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2016-10-09赵光标林洁玲植梧倍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脑卒中临床效果

赵光标 林洁玲 植梧倍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功能重建仪康复治疗,使用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别为(5.27±2.28)分、(54.75±6.26)分、(73.26±9.6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功能重建;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156-03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失语等,存活的患者可遗留有程度不等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重建治疗采用低频电刺激仪,在预防和减轻致残率方面效果确切。为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展开本次研究,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病病史、免疫缺陷病、严重肝肾障碍等。随机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8.6±7.1)岁;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1±7.3)岁;脑梗死17例,脑出血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营养脑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良肢位摆放等一般康复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受过专门培训的治疗人员进行神经功能重建仪康复治疗。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并清洁患肢,皮肤角质层较厚的患者使用刷子摩擦拭净,于肌腱侧连接导联线电极与电极片,选取最佳治疗模式,刺激电流强度由小到大,逐步提高,调整运动频率,发声指导患者集中精力进行肢体反复收缩、放松运动,不能活动者则通过意念、想象做肌肉的主动收缩运动,20min/次,1次/d,治疗20次。同时,医护人员需耐心向患者介绍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的目的、方法、预期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关心爱护患者,鼓励患者坚持康复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按照电脑程序和指令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有无疼痛不适,治疗间歇期间进行肌肉按摩、肢体被动运动,由远端向近端进行,增强关节灵活性。

1.3疗效标准

(1)使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每项分3级进行(0~2分),满分100分,85~90分表示肢体轻度障碍,50~84分表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50分表示肢体运动功能严重障碍;(2)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穿衣、修饰、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移动动作及水平步行十项;(3)治疗前后使用徒手肌力试验Lovertt分级法进行肌力测评,显效:肌力改善≥2级;有效:肌力改善1级;无效:肌力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部分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言语障碍及认知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肖蕊玲等研究指出,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需要进行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接受丰富的刺激,可有效激发患者存活的神经元细胞,通过轴突侧支发芽,重建与损伤区神经组织的联系,达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致残率的目的。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利用生物反馈引导患者重新认知再学习,将外来的电刺激作用作为一种奖励溶于患者肌肉的主动运动之中,形成一个闭环刺激通路,加强或建立患者随意控制瘫痪的肢体或随意地控制已破坏的肌肉的残余功能,从而提高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张方祥等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功能重建仪具有主动训练的特征,以独特的交感互动和触发点反馈核心技术,准确测出患者意识不到的微弱的肌电信号,并显示在视屏上,帮助患者感知自身的生理信号和现存的功能,引导其认知、学习、运动过程,结合自发的脑肌电信号及外来的神经肌肉电刺激信号,形成一个主动闭环刺激通路,利用大脑、脊髓的可塑性以及功能代偿性,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功能重组,激发患者主动参与意识,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同时,神经功能重建仪可自动察觉患者意识信号的增强,从而提高肌电检出阈值,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给予一对一的康复护理,鼓励患者坚持康复治疗。因此本研究中,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及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功能重建仪康复治疗,旨在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李雅静等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可不断强化受损大脑神经网络的恢复和重建,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促进患者肢体肌力和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猜你喜欢

脑卒中临床效果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