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

2016-10-09王小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腹腔镜

王小强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胆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胆管损伤和胆漏的病例;观察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3.2%,低于对照组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133-03

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认为其与饮水习惯、激素、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于体检时发现,少数患者有胆绞痛的典型症状,临床症状加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得到显著提高,腹腔镜被广泛的应用到外科临床诊治中,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胆结石患者,男22例,女40例,年龄25~78岁,平均(45.2±3.8)岁,其中多发结石21例、单发结石41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44.9±4.2)岁,多发结石10例、单发结石21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7±2.5)岁,多发结石11例、单发结石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术前检查,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术前消毒,经腹直肌或右侧肋下缘作一个长约4cm左右的手术切口,依次解剖组织直至暴露胆囊,暴露Calot三角,分离结扎胆囊颈和胆囊动脉,游离胆囊,顺时针切除胆囊,术闭依次关闭腹腔并留置引流管。观察组31例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术前检查,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部下缘作一长约1cm的切口,置入腹腔镜,行CO.气腹,保持气腹压为13mm Hg,并于右侧肋缘下、剑突下分别作2、3、4操作孔,依次解剖组织直至暴露胆囊,暴露Calot三角,分离胆囊,将胆囊切除并电凝止血,术后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胆管损伤和胆漏的病例;观察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3.2%,低于对照组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胆囊主要位于腹部右侧肝脏以下,胆囊具有贮存和浓缩胆汁、分泌黏液的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饮食习惯和卫生条件的改变,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胆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胆绞痛以及胆囊积液,主要于饱餐、夜间或进食油腻食物时发生,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胆囊,一旦发现胆结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不需要填充气腹,对腹腔的干扰小,且其费用较低,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被应用到临床的治疗中,腹腔镜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

吴云海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而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0%(P<0.05);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情轻(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胆管损伤和胆漏的病例;观察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3.2%,低于对照组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盛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较快,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合。另外,毕明龙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等优点,是胆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腹腔镜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科普胆结石危害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无症状胆结石,你也要管它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