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中的应用
2016-10-10杨桂英李雅柠徐金平
杨桂英, 李雅柠,徐金平,杜 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834000)
·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中的应用
杨桂英, 李雅柠,徐金平,杜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检验科834000)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标本送检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送检率,从而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2015年1~12月该院各科室开展了以“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查找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的原因,经过要因解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确认,最终形成《检验科品管圈标准化手册》。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从46.58%上升至78.84%,达到了预期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使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重大意义。
品管圈;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
抗菌药物作为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其不合理使用及医院内感染管理不当使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1]。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原卫生部《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规定: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感染,还能减少药物耐药性和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3-4]。为使医院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力度[5-6]。本院于2015年1~12月开展全院各科室品管圈活动,由本科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目的是提高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标本送检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送检率,从而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通过持续的质量改善,提高整体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7-8]。
1 品管圈活动
1.1主题选定运用头脑风暴法,由各位圈员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后列出备选题目,再根据上级政策、圈能力、迫切性和可行性等进行打分评价,以最高分确定本次活动主题(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用品管圈的管理手法加强临床抗菌药物运用的管理。本次品管圈活动包括圈长1名、辅导员1名、圈员11名。
1.2拟定活动计划书确定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这一主题后,绘制活动计划拟定表,由圈员共同讨论,制订出整个品管圈活动计划表,分别制订计划时间,并确定每个步骤的负责人、实施时间、控制执行进度。
1.3要因圈选对2015年院属各科室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各科室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是否达到要求,进行现状把握,并分析是何原因导致未达到标准要求,找出要因。在此阶段针对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的情况,制作了《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未送检微生物标本原因问卷调查表》,2015年4~5月在全院各科室共发放300份,调查结果显示,回收300份。调查结果显示,导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未送检微生物标本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为开单或送检流程慢(28.57%)、采样困难或送检时限影响(24.18%)、患者配合度较低(20.88%)、检验周期过长(16.48%)、检验结果可信度低(9.89%)。各位圈员运用头脑风暴,从人、机、料、环、法等方面进行要因分析,绘制导致本院住院病区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的鱼骨图,对列出的要因进行分析(考虑到细菌的生长周期是自然规律无法人为加速,改善困难,最终目标恐难以完成,所以改善重点列为前3个),经过临床问卷调查、专家论证及文献查证等方法,最后确定前3项是真因。本次品管圈活动将前3项作为改善重点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最终达到送检率≥64.68%的目标。
1.4制定对策各圈员进行头脑风暴,对3个真因进行对策拟定,按可行性、经济性、时效性评价各对策,根据评分结果共拟定7个对策,按PDCA循环逐一实施与检讨。(1)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宣教,加强其自身重视程度,对医护人员相关知识进行考核。通过该对策实施,经由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列入标准化,今后科室人员定期做好临床宣教工作。(2)制作针对患者的宣教资料。通过该对策实施,将宣教资料下发各个病区,定期去病区询问患者对相关知识重视和了解程度。(3)根据目前实际工作编制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经审核后全院发布,作为采集微生物标本的正确参考。通过该对策实施,经由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列入标准化,今后每年定期更新1次;将手册内容列入护理部定期培训及新员工培训参考内容。(4)改善本科标本接收流程,实施24 h接收标本;流程改善后对临床进行宣传;制作标本接收流程图,进行全院发布。通过该对策实施,固化新的微生物标本接收和送检流程;对全院进行发布,今后检验科微生物标本接收按照新的流程执行。(5)制作培训课件,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人人掌握;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通过该对策实施,将微生物标本接收及送检流程等相关知识纳入科室定期培训、考核;并纳入新员工培训内容。(6)向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申请,与药学部及信息科合作,改善信息科统计软件功能,将微生物送检率纳入本院监管范围。通过该对策实施,每个季度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简讯一起将各病区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简讯全院发布,并排名。(7) 以专门培训会及细菌室单独重点培训护工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对送检微生物标本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及时送检微生物标本的意识。通过该对策实施,定期对标本运送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其及时送检微生物标本的意识并纳入标本运送人员岗前培训知识体系。
2 效果确认
2.1有形成果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从改善前46.58%上升至改善后的78.84%,达到了预期目标值。
2.2无形成果本次品管圈活动前后对11名圈员团队合作能力、个人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感、自信心、积极性及品管手法掌握程度者8项进行打分评价,每项每人最高5分,最低1分,计算总分、平均分。根据各圈员打分结果统计分值,最终得分绘制出雷达图,通过品管圈活动,各位圈员的各项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各圈员素质评价表(分)
3 活动总结
医疗管理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医疗管理的难点,也是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9-11]。合理应用抗菌药不仅能改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模式,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的出现等[12-14]。抗菌药物的管理涉及临床各个科室,且抗菌药物种类较多,管理人员基数较大,需要各科室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15-16]。临床医生应通过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增加目标用药[11]。本研究运用品管圈活动,经过要因解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确认,最终形成《检验科品管圈标准化手册》,内容包含对临床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沟通制度、对临床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制度等,品管圈成果标准化,有利于今后工作的持续开展。通过分析后找到现存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的培训,完善管理流程;督促管理计划的实施,从而提高针对性和管理效率。医学不断进步发展,对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策略也应当不断更新和改进[17-18]。
通过循序渐进地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使本院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得到了明显地提高,达到预期目标,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有重大意义。品管圈成为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它能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潜能,调动检验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增加检验人员的职业满足感及成就感[19-21]。通过品管圈活动改变了以往与临床的沟通模式,使医技人员和与临床医生乃至患者的沟通更加顺畅。增进了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增加了检验人员的责任感。通过品管圈活动发现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与临床医生沟通中看到了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临床需求,如制度、流程、培训等方面,同时完善了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品管圈活动是对检验科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1]Bignotti E,Ragnoli M,Zanotti L,et al.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mpact of serum HE4 detection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patients[J].Br J Cancer,2011,104(9):1418-1425.
[2]卫生部医政司.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节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5(8):407.
[3]李世根,李立军,庞志坚.PDCA循环法规范本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24-226.
[4]李广权,周卫东,陈月洁,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447-449.
[5]龚赛赛,汤罗嘉,韦岚峥,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院,2014,18(8):63-65.
[6]温演金,史荣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5):123-125.
[7]宋爱红,李中侠.PDCA在护理文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8-119.
[8]杨晓娟,林海,王海银.国外抗菌药物管理项目实施经验及启示[J].中国药师,2014,17(3):484-487.
[9]龚磊,龚其海,陈灵,等.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9):819-821.
[10]刘坤,张雨雨,曹彬,等.加强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3):205-207.
[11]李广权,周卫东,陈月洁,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447-449.
[12]陆惠平,高培培,王斌.抗菌药物管理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860-862.
[13]段立鸣.本院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做法[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59-60.
[14]张永信.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5):16-17.
[15]朱梅,秦小平.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刊,2005,40(6):43-44.
[16]朱晓美,孙德春,赵芳,等.PDCA循环在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6,26(2):166-168.
[17]徐东媚,邱彩婵.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病人大便送检率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7):87.
[18]陈淑珍,毛丽洁,郑秀云,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7(17):42-44.
[19]葛引观,徐黛玉.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2):60-61.
[20]张秀云,江秀爱,杜美春.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23):3465-3466.
[21]路亚娟,张飞燕.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大便送检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6(3):139.
,E-mail:dugang12345678@126.com。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7.066
B
1673-4130(2016)17-2500-03
2016-04-01
2016-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