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研究的中国图景:划界、向度与展望
2016-10-10宋锴业
王 刚,宋锴业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邻避研究的中国图景:划界、向度与展望
王刚,宋锴业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及公民环境正义意识增强,致使邻避运动频发,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目前中国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可概括为三个向度,包括侧重于邻避属性、邻避设施及邻避运动概念阐述的本体论向度;侧重于邻避运动定性、肇因诠释、治理逻辑的认识论向度;侧重于邻避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向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公共政策、政府管理、风险管理、城市规划等多个研究热点。但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还存在“镜面逻辑”、“质类不均”、“局域关怀”、“偏重研究”等局限。未来的邻避研究,需要进行“视角续扩”、“反教条化”等研究突破。
邻避运动;划界梳理;向度整合;研究堕距
1962年,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著写的《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一书,极大改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在该书付梓之前,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已频频出现。各国政府通过兴建垃圾场、核电厂等公共设施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但由于其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毗邻社区/居民往往会激发情绪化的抗争行为,国外学界称这一现象为“NIMBY:Not In My Backyard”,直译为“别在我家后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学者李永展赋予了“NIMBY”一词“邻避”的概念,邻避理论开始引起国内学界关注。近年来,以茂名反PX项目事件及番禺反垃圾焚烧发电厂设址事件为代表的“邻避运动(NIMBY Movement)”时有发生,大陆学界对“邻避”概念开始进行引介,其逐渐成为行政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有鉴于此,邻避研究在大陆学界的研究向度和演进过程及如何促进邻避“差异性实践”的本土化研究无疑是有待回应的议题。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由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篇名为“邻避”的文献作为总研究样本,借助文献分析和相关统计软件对邻避研究的不同向度清源正本,以期对邻避研究的本土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一、 邻避研究的划界梳理
近年来,国内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长足发展,掀起了相关研究热潮。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结果看,以“邻避”为篇名的文献早在2006年开始出现,截至2015年12月,已有相关文献462篇,通过文献管理系统Note Express去重整理的文献共计433篇。从文献数量来看,国内邻避研究呈现“激增”走势(见表1),主要涉及行政学、环境科学、政治学等领域。从研究层次来看,主要包含社科基础研究(164篇),社科、自科类政策研究(83篇)和行业指导(95篇)等。以CNKI收录的由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以“邻避”为篇名的文献来看,截至2015年有相关文献113篇。我们可以看到,自2006年国内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伊始,社会科学对“邻避”的研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见表2),占据113篇文献中的82篇(占比72.6%),其中社科Ⅰ辑*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划分,社会科学Ⅰ辑属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政治学、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公安专题、法理和法史、宪法、行政法及地方法制等17个相关社科门类。的研究作为主要部分占据了这80篇文献中的54篇(占比67.5%),并相继产生了冲突治理、公共政策、政府管理、风险管理等研究议题。从社会科学类文献的析出结果来看,多以邻避运动的治理策略为主题,约占样本文献的46.3%(样本文献来源于笔者整理),这也与我国邻避运动发展进程相匹配。我国大陆地区典型的邻避运动可以溯源到2007年厦门PX项目,邻避案例逐步进入学界视野。2010年邻避运动在国内大陆地区开始频繁爆发,因此大陆学者的邻避研究初始就带有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整饬管控意识,因此相关研究也一直以社会科学领域探究为主。
表1 CNKI收录的以“邻避”为篇名的文献数量
资料来源:笔者基于CNKI文献通过Note Express整理所制(索引于2015年12月2日)。
表2 CNKI收录的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
注:社会科学包括社会科学Ⅰ辑(邻避研究主领域)、社会科学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资料来源:笔者基于CNKI文献整理所制(索引于2015年12月2日)。
总体而言,在国内大陆学界,社会科学主导着“邻避研究”的解释权,何艳玲最先以J市垃圾压缩站建设引发的邻避运动作为个案,阐释了邻避基本理论和治理策略[1],之后金通从社会科学领域基于具体案例阐释相关议题。直到2009年,李晓晖从自然科学领域着手,探索了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技术、政策手段应用来规避邻避困境[2],张向和等从自然科学领域的环境治理、建筑科学等角度探索了邻避设施的布局与定价策略[3]。自此,自然科学开始参与到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中,但除2013年有小幅激增外(该年CSSCI源期刊达10篇),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始终未成为主体力量。2010年,陶鹏等从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层面整合性地探索了邻避运动的核心机制和治理策略,“并建构了不同治理阶段的核心配套机制”[4],从社会科学的全景视角分析了邻避运动全貌。随着2010年后,邻避运动愈演愈烈,诸多大陆学者开始探索基于个案分析的实证研究,如郑卫对上海磁悬浮事件研究,娄胜华等对澳门美沙酮选址分析等迅速捕获了一批学者的视线。
前已述及,“邻避研究”最早是西方学者研究毗邻社区/居民对可能带来负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所激发的抗争运动所提出的。O'Hare将“邻避设施”的概念引入学界后[5],Dear M.和S.M.Talor对邻避运动的分析拉开了西方学界对邻避现象的热议[6]。可以预见,西方学界的邻避研究起步早、历时长、成果多,要正确理解大陆学界邻避研究的主要向度及其涉足中国本土的“差异性”实践,有必要参阅西方学者的现有成果,了解西方学界的先导性探索。笔者以Springer全文数据库为基础,以“NIMBY”为检索词,搜索到相关文献1203篇。从研究逻辑来看,西方学者对“NIMBY”的特征、动因和治理策略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论。从研究领域来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环境科学占主导(见表3),相关分支学科以政治学、环境管理为主。且随着“城市世纪”的到来,邻避研究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愈加重视,相关邻避设施使得研究对象发生了转变;另一方面如刘晶晶所言,“全球化背景下,学者们本着相互借鉴的目的”对邻避将有更多探讨[7]。
表3 Springer数据库中以NIMBY为检索词的文献统计
资料来源:笔者基于Springer数据库文献整理所制(索引于2015年12月4日)。
二、 关于邻避研究的本体论向度
本体论(Ontology)原是探究世界本源的哲学理论。Gruber界定了这一词汇的非传统哲学含义,提出本体论是描述事物本质的概念性的精确描述。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邻避研究的本体论向度(Ontological Dimension)即是侧重于邻避属性分析、邻避设施及邻避运动的描述性引介和概念化阐释。自Dear M.将邻避运动作为一种“都市冲突的重要形式”[8]后,国内外学者们对“邻避”现象的后续探究有不同的表达,国外研究者提出了“NIMBY:Not In My Backyard(不要建在我家后院)”、“LULU:Locally Unwanted Land Used(当地并不希望的土地利用)”、“NIABY:Not In Anybody’s Backyard(不要建造在任何人的后院)”等不同的称谓,其中以“NIMBY”代表“邻避”的表述最为常用。国内最早引介NIMBY概念的台湾学者李永展,将“邻避”描述为一种“个人或社区反对某种设施或土地使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9]是具有代表性的剖析。实际上,学界也多将邻避定义为一种公民态度(Attitude)相关,如Hermansson(2007)将“NIMBY”定义为“地方居民反对一些危险设施的对立态度”[10]。
(一) 邻避设施(NIMBY Facility)的本体厘清
在邻避研究中,“邻避设施(NIMBY Facility)”是一个核心概念。Lake认为,所谓邻避设施,即“产生效益由全体社会所共享,但负外部性效果却由附近民众承担的设施”[11]。台湾学者李永展认为,邻避设施即“服务于民众,但可能对生活环境、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以至于居民希望其不要设置在自己附近的设施”[12]。大陆学者引入邻避设施概念后,也提出了近似表述。何艳玲认为,邻避设施指“一些有污染威胁的设施,它们可能会带来生活便利,但也可能引致负外部效应”。或者说,“一些特殊的公共设施因负的外部效应常遭到附近居民的抵制”[13],这些设施即邻避设施。
关于邻避设施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基于本国国情*例如,公墓在我国大陆通常属于邻避设施,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不然。购物中心在美国属于邻避设施,而在国内则不然,社区/民众更趋向于靠近购物中心以提供生活便利。,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式。台湾学者李永展等依据具体邻避效果,通过邻避指数匹配,将邻避设施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不具邻避效果、二级轻度邻避效果、三级中度邻避效果、四级高度邻避效果。大陆学界对邻避设施分类也主要基于负外部效应程度(环境污染程度、财产损失程度、健康影响程度)所引起的毗邻社区居民的好恶程度进行划分。如陶鹏等根据“预期损失—不确定性”维度,将邻避设施划分为污染类、风险积聚类、污名化类及心理不悦类设施[4]。笔者通过Springer数据库以“NIMBY Facility*“Facility”有设备、设施、能力的含义,其“设施”的译法在国内学界已得到认可,故笔者在对“邻避设施”检索时沿用“NIMBY Facility(也作Facilities)”的译法。”为检索词,索引到相关文献673篇(环境科学相关288篇,社会科学相关203篇)*该索引结果与表4所涉及文献数量皆索引于2015年12月5日。。而大陆学界的邻避设施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以“邻避设施”为篇名的期刊有45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3篇(自然科学占10篇,社会科学占3篇)。笔者基于前述现状,认为邻避设施研究可粗略划分为自然科学流派和社会科学流派,并结合不同学派的具体研究视角和对应解决路径进行了归类(见表4)。可以看到,对邻避设施的相关研究已经呈现出“阐释权”的对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庭抗礼,呈现出二元化的阐释视域。
表4 国内外邻避设施研究的流派梳理
注:文献数量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期刊中以“邻避设施”为篇名的文献。
资料来源:笔者据相关文献整理所制。
前已提及,国内的邻避研究社会科学掌握着主导解释权,而关于邻避设施的研究自然科学略领先于社会科学。国外Springer数据库中是以自然科学中的“环境科学”(Environment Sciences)研究占主导。邻避设施研究中自然科学流派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邻避设施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邻避设施周边的生态补偿机制等。而社会科学流派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邻避设施周边的社区或居民个人的心理、行为以及邻避设施的选址、布局方案探究等[14]。这种设施本体的认知差异造成不同学者研究结论的立足取向也不尽相同。
总体而言,国内对邻避设施的研究还在萌芽,有学者将萌芽阶段的研究不足总结为四个方面:① 研究类型不完整(对城市边缘的监狱、精神病康复中心未重视);② 尚没有法定的选址程序和选址方法以供研究;③ 没有完善的保障邻避设施环境安全的技术方案;④ 缺少合理的环境补偿机制。以后的相关研究将以邻避设施的选址和区位选择为中心,加大技术应用分析,如“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ArcGIS的缓冲区、叠加、擦除等空间分析”来实现邻避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实现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社会科学辅助的协作探究[13]。
(二) 邻避运动的内容关怀
邻避运动(或称邻避效应)并不是简单的群体性抗争事件,它既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社会科学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行政、法律及环境伦理等各个方面。陈宝胜认为邻避运动其“成因错综复杂,界定争议颇多,治理机制复杂且影响广泛”[15]。因此,导致国内外邻避运动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邻避运动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者就有着不同的表述,涉及不同要素的释义和注解见表5。
表5 邻避运动概念界定涉及的不同要素
资料来源:笔者据相关文献整理所制。
Dear M.认为邻避运动是“社区居民面对在他们社区附近拟建的不受欢迎的设施时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Elliot Vittes等人认为邻避运动是“对危害社区的生活和环境权利的工业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消极抵制”[16];Rabe将邻避运动视为富有责任心的公民对环境正义的集体追求行为[17]。国内大陆学者认为邻避运动主要涵义指“在某一区域内所建立的设施为大部分居民带来利益,但是设施周边的居民却承受设施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引发这部分居民的抗争行为”[18]。可以看出,对邻避运动的概念阐释多围绕表5中的不同要素,“本地居民”即指邻避者,“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型项目”即指邻避设施。
对邻避运动的类型与特征解读,依照公众“预期损失—不确定性”的二维分析框架,可划分为污染类、风险积聚类、心理不悦类、污名化类四种邻避运动类型。采用强度和目标两个维度为标准,可将邻避运动划分为单一目标温和行动、单一目标激进行动、多元目标温和行动和多元目标激进行动[19]。而从邻避运动的特征来看,除何艳玲总结的“利益高度集中、高度群众动员、高度不确定、资讯不平衡以及跨区域性”外,还呈现出本土化的特色。首先邻避抗议层级呈螺旋式上升,其次邻避议题难以扩展,邻避运动双方很难妥协[20]。陈宝胜则补充了这一特征论,认为中国式邻避运动趋于频发、诉求多样且强度逐渐提升[21]。
三、 关于邻避研究的认识论向度
认识论(Epistemology)原是探讨认识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的哲学学说,其与前述的本体论是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性整体,它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本质:在对事物丰富的感性材料梳理基础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我们认为,认知论不仅是Gruber所界定本体论的语义映射,同时还包含着深刻的本体论意蕴。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中国图景下邻避研究的认识论向度(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即侧重于对邻避运动的定性、发生、发展和治理逻辑的探究,这一向度的研究在我国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领域中占有主流地位,我们将分别从“邻避运动”的认知定性、肇因诠释和治理逻辑三个视域进行阐释。
(一) “邻避运动”的认知争议与本土化定性
自邻避研究在国外引起热议时,国外学界对“邻避运动”的正当性(Rightfulness)探讨就持续了十来年。一方面,Gillroy、Kraft & Clary、Bobolm等对邻避运动持批评和否认,将其阐释为个人狭隘自我利益驱动和共同利益忽视下的一种态度[22-24]。Minehart和Neeman认为其是政策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25]。Edelstein则将其描述为一种狂热和非理性的对技术进步的排斥[26]p.170-189。Mazmanian和Morell指责邻避运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成本”[27]。Hermansson引用Kingsnorth的文献认为其将邻避运动喻为抵制社会进步的自私、短视的敌人[10]。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则对邻避运动持肯定态度,Hermansson认为,邻避概念不仅仅暗含了反对的概念,也有对“邻避正当性(NIMBY Rightfulness)”的思考内涵。如Freudenberg和Pastor(1992)认为邻避运动“是一种累积的社会学习过程,公众和政府可以在决策模式上借助邻避运动找到共识,这不仅有利于理性决策的实现,也培养了公民参与的意识”[28]。Rabe提出邻避运动是“西方民主制度的胜利,是负有责任的公民团结在一个环境民主的时代追求政治和环境正义的行为”[29]。
就国内大陆学界的邻避认识论(Epistemology)而言,自改革开放伊始,“稳定问题始终在政府的目标函数中占据决定性权重”,在这种“稳定压倒一切”的语境下,我国大陆学界通常将“邻避运动”视为一种消极现象,即Glaberson所说的“嘲弄绰号(Mocking Nickname)”[30]。如娄胜华和姜姗姗认为“邻避运动的动员成本低,参与者利益相关度高且相互沟通直接,很容易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构成冲击与威胁”[31]。邓君韬指出,“在中国‘邻避运动’很容易在政府介入后失控,从而威胁社会秩序[32]。囿于中国特色语境的影响,国内大陆学界的认识直到2013年左右才出了“邻避运动”的辩证意识(Dialectical Consciousness),陈宝胜认为,邻避运动除了可能引发社会利益冲突,“它的形成和发展还是公民权利意识发展,政治空间默许与鼓励,现代科技知识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兴起交互作用的结果”[33]。
(二) “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与整合性归类
关于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即邻避运动为何发生,如何演变),国内外学者通常从社会、经济、政府管理及公共政策等社科领域认识其具体成因。Eric和Marisela指出对项目发起人和专家缺乏信任是导致邻避运动的重要诱因[34]。Bacow和Milkey在《哈佛环境法评论》通过马萨诸塞州邻避设施案例,提出邻避设施的兴建可能间接地带来房产价格下跌、出行不便等经济恶化负效应,故不可避免地诱发民众的抗争运动[35]。Morell(1984)则从社会心理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邻避设施的兴建一方面由于对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会给毗邻居民带来恐惧感,另一方面造成当地居民的自卑心理,由此产生了(邻避)抗争运动[7]。
事实上,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虽然历时长、成果多,但依然没有脱离这几个论域。而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梳理选取涉及邻避运动肇因诠释的文献共28篇,分析了大陆学界对邻避运动肇因的主要阐释论域并进行整合归类(见表6)。综合赋值频次和学者的主要阐释核心,我们发现国内大陆学者对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涉及四个主要论域,即社会心理因素(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公共政策因素(Public Policy Factors);利益博弈因素(Benefit Gambling Factors);制度和法律因素(Institution and Law Factors)。除了社会心理等主流肇因阐释外,马奔、郑卫、王峰等还从其他视角进行了解读,尤以“公平性视角”的研究视域颇有启示[36-38]。
表6 国内大陆学者邻避运动肇因诠释涉及论域
续表6
资料来源:笔者据相关文献整理所制。
注:SPF指社会心理因素,PPF指公共政策因素,BGF指利益博弈因素,ILF指制度和法律因素,OF代指其他。肇因诠释涉及该视角赋值1,不涉及赋值0。索引于2015年12月7日。
其一,由1的赋值频次25来看,国内大陆学界对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主要基于社会心理因素*对于邻避运动的具体肇因,无论是社会心理论域还是利益博弈论域,似乎都无法从单一视角全面概括,因此多数学者的肇因阐释基于不同视角,而笔者的归类也主要是对某一样本文献所涉及的论域进行分别归类。,包括社会转型;公民权利意识和环境意识觉醒;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差异;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匮乏等四个主要诱因*国内大陆学者对邻避肇因诠释的社会心理视域分析与西方学者解释社会运动现象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类比意义,传统社会运动理论将社会运动视为一种病态的抗争行为,强调了结构性怨恨和剥夺感等造成社会运动的产生,从社会运动理论中的政治过程视角来看,是扩张性的政治机会、认知解放等促成的社会运动产生,而大陆学者的邻避肇因诠释对此都有涉及,但是对于“内生组织”这一社会运动理论的动员视角还缺乏进一步的理论阐释。。胡象明等提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包括邻避设施在内的新开工程较多,因而更可能引发邻避运动”[39]。陈宝胜则指出在公民权利意识匮乏的情况下,无论邻避设施对居民权利如何侵犯,也不易形成邻避运动,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及思想解放,“中国社会的公民权利意识萌发”,反对邻避设施的邻避运动逐渐显现。还有学者从风险感知及公共信任匮乏等角度观察,如马奔等认为民众与政府所倚重的专家对邻避设施的风险认知存在差异,“专家从技术和概率触发,认为可以接受的风险,民众往往认为是不可以忍受的”[40]。这种认知差异很可能诱发民众抵制。崔晶指出,政府和企业的回避态度及环评报告的不透明,常会导致公众对政府、企业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导致了民众的猜测和不满情绪”,从而诱发了邻避运动(事件)。
其二,利益博弈视角(1的赋值频次19)也是进行肇因分析的主视窗,有学者指出,邻避运动就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如范少虹认为“邻避设施所产生的收益由所在城市居民共同享有,但产生的成本和风险却由设施附近的公众承担,从而产生不均衡、不对称的成本—收益分配结构”[41]。任炳强认为“邻避运动产生的实质是风险、成本和收益之间不平衡分配的结果,项目选址地附近的公民所承担的风险和成本远大于其所获得的收益;而远离危险设施的多数公众只获得收益,却未付出任何成本,风险和成本只集中于少数人,收益却为广大公众共享,必然使选址地附近公民产生邻避观念”[42]。
在预选参数框中选择需要计算的泵径、冲程、冲次组合,也可以手动添加需要计算泵径、冲程、冲次组合,修改泵深范围,如图3所示。目前一口井可以实现最大847个参数组合的优化计算。
其三,政府决策的封闭非公开、民主性的缺失、公民参与不足等公共政策因素也易诱发邻避运动。邓君韬指出“目前政府参与的多数项目主要依据业内专家的封闭决策,地方政府往往很少面向公众有效宣传并主动释疑,直到项目公示到实施后,民众面对这种‘决定—宣布—辩护’的模式产生抵触”。俞海等指出,“我国的邻避运动共识的诱因在于政府决策信息公开的不足,透明程度不高,政府和公众在重大项目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政府和开发商拥有绝对话语权,易引致公众怀疑、不解,最后导致对立和不信任”[43]。
其四,从制度和法律因素来看,Mitchell和Carson早就指出产权模糊等制度因素是邻避运动的重要诱因[44]。大陆学者金通据此阐释,“在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由于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决策原则,产生了多数人获利却由少数人来承担成本和风险的不对称,而当这种不对称在某种条件下变得不能被少数人所容忍时,反抗就成了必然结果”[45]。杜建勋指出,邻避设施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潜在受害者“难以通过体制内的渠道获得法律救济,保护其合法利益或正当权利,不得已转向体制外的诉求”[46]。
随着相关研究发展,邻避肇因诠释论域出现了另外一些声音。如郑卫等从自然科学论域提出,邻避设施选址的非科学性是邻避运动的重要诱因;邓君韬指出网络新媒体在邻避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特殊的肇因诠释视角中尤以“人性公平*基于人性公平的观点,可以对许多邻避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如垃圾处理场周围极少部分人承担垃圾处理场建设和运行带来的负效应,但往往会引发强烈的邻避运动。因为从人性公平视角来看,受害方(即邻避者)与强势方(如政府)发生冲突时,没有遭受邻避影响的人会感同身受地觉得受害方在人性层面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此时具有公平思想的人往往会加入到抗争当中,促生社会冲突事件的产生。”为主要代表。张向和等指出“邻避现象的本质是一个人性公平问题”[47]。国外研究者Botetzagias和Malesions就通过实证分析了公民对公平选址决策感知的重要性[48]。
(三) “邻避运动”的治理逻辑与政府性视角
国内大陆学界对邻避运动的治理方法探究,主要基于制度理性(Institutional Rationality)*以科斯理论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代表诺斯将制度划分为三个层次:正式规则(宪法、法律及规定)、非正式限制(惯例、行事准则及行为规范)以及上述规则与限制的有效执行,按诺斯的制度层次划分,笔者认为大陆学界就“邻避运动”治理的制度理性分析所基于的制度层次多限定于针对正式规则和其有效执行层面的理性分析。和技术理性(Technique Rationality)从政府立场探究。笔者以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期刊来源中以“邻避”并含“治理”的文献作为样本*索引于2015年12月12日,笔者检索出文献26篇结合其他学者的观点粗略梳理。,梳理了大陆学界“邻避运动”的治理逻辑。
制度理性视域的邻避治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多数学者认为可通过完善公民参与决策机制与经济利益补偿回馈机制实现对邻避运动的治理。所谓公民参与决策机制即“在邻避设施项目规划前应征求民众意愿,邀请公众参与项目审议与监督”。所谓经济利益补偿回馈机制包括税费减免等金钱补偿与医疗保健等非金钱补偿[49]。也有学者从制度理性视域下的政治和法律视角提出解决之道。杜建勋认为邻避运动的治理基础在于政治权力分配与政府改革,其次可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基于协商民主的环境协商制度。董幼鸿提出“要完善邻避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方式控制风险,为化解邻避运动创造良好政治生态”[50]。
技术理性视域的邻避治理主要基于邻避设施选址,试图通过科学、合理的设施布局回避邻避运动的社会危险性可能。Simsek等人采用定量分析工具,研究开发了基于GIS基础的技术,试图帮助决策者进行设施选址,避免邻避冲突[51]。大陆学者陈宝胜认为“发展技术以治理负外部性影响,才是治理邻避冲突的治本之策”,提出“应该优化城市功能区规划机制,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尤其是城市功能区规划工作”。陈佛保等研究了美国处理邻避冲突的具体操作,提出在补偿机制之外还可以通过志愿、竞争设场程序等解决邻避问题[52]。赵小燕提出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对邻避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对居民公共设施的需求科学预测,严格制定和执行邻避设施设立的距离标准[53]。除制度理性和技术理性视域外,也有学者尝试从其他视域探究邻避运动的治理之道。其中颇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以“公民性(Civility)”的培育来应对邻避运动。杜建勋认为只有公民性(Civility)获得发展和提升,才能建构起一个具有高度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日常生活领域。
四、 关于邻避研究的方法论向度
方法论(Methodology)是一种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的哲学概念,通常涉及对某一问题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笔者以为邻避研究的方法论向度(Methodological Dimension)即邻避运动研究方法的归因性探究。囿于国内学界对邻避运动研究只是“最近才开始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的广度、深度以及研究成果丰富性都有待加强”,因而对邻避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大陆学界还停留在以邻避运动概念、类型等方面为议题的规范分析上。如按夏志强等人的统计,邻避运动研究领域以规范分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约占样本文献的六成[54]。但近年来,考虑到邻避运动的实践性特征,在研究方法规范分析道路上,出现了实证分析路口,许多学者在方法论向度上的邻避研究中将“邻避”作为一种理论工具,用以研究和指导相关邻避冲突事件的治理实践,基于个案研究的实证分析逐渐成邻避研究方法的重要一支,而在实证分析中,大陆学者们多立足于定量分析工具和比较研究方法,突出了经验与数理的结合。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10~2015年CSSCI来源期刊中以“邻避”为篇名的文献作为样本,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研究趋向做了简单梳理。
通过样本文献中的研究逻辑梳理,我们认为国内大陆学者以规范分析方法分析邻避议题多借用了现有理论框架,尤以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 Theory)*风险社会理论主要有三种认知范式:第一是现实主义,以Lau为代表的“新风险”理论,认为某些突发事件引发的社会灾难(核危机、金融危机);第二是文化主义,以Rush为代表的“风险文化论”,认为风险社会体现人们对风险认知加深;第三是制度主义,以Giddens为代表的“风险社会论”,侧重于社会政治理论叙述现代制度性风险,大陆学者邻避研究在借用该理论框架时三种范式都有涉及,故笔者在此不做细分。如风险认知差异即属于文化主义风险社会理论范畴;代议制民主制度问题即属于制度主义风险社会论范畴。和社会运动理论(Social Movement Theory)为主要观察视窗。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所称的“风险社会”当中,“当代的风险在其根源、范围、效应以及识别难度等方面都与过去的风险不同”,由邻避设施兴建带来的环境风险即为现代新风险表征之一,正如Giddens所言,“工业主义已成为现代环境风险的元凶”。前已述及,社会心理因素涉及社会转型导致的危机加深,公民权利、环境意识觉醒,风险认知差异,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匮乏等诱因,而这些都是风险社会在文化、制度等视域的不同表征。整体来看,大陆学者们对邻避运动规范分析时,借用的风险社会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颇具意义的参考和重要的工具依赖。
另外,从起源来看,邻避运动是西方社会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反思,公民环境正义意识的增强使得基于邻避情节的集体抗争运动频发。“尽管这种集体抗争运动与社会运动定义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是制度外的集体政治行为”[55]。因此学界对邻避运动的肇因诠释也较多借鉴了社会运动的相关理论,比如政治过程理论及政治机会结构视角等,如曾繁旭对邻避运动的研究聚集于“社会运动在运动方式上的扩散”[56]。崔晶认为,邻避运动是一种“新社会运动”,需要民众与地方政府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19]。但是囿于中国“威权主义”政体的特色语境,运用西方学者的社会运动理论阐释我国民众的社会运动现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尽管如Koopmans所言,它是一种“卓越的、情景敏感性的分析工具”,也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弹性化的理论框架决定它很难对大陆学界邻避研究得出刚性结论。
(二) 实证分析方法下的定量与比较
国外学界的邻避研究囿于传统研究路径影响,“规范分析并不占据主流地位,实证研究较为常见”,如Saha和Mohai实证探讨美国兴建邻避设施遇到的阻力减少的原因[57]。Esaiasson通过实证研究指出,邻避设施选址的优选结果受被它所辐射的周围居民的知情同意所影响[58]。而大陆学界,随着基于案例,解决现实难题的实证研究也呈现出勃兴之势(见表7)。笔者就样本文献中基于邻避运动进行实证阐述的文献做了粗略梳理。由析出结果,一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到实证分析在邻避研究本土化“差异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前已述及,在中国稳定高于一切的语境下,通常将“邻避运动”视为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待治理问题,实证分析对于地方政府处理相关事件、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表7 样本文献涉及的邻避运动及主要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笔者基于样本文献整理所制(索引于2015年12月11日)。
国内大陆学者基于实证分析的邻避研究,定量分析工具和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一方面,一些学者试图从环境、建筑科学领域研究邻避设施的选址问题,借用模型建构和数量分析希望从源头掐灭避邻避运动可能造成的社会风险。如谭爽等选取了邻避设施中典型类别的核电站设施为例,建构了“邻避型社会风险中公众行为选择模型”和“社会稳定风险模型”,并将模型运用于大亚湾核电站实例,证明风险认知与居民对抗行为间的强正相关,故而政府可以通过毗邻社区/公众的风险认知测量,结合其他相关因素预测社会风险概率与程度[59]。另一方面,一些大陆学者通过国内外或国内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探讨邻避运动的解决之道。如侯璐璐等人以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类似设施选址案例进行比对,发现邻避设施选址中公众参与的无效力[60];胡燕等人选取广州大坦沙和番禹两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案例进行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探讨地方政府与公众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互动角色[61];熊炎以北京近年来发生的邻避运动(事件)进行比较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本土化经验[62]。这些都体现了邻避研究的中国化本土研究方法图景。
五、 结语:中国图景下的研究堕距与前瞻
邻避概念的最初引介者引用和梳理西方学界及台湾学者对邻避运动的原因、特点阐述后,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就逐渐分化出本体论向度、认识论向度、方法论向度或者多向度的聚合研究,形成了邻避研究的“第一波”。学者们基于西方NIMBY的“元理论”,立足中国本土化差异性实践,推动了邻避研究的本土发展。理论上,邻避研究为国内学者阐释相关民众的抗争行为提供了新视窗;实践上,邻避研究为国家、政府层面处理相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技术等工具选择。但囿于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研究堕距,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此做一个厘清和进一步探讨,并就邻避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展望。
(一) 邻避研究堕距
1. “镜面逻辑”:简单嫁接与映射探讨
相较而言,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呈现出“镜面逻辑”倾向,以邻避概念的简单嫁接和本土邻避运动(事件)的映射探讨为表征,即利用“邻避”这面镜子对国内相关的社会民众抗争现象进行解释,缺少本土化的机理探索。如本体论向度的邻避研究多是对西方或台湾地区已有文献的引述和转评;方法论向度下的邻避研究多是基于相关理论的规范分析。而随着理论嫁接的增多,邻避研究的相关堕距也逐渐显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邻避相关概念界定的混乱。以“邻避运动”的表述为例,大陆学者赋予了丰富的称谓,诸如邻避效应、邻比冲突、邻避冲突、邻避抗争等。在这一论域下,对邻避研究的未来探索,需加强理论规范。另外,对于邻避运动的“正当性”探讨多数学者趋于从中国稳定语境下考量,将其简单视为一种社会秩序的破坏者,缺乏全面理解与思辨探讨。在此视域下,是否可以将邻避运动视为一种个人在维系自我利益基础上的责任附带,即毗邻社区/居民的邻避运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体现,宣扬了环境正义。
2. “质类不均”:质量偏低与类型单一
截至笔者索引日期,中国知网(CNKI)收录以“邻避”为篇名的文献经Note Express整理得433篇,而其中CSSCI来源期刊113篇(占比26.1%)。而笔者基于移动学术科研平台“壹学者”以“邻避”为关键词检索的文献103篇,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收录10篇,收录系数约为0.09709。综上因素初步表明,国内大陆学者邻避研究的相关文献质量整体偏低。另外,就文献类型来看,国外的邻避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就有相关研究专著,Brion发表专著《Essential industry and the NIMBY phenomenon(基础产业与邻避现象)》;Driscoll & Adam发表专著《NIMBY Movements(邻避运动)》,而国内的的邻避研究以论文为主,并没有相关研究专著,缺少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展示。
3. “局域关怀”:选择视窗与偏重研究
对于邻避运动,大陆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局域关怀。主要体现在邻避样本范畴的局限和对某一研究向度的偏重。
其一,通过表7的析出结果,可以观察到,邻避运动的具体实例多聚焦于对垃圾焚烧厂、核电站等邻避设施(即学者李永展所称的四级高邻避效果设施,在16个邻避运动实例中占据10个)的兴建所引发的邻避运动。大陆学界相关实证分析也主要基于这一类邻避设施引发的抗争,但随着公民风险认知的提升,邻避运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研究范畴,其中尤以公众反通讯基站建设的邻避为多[49](以“反对基站建设”为检索项的百度搜索结果约为530,000个,索引于2015年12月14日),出现了“宁可没信号,也不建基站”的口号,反基站建设运动近年来呈“井喷式”增多。但大陆学界对这一邻避设施的相关研究还并未纳入视野。学界的选择视窗还存在局限,多偏于对影响较大的、研究较多的邻避设施进行探究。
其二,从大陆学界的具体研究倾向来看,多偏重于某一向度研究的局域关怀,缺少整合的全景式分析和宏观关怀,其中以邻避运动肇因诠释与治理方法的非对称研究为主要表征。部分学者着重对认识论向度下肇因诠释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四个视域,另外一部分学者则“醉心于”治理之道,着重方法论向度下治理策略的探究总结,涉及制度理性、技术理性等层面,形成了一个整合研究路径上的断层。另外,前述的论域梳理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佐证,从邻避研究整体来看,社会科学论域掌握着主导解释权,而在本体论向度对邻避设施的相关研究中自然科学论域略占主导,这样,囿于选择视窗的狭窄、局限性的样本范畴及社会科学论域的主导力量,造成研究的“泛同质化”,即:研究结果的逐渐趋同——对邻避运动的治理,学者的观点多集中于经济补偿与公众参与,对可能从源头避免的“节流”型措施则探究不足。
(二) 邻避研究前瞻
1. “视角续扩”:多维视域与外部激励
所谓“视角续扩”,即立足于多维视域与外部激励下的研究视角持续扩大。一方面,前已述及,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呈现出“阐释权”的二元对立,即在邻避运动的不同研究向度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别主导着解释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选择视窗”、“偏重研究”等堕距。在此基础上,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应在继承吸纳前人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整合“泛同质化”的研究成果,拓宽思路,摆脱单一研究视角的束缚,推动研究范式的变迁上升。以邻避运动的治理逻辑为例,应促生制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耦合,从政府视角触发,促生邻避设施选址的科学化与经济补偿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的多维耦合,从而推动相关研究。另一方面,邻避研究的未来探索不能忽视外生变量的刺激(例如爆发性社会问题,新增的基金项目),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频发,邻避运动的层出不穷,政府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逐渐增多,实质上启示我们需要促进邻避研究成果与中国现实实践的紧密结合。
2. “反教条化”:过程研究与差异实践
随着十八大以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公民意识的共意性增强,结合“镜面逻辑”与“局域关怀”等局限,对于中国图景下的邻避研究,笔者以为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其一,立足中国图景下本土化的“差异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1) 我们认为治理情境决定治理逻辑。“邻避”作为一个舶来概念,其“元理论”孕育于西方社会民众的环境正义运动,起源于西方的公民抗争,其与国内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存在本质差异,并且如在“镜面逻辑”中所探讨的那样,邻避的相关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标准,邻避运动的认知也存在着正当性疑虑。故此对于大陆学界而言,邻避研究应扎根于中国语境、本土视域,去掉“标尺化”的映射研究。(2) 我们认为有对比才会有发现,故而可以加重比较研究作为邻避研究的一个本土图景的工具选择,但是应该加强论域的拓展,并不是传统的中外实例或者是国内某地之间的相对比较。Shemtov(2000)比较了六个邻避运动组织(NIMBY Movement Organizations),解释了为什么这些组织最终扩大了他们的抗争目标,在113个访谈和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邻避运动中的“友谊网络(Friendship Networks)”促进了运动目标的拓展,这种相对偏重于邻避运动过程—机制的比较研究极大拓宽了固有探究路径。
其二,立足中国图景下实践性的“过程研究”。这里的“过程研究”包含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方面,囿于前述的“镜面逻辑”、“局域关怀”等问题对国内的邻避运动治理并无多益,因此应鼓励“过程性的探索与追踪”。如就邻避肇因诠释而言,囿于邻避运动作为一种“非制度渠道表达”的民众抗争运动,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其作为无组织性的社会心理行为去研究,但是大规模的公众心理风险感知和缺乏信任等远不能构成邻避运动产生的充要条件,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从邻避者(NIMBYists)视角触发,研究邻避者的行为倾向和心理逻辑,解读邻避者作为“原子化个人”(Atomized Individual)的心理风险感知和信任缺失如何演绎为集体的邻避运动(事件)。另一方面,过程研究主要针对过程性邻避运动,即夏志强等人所称的“发生在非城市社会以及非严格意义上的邻避设施引起的邻避冲突”[54],这些类型的邻避运动以江西港口镇抗议炼铅厂污染为代表,乡镇等非城市社会很可能成为邻避运动下一个“爆发地”,并且也可能进一步演化为多地频发的“常态化”邻避运动,这需要学界加强重视。
3. “政治过程”:内生组织与内生网络
国内大陆学者在对邻避运动进行规范分析时偏重于借鉴现有理论工具,邻避运动与社会运动的具体内涵虽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是非制度渠道表达的集体抗争行为,故笔者以为,社会运动理论可作为未来邻避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而其中又以社会运动研究领域的政治过程理论对相关研究多有增益。以麦克亚当(MaAdam)为代表的政治过程理论(Political Process Model)在西方社会运动研究领域中占重要地位,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也初露头角。麦克亚当(MaAdam)在其1982年出版的著作《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中运用政治过程理论解释了社会运动的兴起、发展与衰亡。实际上,他的诠释主要强调了扩张政治机会(Expanding Political Opportunities)、内生组织强度(Indigenous Organizational Strength)以及认知解放(Cognitive Liberation)三种因素的耦合促生了社会运动的兴起[63](见图1),大陆学界的邻避研究领域对扩张性政治机会和认知解放都有涉及,而对内生组织的相关探讨则鲜有涉足。我们认为探讨邻避运动中的“内生组织”对邻避运动的宏观关怀十分重要,一定程度上说,内生组织和内生网络是邻避运动的源动力,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 内生组织中的邻避者个体和邻避领袖(NIMBY Leaders)构成邻避运动的人员基础;(2) 内生组织本身可提供实质性的运动诱因和扩张的便利渠道(比如Shemotv认为邻避运动组织存在“友谊网络”,即邻避者通过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人员招募的连带式互动,可进一步扩大邻避运动的影响程度),并借助内生网络快速膨胀。由此,对邻避研究的未来展望,政治过程理论基础上的内生组织与内生网络的探究是重要论域。
图1 社会运动产生的政治过程理论模型
4. “治理图景”:主体植入与多元共治
在认知论向度中的治理逻辑部分,我们提及大陆学界对邻避运动的治理多趋于制度与技术耦合,而这实质上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型治理模式,即“通过行政手段直接介入邻避设施的选址决策或冲突争议处置过程,运用行政权力的强制措施对公民邻比抗争行为进行弹压”[64]。囿于中国现实语境,大陆学界的相关研究也多是针对这种政府强制型的治理逻辑进行方法论探究,即多以政府为第一视角、第一主体,但这种治理方法因其浓郁的政府强制色彩,往往会引发更强烈的社会反弹。而且,强制型邻避治理方法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图景下的邻避研究治理方法论视域有必要植入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实施多元主体下的邻避运动共同治理。一些研究也为这一议题提供了启示,例如丘昌泰在其著作中指出,台湾地区的邻避运动治理是“以社区为中心的多元治理”;陈宝胜则指出,日本的邻避运动治理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多元治理,这种治理模式关注邻避设施形象管理。比如对于垃圾焚烧厂这类设施,“日本除积极发展技术以降低垃圾焚烧的负外部性外,还将设施外观整理的美观整洁、绿树成荫”[64],并没有传统印象中垃圾处理厂臭味熏天的主观印象,这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最后,我们说邻避研究经过大陆学者近十年的探索,虽然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渐次脱离“引述和转评”的“拿来”阶段,缓慢进入邻避研究的“第二波”。当然,这还需要学术界加强“理论自觉”意识,加强邻避运动的比较研究以及理论归纳[65]。对于如何看待邻避研究过程中的“正当性”议题;如何认识邻避运动中公平性焦点下的“价值性”冲突;如何解决前已提及的“偏重型”研究等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立足中国图景,强调“过程研究”和“差异实践”,期待邻避研究为国家、社会、政府、公民的多元共赢提供增益性启发。
[1] 何艳玲.“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6(01):93-103.
[2] 李晓晖. 城市邻避性公共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 规划师, 2009, 25(12):80-83.
[3] 张向和,彭绪亚. 基于邻避效应的垃圾处理场选址博弈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0(20):45-49.
[4] 陶鹏, 童星.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8):63-68.
[5] O'Hare. Not on my block you don't-facilities siting and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 [J]. Laboratory of Architecture & Plann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77.
[6] Dear M,S M Talor. Not on Our Street: Community Attitudes toward Mental Health Care. [J].London:Ion,1982.
[7] 刘晶晶. 国内外邻避现象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 2013(01):193-196.
[8] Dear M. 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NIMBY syndrom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2, 58(3):288-302.
[9] 李永展. 邻避设施冲突管理之研究[J].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1998(9).
[10] Hermansson H. The Ethics of NIMBY Conflicts [J]. Ethical Theory & Moral Practice, 2007, 10(1):23-34.
[11] Lake.Rethinking NIMBY.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1993,59(1):87-93
[12] 李永展. 邻避症候群之解析[J]. 都市与计划,1997(1).
[13] 吴云清, 翟国方, 李莎莎. 邻避设施国内外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2(6):7-12.
[14] 陈可石, 董治坚. 邻避设施的生态补偿和改造策略——美国康涅狄格水处理设施的启示[J]. 生态经济, 2014, 30(09).
[15] 陈宝胜. 国外邻避冲突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1(2):184-192.
[16] Vittes M E,Iii P H P, Lilie S A.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NIMBY attitudes[J]. Waste Management, 1993, 13(2):125-129.
[17] Rabe B G. Beyond NIMBY: hazardous waste siting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 Spectrum Journal of State Government, 1995, 11(1):91-96.
[18] 王奎明, 钟杨. “中国式”邻避运动核心议题探析——基于民意视角[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2(01):23-33.
[19] 崔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抗争:公民在区域治理中的集体行动与社会学习[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3).
[20] 何艳玲. “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J]. 开放时代, 2009(12):102-114.
[21] 陈宝胜.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邻避冲突及其治理[J]. 学海, 2012(05):110-115.
[22] Gillroy J M. Moral Considerations and Public Policy Choices: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the NIMBY Problem [J]. Public Affairs Quarterly, 1991, 5(4):319-332.
[23] Kraft M E, Clary B B.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NIMBY Syndrome: Public Response to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J].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1991, 44(2):299-328.
[24] Boholm. Editorial: what are the new perspectives on siting controversy? [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04, 7(2):99-100.
[25] Minehart,Neeman Z. Effective Siting of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02, 43(2):303-324.
[26] Edelstein M R. Contaminated communities: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residential toxic exposure [M]. Westview Press, 1988.
[27] MazmanianD & Morell D.The NIMBY syndromic Facility Siting and the failure of democratic discourse. InNVig M Kraft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1990s towards a new agenda CQ press.
[28] Freudenburg W R, Pastor S K. NIMBYs and LULUs: Stalking the Syndromes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2, 48(4):39-61.
[29] 赵小燕. 国外邻避冲突研究文献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2):26-27.
[30] Glaberson W.R (1988). Coping in the age of the Nimby. New York Times, 1(3)
[31] 娄胜华, 姜姗姗. “邻避运动”在澳门的兴起及其治理——以美沙酮服务站选址争议为个案[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04):114-117.
[32] 邓君韬. “邻避运动”视野下PX项目事件审视[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05):85-88.
[33] 陈宝胜. 邻避冲突基本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81-88.
[34] Eric R A N Smith, Marisela Marquez. The Other Side of the NIMBY Syndrome [J].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2000, volume 13(3):273-280.
[35] Bacow L S, Milkey J R. Overcoming Local Opposition to Hazardous Waste Facilities: The Massachusetts Approach [J]. Harv.envtl.l.rev, 1982, 6:2(2):265-305.
[36] 马奔, 李继朋. 我国邻避效应的解读: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6(5):41-51.
[37] 郑卫, 石坚, 欧阳丽. 并非“自私”的邻避设施规划冲突——基于上海虹杨变电站事件的个案分析[J]. 城市规划, 2015, 39(06):73-78.
[38] 王锋, 胡象明, 刘鹏. 焦虑情绪、风险认知与邻避冲突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垃圾填埋场为例[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06).
[39] 胡象明, 王锋. 中国式邻避事件及其防治原则[J]. 新视野, 2013(5):55-59.
[40] 马奔, 王昕程, 卢慧梅. 当代中国邻避冲突治理的策略选择——基于对几起典型邻避冲突案例的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60-67.
[41] 范少虹. 论“邻避冲突”中的政府依法行政[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3):47-52.
[42] 任丙强. 邻避冲突的性质及其解决机制:四种理论路径的阐释[J]. 河北学刊, 2015(1):155-159.
[43] 俞海, 张永亮. 我国环境“邻避运动”困境内因与化解[J]. 环境保护, 2014, 42(18).
[44] Mitchell R C,Carson R T. Property Rights, Protest, and the Siting of Hazardous Waste Facilit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2):285-90.
[45] 金通. 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探析[J]. 当代财经, 2007(5):78-80.
[46] 杜健勋. 邻避运动中的法权配置与风险治理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4):107-120.
[47] 张向和, 彭绪亚, 彭莉. 基于人性公平视角的垃圾处理场邻避现象及其机制设计研究[J]. 求实, 2011(S1):173-174.
[48] Botetzagias I, Malesios C. The role of NIMBY in opposing the siting of wind farms: evidence from Greec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Management, 2013, 58(2):229-251.
[49] 王立剑. 城市邻避冲突的理论解释及其治理策略[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3):44-50.
[50] 董幼鸿. “邻避冲突”理论及其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启示[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2):21-30.
[51] Simsek C, Elci A, Gunduz O, et al. An improved landfill site screening procedure under NIMBY syndrome constraints [J].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14, 132:1-15.
[52] 陈佛保, 郝前进. 美国处理邻避冲突的做法[J]. 城市问题, 2013(06):81-84.
[53] 赵小燕. 邻避冲突治理的困境及其化解途径[J]. 城市问题, 2013(11):74-78.
[54] 夏志强, 罗书川. 我国“邻避冲突”研究(2007-2014)评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15(03).
[55] 张曦兮, 王书明. 邻避运动与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基于D市LS小区的个案分析[J]. 兰州学刊, 2014(07):139-144.
[56] 曾繁旭. 环境抗争的扩散效应:以邻避运动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110-115.
[57] Saha, R. Mohai, P. Historical context and hazardous waste facility siting: understanding temporal patterns in Michigan. Social Problems, 2005,52(4), 618-648.
[58] Esaiasson P. Why Citizens (Sometimes) Dispute Public Facility Sitings in Their Neighborhood-An Experimental Account of the NIMBY-Syndrome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0.
[59] 谭爽, 胡象明. 邻避型社会稳定风险中风险认知的预测作用及其调控——以核电站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66(5):75-81.
[60] 侯璐璐, 刘云刚. 公共设施选址的邻避效应及其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5).
[61] 胡燕, 孙羿, 陈振光. 邻避设施规划的协作管治问题——以广州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J]. 城市规划, 2013, 37(06):16-19.
[62] 熊炎.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实例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3):41-43.
[63] 杨灵. 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评《美国黑人运动的政治过程和发展(1930-1970)》[J]. 社会学研究, 2009(01):230-241.
[64] 陈宝胜. 邻比冲突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 理论与改革, 2015(03).
[65] 高新宇.“中国式”邻避运动:一项文献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016-03-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沿海大型项目环境风险及其整体性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6BZZ079 );
王刚(1979-),男,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海洋环境管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D631.43
A
1009-105X(2016)05-0056-13
2016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沿海大型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QDSKL16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