h分别表示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利税总额和资产总额,G和H则分别表示安徽省工业的利税总额和资产总额.[6]当k>1时,说明该行业的比较资金利税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该产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且比较资金利税率越高,经济效益约好,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当k=1时,表明该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相当,要根据其他指标综合评价才能确定其是否为主导产业;当k<1时,表明该行业的资金利税率低于全省的平均值,不具有比较优势,经济效益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7]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2013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安徽省工业资金利税率,进而计算出比较资金利税率,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烟草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相较其他子行业更具有比较优势.

表5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比较资金利税率

3 研究结论

整合以上5种指标的分析,综合结果如下(见表6)

表6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按各项基准排序确定的主导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徽省的农产品加工业也去的了骄人的成绩,同时安徽省也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对于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而推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选择和发展正确的主导产业是合理构建产业结构的关键.从表6可以看出,应大力发展烟草加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使其成为带动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及时高效地完成“671”计划,促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1〕王露.安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林科技,2012,4(4):225-226.

〔2〕张伟.农产品加工业的内容和分类标准[J].农产品加工,2004,7(2):53-55.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2-144.

〔4〕胡建绩,张锦.基于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4(41):38-43.

〔5〕李敦瑞.中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经济问题,2011,11(27):36-39.

〔6〕黄继忠.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与方法[J].经济管理,2000,6(4):40-42.

〔7〕杜圆圆,阮文彪.基于AHP的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SWOT分析 [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21):66-69.

F327

A

1673-260X(2016)04-0151-03

2015-10-02

猜你喜欢

利税区位商主导产业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股利税改革、财务杠杆与股权资本成本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作用分析
神数据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