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应用
2016-10-09袁贵龙周守方覃桂锋潘炜祺刘巧玉
袁贵龙 周守方 覃桂锋 潘炜祺 刘巧玉
[摘要]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应用。方法 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住院的18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使用谷氨酰胺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指标和NEC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肠外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达到足量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现象的发生天数为(0.73±1.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2.52)d,观察组院内总感染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谷氨酰胺能够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现象发生的天数,减少院内感染及NEC的发生率。
[关键词]谷氨酰胺;早产儿;肠黏膜屏障;免疫力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63-03
早产儿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上免疫功能不成熟,肠黏膜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必须接受长期的肠外营养,从而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引起院内感染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严重并发症。故如何有效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现象并减少院内感染及NEC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谷氨酰胺(Gln)在这方面的作用,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80例早产儿,均符合:体重<2000g,出生时间<24h,胎龄分33~35周,无先天性心肺部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将18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对照组90例,男46例,女44例。两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胎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诊治治疗,入院第一天即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并开始少量经口喂养,治疗周期为10d。
1.2.2观察组 常规疗法同对照组。观察组加用Gln:由L-谷氨酸胺和呱仑酸钠组成的麦滋林(日本寿制药株式会社生产,H20091052),用法:0.3g/(kg·d),治疗周期同上。
1.3评定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现象及院内感染和NEC概率。院内感染诊断主要选用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特定疾病。NEC诊断主要依据患儿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粪便潜血试验等症状。采用每天排便次数评价两组早产儿肠道蠕动力,比较两组早产儿肠外营养时间、达到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现象发生的天数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现象的发生天数为(0.73±1.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2.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5,P<0.05)。
2.2两组患儿院内感染及NEC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院内总感染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早产儿肠蠕动力、肠外营养时间、达到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问比较
观察组患者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肠外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达到足量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营养的摄取主要通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而早产儿的胃肠道结构尚未发育完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不足,通透性大,不仅使基础胃酸生成较低,不能够杀死病原体,还使大分子的内毒素和未消化完的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营养的摄入,导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非常高。在医学工作者们的努力下,目前发现的有效方法是在喂养中添加Gin。
机体内葡萄糖可转化为L-谷氨酰胺,因此L-谷氨酰胺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中,L-谷氨酰胺是编码氨基酸。另外,机体内缬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也可合成谷氨酰胺。当机体处于营养状态差、疾病、高强度运动等情况下,谷氨酰胺需求增加,而自身合成不能满足从而出现谷氨酰胺不足的状况。谷氨酰胺为肌肉增长提供必需的氮源,能够促进合成肌细胞蛋白质;另外,其也通过增容作用,促进肌细胞生长及分化。谷氨酰胺通过刺激分泌胰岛素、生长激素、睾酮等而使机体处于合成状态。谷氨酰胺能够提高耐力、增加力量。在运动过程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导致体液酸化,谷氨酰胺通过产生碱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中和酸性物质,减少因酸性物质增加而导致的运动能力下降或者肌肉疲劳。谷氨酰胺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可以充当免疫系统的燃料,调节免疫功能,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分泌、功能维持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谷氨酰胺是合成核酸生物的前体以及主要能源。谷氨酰胺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以及有丝分裂,促进合成细胞因子白介素以及磷脂mRNA。给患者供给外源性的谷氨酰胺能够增加危重患者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以及循环中CD4/CD8比例,从而提高免疫力。谷氨酰胺参与了谷胱甘肽的合成,而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谷氨酰胺还为胃肠道管腔细胞提供能量,是肠道黏膜细胞代谢所必须的物质,维持肠道上皮细胞的结构完整性以及屏障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应激情况下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的谷氨酰胺快速耗竭。当肠道缺乏消化液、食物的刺激或者谷氨酰胺缺乏时,肠黏膜就会发生萎缩,绒毛变稀变短脱落,黏膜通透性增加,损伤肠道的免疫功能。而通过提供谷氨酰胺,能够有效预防肠黏膜的萎缩,维持肠道黏膜的重量,正常的结构及正常的蛋白质含量,维持肠细胞活性,提高其免疫功能,境地肠道细菌以及内毒素易位的几率。谷氨酰胺能够改善脑组织机能,提高机体抗氧化的能力。通过补充外源性的谷氨酰胺,能够增加组织细胞内GSH储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稳定细胞膜结构以及蛋白质结构,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以及免疫细胞的功能。谷氨酰胺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氮平衡,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机体代谢、增加淋巴细胞数量。研究显示谷氨酰胺能够维持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发生易位的几率,降低炎性介质的释放,缓解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Gln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是人体内最丰富的氨基酸。正常情况下,小肠是Gln的主要代谢场所,其为肠上皮细胞的更新提供氮源,促使其生成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加快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速度,使肠黏膜的通透性降低,从而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成熟,维持小肠的正常功能。患儿拥有完整的肠道免疫系统后,可以吞灭、清除微生物和毒素,防止细菌内毒素的移位对机体产生危害。外源性Gln的提供还可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化增殖,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示:在同等条件治疗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了Gin的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现象.的发生天数为(0.73±1.2)d,显著缩短了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观察组院内总感染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Gln的使用在预防院内感染率和NEC方面也有显著作用。观察组患者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肠外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达到足量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加用谷氨酰胺后能够增加早产儿肠道蠕动功能,缩短肠外营养时间,尽快达到足量肠道喂养,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作为人体非必须氨基酸之一的Gln,在早产儿的早期喂养中应作为条件必须氨基酸添加辅助喂养,能够使患儿早日开始全肠内喂养,降低院内感染及NEC风险,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早产儿干扰因素多,喂养、采血等均有困难,Gln的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也有待观察,故临床仍需对Gln的在早产儿的应用方面继续研究。